跟随习主席,探访秘鲁钱凯港

职场   2024-11-20 14:19   江苏  

海事服务网CNSS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习近平祝贺钱凯港顺利开港,对两国建设者克服疫情困难、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致以敬意。习近平指出,短短几年时间里,一座现代化的港口拔地而起,令人振奋和鼓舞。钱凯港不仅是深水良港,还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建成后将为秘鲁带来丰厚收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力巩固秘鲁衔接陆海、联通亚洲和拉美的门户地位。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500多年前,秘鲁先民印加人不畏艰险,翻越崇山峻岭,修建起纵贯安第斯山脉南北的印加古道。如今的钱凯港,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印加古道”新起点。“从钱凯到上海”,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秘鲁的生根开花,也是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努力,一道把钱凯港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不断提升运能运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赋能包括中秘两国在内的太平洋沿岸经济体共同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秘鲁乃至广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繁荣幸福之路,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互利共赢,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触手可及的收获感和满足感。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投资,

中交集团、中国中铁等央企建设的

钱凯港

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

约80公里的钱凯湾内,

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

也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


中国远洋海运钱凯港全景


作为一座深水良港,

钱凯港将开辟拉丁美洲与亚洲之间的

快速直达航线

将秘鲁打造为

南美贸易通往亚洲市场的门户

钱凯港还将通过隧道

与泛美公路相连、直达利马

极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和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自2021年开工建设以来,

“从钱凯到上海”成为秘鲁的流行语。

随着钱凯港开港,

这句流行语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23天,从钱凯到上海


2021年,

钱凯港项目一期工程开建,

包括4个码头泊位、主次防波堤、

道路、堆场和综合办公区等,

年设计总吞吐量为100万标准箱。


此外,钱凯港港口深水条件极佳,

最大水深可达17.8米,

能够停靠载重达18000标准箱的

超大型集装箱船。

项目方预计,随着港口的逐步扩建,

预计将能够接纳更多、更大的

集装箱船舶,

未来最大吞吐能力

有望达到150万标准箱。


上海到钱凯第一箱


钱凯港开港后,

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

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

“这对秘鲁这样的农产品出口国

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来说,

秘鲁的芒果先前需要34天才能运抵中国,

到达时成熟度已很高。

如果运输时间缩短,

能够更好地保鲜。”

秘鲁农业发展和灌溉部长

安赫尔·曼努埃尔·马内罗说。


同时,钱凯港也将为当地经济、社会民生

带来重要影响,

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

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创新引领,中国方案筑就港口传奇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

短短几年时间里,

一座现代化的港口拔地而起,

令人振奋和鼓舞。

对此,时任项目安全总监的中交集团郭旭培

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建设者,

我见证了港口从无到有、

从荒野到繁忙的转变。”


在建设秘鲁钱凯港过程中,

面对新国别市场资源匮乏、

施工技术难度高等难题,

中国港湾—中交四航局联合体项目团队

迎难而上,

用创新、绿色

作为打开项目推进的关键“钥匙”,

用“中国方案”

将绿色智能港口建设理念贯穿始终,

在新技术应用、高智能化装备研发、

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项目施工海域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加之全年受超长周期波

和强涌浪作用影响,

极端海况下浪高超4米。

风急浪高且无遮蔽的施工环境

给码头沉桩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


建设团队积极展开技术攻关,

成功研发出海上“打桩神器”——

全球首套高智能化超大型自移动式打桩平台

和“运桩神器”——

遥控式轨道运桩小车



其中,“打桩神器”

由24个主要功能部件

和超过10000个零件组成,

可完成海上钢管桩施打的施工工序,

且底盘配备有步履式行走机构,

可通过伸缩油缸进行行走,

实现“零油污”“零污染”的目标,

沉桩施工效率提高近4.7倍。


工程师们为“运桩神器”

