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觉得“解决痛苦”是我所擅长的事情,当然,是解决普通人的普通痛。
加缪那种“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式痛苦,就明显超出我的技能范围了。
我能解决的是贪恋这个凡俗之世、庸碌之人的微小痛苦。
而我的葵花宝典,不过就是“认清自己是个普通人、放下改天换地的奢念,以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荣,并默认‘我已经做到的事’才是‘我能做到的事’”——你有没有发现我这个公式的优美和谐?完全主打一个逻辑的绝对自洽。总之就是“做一个有底线、有品格的犬儒”或者“自立为王,但统治疆域仅限皮肤之内”。
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一个情节,机缘巧合拥有了雄厚内力的虚竹啥狗屁招术也不会,面对鸠摩智花样百出的啥火焰刀、拈花指、龙爪手、般若掌、千斤坠、流星腿、混元功、二指禅……他翻来覆去就一招“黑虎掏心”,你烧我头发拈我耳朵抓我屁股拍我大腿我全不管,反正我就黑虎掏心、黑虎掏心、黑虎掏心、黑虎掏心……你不让开,那就同归于尽。
只不过如果你不听,那就啥用也没有。当然,你即使听了,也还是啥用也没有。我做的一切事情,都只不过是“偶尔有用,常常白费,永远坚持”,仅此而已。
所谓教育,也只不过是“偶尔有用,常常白费,永远坚持”,仅此而已。
【二】
比如这样的内容:
最后一则“售后服务”,是回应一个学生的咨询。——自己没有教育彻底的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打个补丁,是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至于他们居然不付费……只好自我安慰是“门前三包,免费售后”了。
但真的不付费吗?——我每年在朋友圈得瑟的教师节成堆红包,难道不是他们的付费?
只不过发红包的人不一定是有痛苦要咨询的人。我基本理解为他们是“所有人为所有人付费”,至于谁付费、谁享受,这个不重要。你温暖了我,我温暖四季。——你看,我再次展现出“劝自己劝得很成功”的惊人天赋。
这种“谁都可以付费、谁都可以享受,不一定非得一一对应”的状态,略似前段时间班上的这个水果角落:酌情自取。
【三】
下面的内容就是一个“售后服务”。是我到浙江后的第一届学生,应该是已经工作几年了。一个当年单纯、居然现在也还单纯的孩子。
我喜欢她工作之后仍愿意去思考这些。大多数人早就劝服自己随波逐流了。所以我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吕老板(注1):老张羽,遇到人生疑惑了能找你解惑下吗?
(数小时后)
我:试试看。
(数小时后)
吕老板:最近有一个很痛苦的感觉,就是感觉长大以后似乎大家都在痛苦,没有什么人是快乐的。想做设计师,实际上成为了设计师每天在干的事情就是抄袭和赚快钱;想经济独立,但其实赚到钱了人也是天天加班,没有什么生活可言。总觉得长大以后的世界和读书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实际上我们都成为了小时候无法理解的大人。
更痛苦的是自己变得麻木,读书的时候不想变成极致的利己主义,但是事实是已经根本没办法顾及除了自己以外的人。
看着身边的朋友因为职业变得麻木,但是又说不出什么话,不知道怎么办。自己也因为经历了职场斗争,有时候会想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利益,这样想的时候又觉得很可怕,自己是不是开始丢失了一点人性。
(又数小时后)
吕老板:在想跟朋友申请whv,就是去澳大利亚的工签。但是外面的世界就一定更好吗?很迷茫。
我觉得痛苦,既无法享受当下,又觉得未来也没有可憧憬的。感觉人生就是一直一直吃苦,然后偶尔尝点甜头。
(又数小时后)
我:先回复你后面这条关于痛苦和吃苦的:如果站在我的角度,是你对人生的定义错了。
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人生本就是吃苦的。甚至对所有人都是如此。你定位为人生不应该痛苦,这出发点就错了。
那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似乎不吃苦,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正确的,所以他们首先在物质上免除了吃苦,然后又能解决精神危机。
而未能解决精神危机的官二代富二代一大把(自毁的不在少数),基本上的原因就是父母只解决了生活问题,没解决精神上的问题。
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双重吃苦。它本就是人生本质。你其实可以瞬间明白为什么人生一定会吃苦:一般说来没有任何生活能让人完全满意——痛苦就此产生。
(数分钟后)
我:如果你现在同意“人生本就一定遭遇吃苦”,那下面的问题就简单了:
是选择吃别人给的苦,还是选择按自己的方式吃苦。
这样就能回答你的前面那条了:为什么大家就想赚快钱、职场斗争、丢失很多不想丢失的东西。——因为,他们选择了“吃别人给的苦”。所以老觉得不对劲、不舒爽。
——如果选择“按自己的方式吃苦”呢?
比如,“我按我认为正确的方式做事,并预知我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公平,包括在金钱上受损、人际关系上被冷落排斥”,我认为就有更大可能去平静面对。
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我知道我的行为会带来这样的结果,这是我的灾难,但它同时也是我的福祉(为什么它居然会是福祉,我觉得这也在你能理解的范围)。——这样,就不会觉得痛苦:它并不是出乎意料的,它本就是你的行为必然带来的,是你本就为之作好了准备的。你保住了你内心最平静的角落。
(数分钟后)
上面是看上去很空的理论,你可以举出无数例子,那些选择坚持自己的人,他们必然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但他们内心是充盈的、活生生的。比如王小波,比如加缪(这些名字你应该是知道的……吧?)——他们最大的支撑点就是:我做的是我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木偶,不是总被他人眼光、世俗习惯支配的人生。
如果可以,我可以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做你们的班主任的方式,比如你当年大卖麦饼这样的事(又注1)、我们班不必统一穿校服、跑操总是只想准时而不肯提前到达于是显得稀稀拉拉,很多这样那样的事,你们那时还小,不知道在成人世界里,这些都是会承受压力的,比如领导完全可能认为我管理学生松散、不认真不负责(他们不会理解我是在尊重你们规则之下的自由权,试图保护你们本有权拥有的快乐或轻松,尤其是免于恐惧与困窘),包括各种可能遭遇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不公平。——但我完全心平气和:我既然选择要这样管理你们,那自然就得接受这样的结果。
“我过的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不仅仅是被迫服从支配的木偶”,这样的结果,哪里是为了一个褒扬,或者是一点点的奖金而能交换出去的?
就像你前面提到卷入职场争斗,然后痛苦自己过的生活并非自己曾经想象的那个样子。
——你的这种难受感,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有味道的类比:这个世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赛,比如铁人三百六十五项。而有的场次可能是吃屎,你又极难拒绝、必须参与(并不是每个事情都能轻易放下,很多事它真的就是既反对又参与),但你会以获得冠军为荣吗?
(又几分钟后)
我:最后简单说一下“外面的世界就一定更好吗”。严格地说,只要一个人没有解决内在的思考和思想问题,那么他在哪里都会觉得痛苦,顶多是痛苦源不一样。
(又数小时后)
我:补充一下为什么吃自己选择的苦就不会那样痛苦:
你挥汗如雨打球的时候,你打球被人撞翻骨折的时候,你骑行被雨淋被冰雹打的时候,你无氧登山在七八千米海拔要憋死的时候,你攀岩从上面摔下来的时候,你只会感受到简单、直接、表面的肉体之痛,但绝不会是你现在感受到的无法摆脱的让人灰暗和窒息的生命之苦。
我的建议是:
不要要求世界的完美,包括他人的完美。
“世界不完美”是一个中立的客观存在,如果为之痛苦,是在白耗痛苦之力,略似因花不够红、天不够蓝而痛苦。
常常正是这个“要求世界完美”让我们痛苦——这样的要求本质上缘于我们以为自己比世界、比别人更好。虽然它可能确实是事实,但这本质上仍是一种自恋。
但事实是:所谓完美,是一个连我们自己也远远达不到的要求。
由此可推知,如果不完美就让人痛苦,那么我们自己也是他人的痛苦源。
发现自己也是他人的痛苦之因,是不是就觉得自己的痛苦没那么纯正刚毅了?是不是就有点觉得能体谅和接受他人和世界的不足了?
——打破自恋,人生就又宽阔一层了。这就是进步的美好之处。
注1:这个姑娘家里是做温州特产“麦饼”的,当年高中时她偶尔带到学校来吃。突然有一天我们班的同学向她订购她家很好吃的麦饼,她家人按订购要求送到校门口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订购之风漫延到整个年级,有时候会订出数十个麦饼(我们全年级才五百多人)。我们班的同学于是自发组成服务组,有人负责登记麦饼口味和数量,有人负责收钱,有人负责接货送货……简直非常温州。你场景还原一下,就能轻易理解场面的兵荒马乱。我对这一切视而不见,默默赞赏他们的热热闹闹。——直到这事被领导阻止。
注2:这让我想起我还在四川时的班级,一个男生家景不太好,而他完全不卑不亢,把同学们的饮料瓶收集到卫生角,卖废品挣零花钱。然后发展成有同学给他带来半人高的巨大蛇皮口袋,全班发现校园里的空饮料瓶就带回来扔进去,总是没几天就能装满那大口袋,然后拖去学校门口的废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