量身定制了自动化控制系统,

能有效克服恶劣海况对沉桩施工的影响,

实现桩基铺设轨道运输作业。



同时,建设团队依托自主创新

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


无填料振冲工艺

使振动值较原设计方案降低75%,

噪声和粉尘污染低于当地标准,

将生活废水进行沉淀过滤转化为振冲用水

使用水泵回收振冲造孔期间反涌的水流

解决水源紧张问题

日均节省用水约100吨

耗水量下降超过25%。



由中铁十局承建的钱凯隧道,

是秘鲁钱凯港的关键配套工程。

隧道穿越数条地质断层,

并下穿泛美公路、考古保护区、

教堂、学校及多个居民社区,

对施工工艺和安全管控要求较高。

建设者通过采取

“地质雷达+超前探孔+内窥镜”措施,

灵活调整不同围岩段各工序衔接;

在隧道钻爆段,

通过紧密衔接施工工序和优化施工工艺

实现了工序间“零衔接”和“负衔接”。



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中国方案”

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认可。



和谐共生,绿色港口绘就生态画卷


建设过程中,

建设者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主动肩负起

救助企鹅、海豹、鸟类的社会责任,

改善湿地、海滩、生物栖息地的环境状况,

全力以赴实现

“让海水更清、天空更蓝、

动物更亲、钱凯更美”的

绿色工程建设目标。


钱凯港项目施工现场

毗邻钱凯湿地、背靠南太平洋,

有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

也是海洋动物们赖以为生的家园。

如何既高效推进项目施工建设,

又守护好生态环境,

成为工程师们从进场开始

便高度重视的课题。



为保护湿地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项目团队围绕

“世界湿地日”“世界海洋日”等节点

开展主题活动

积极配合当地市政厅、海事局、社区等,

维护周边湿地环境

设置环保标志、标牌

邀请当地民众及学生群体

共同了解、学习、保护当地湿地生态。



如今,

钱凯港湿地环境不仅没有受到影响,

还成为了当地人竞相打卡的“网红”点。



除做好钱凯港湿地保护外,

濒危动物的保护工作

也被项目团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2022年年初,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爆发,

引发太平洋附近的海啸波浪。

一艘船舶在炼油厂码头卸载原油过程中

遭巨浪袭击,

发生泄漏事故,

对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重大威胁。

项目“救援小组”及时与当地官方救援组织

开展联合救援,

成功援救大批海鸟和秘鲁企鹅



自开工建设以来,

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动物援救工作,

发现并救助多只受困秘鲁企鹅、海豹

以及多种飞禽和海洋生物,

守护动物平安回家、自在生活。




互通交融,从“硬联通”到“心联通”


在推进秘鲁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

项目团队也实现了

与当地人民的“心联通”。


开设“印加讲堂”“钱凯港工程学校”

为秘鲁培养数以千计的

技能型港口建设产业工人;

开展中秘文化交流活动

积极响应当地社区所需所求,

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

项目团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服务当地社会民生。



修复社区危房、建设社区挡土墙、

维修社区电器、修缮社区幼儿园……

建设期间,

项目团队专门成立社区事务部门,

主导完成多项社区公共工程建设。



公益医疗、社区慰问、沙滩清理、

心理咨询、儿童教育……

通过开展一项项公益活动,

项目团队与当地社区居民

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得到当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建设过程中,

项目团队大量招聘秘鲁当地员工,

以属地化技术转移为重点,

设置“钱凯港工程技术学院”

通过专项技能人才培养、

“导师带徒”等方式,

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致力于为属地培养出一批

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交通基建专业人才。

据了解,

项目方共聘请150余位属地管理人员,

累计提供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



以基建项目为纽带,

中秘两国人民的文化互通交融

也在悄然发生。

挂春联、做月饼、猜灯谜……

在中国传统节日,

当地居民可通过多元的文化交流活动,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当地的节日庆典来临时,

中国建设者也积极参与,

学习秘鲁的传统习俗。

两国人民在尊重、学习、理解中

进一步巩固友谊的桥梁。




正如习近平主席

在钱凯港开港仪式上的视频讲话中指出,

如今的钱凯港,

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印加古道”新起点。

从钱凯到上海,

我们正在见证的,

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在秘鲁的生根开花,

也是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来源:国资小新


船盟风电
专业船员、海嫂论坛 www.shipman.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