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算力繁荣构建调度“中枢”。
算力资源不均衡是目前我国算力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算力调度是算力资源效率最大化的路径。多家分析机构称算力调度是未来算力网络的重要拼图,是算力时代的国家电网。据测算,2025年算力调度潜在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以上。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算力企业等多方主体积极布局算力调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经建设的算力调度平台超过20个。
尽管算力调度平台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重建设轻运营、国产智算软硬件生态体系不健全以及算力服务模式单一等因素制约了算力调度平台的发展。
市场格局分散
当前中国算力调度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参与者众多。根据主导方不同,目前主要有四种类型的算力调度平台:电信运营商主导、政府主导、企业主导、行业机构主导。
电信运营商主导,利用其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算力调度平台。运营商主导型平台在网络连接和资源覆盖上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跨地域的算力调度需求。
政府主导型平台,旨在推动区域内或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整合和调度。这类平台往往具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和公信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各方资源,实现算力的优化调度。
互联网企业和设备商主导的平台,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算力资源,构建专属的算力调度平台。这类平台通常能够针对企业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算力调度服务。例如,百度、新华三等大型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算力调度平台。
行业机构主导型平台,由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主导,通常能够较好地整合行业内的算力资源,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几大制约因素
当前,国内算力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的算力资源差距较大。这导致算力调度平台在资源整合和调度方面面临较大困难,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重建设轻运营、国产智算软硬件生态体系不健全,以及算力服务模式单一等制约了算力调度平台的发展。
当前国内算力调度平台的建设力度较大,但运营方面相对薄弱。许多平台在建成后缺乏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导致平台的使用率和效果不理想。
由于行业、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壁垒,算力资源难以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共享和调度。这导致算力调度平台在资源整合和调度方面受到较大限制,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算力需求。
国产智算软硬件生态体系的不健全是当前算力调度平台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国产智算软硬件在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算力调度平台在选用国产软硬件时面临较大困难。这限制了算力调度平台在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方面的发展。
算力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当前,算力调度平台提供的算力服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算力租赁和算力市场为主。这导致用户在选择算力服务时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算力需求。
加快算力调度平台发展
要加快算力调度平台发展需要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力。业内人士建议,建立健全算力交易机制体系,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算力资源调配和分布,可以探索建立算力交易市场和算力券等激励机制,降低企业用算成本,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算力交易的监管和规范,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技术创新是推动算力调度平台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算力调度技术的创新突破,提高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调度效率。同时,还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生态。这有助于实现数字经济应用服务的落地增效和持续迭代,推动算力调度平台向更高层次发展。
算力调度平台是算力商业兑现的中枢,专家建议,建设算力调度平台,要注重算力对接,建设算力超市,组织算力提供方、需求方和上下游企业进场对接,实现高品质算力与用户的高效匹配,推动政务算力跨地域、跨业务、跨平台集中高效调度。同时也要注重深化跨区域协作,推进与其他算力枢纽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探索推动算力统筹调度和协同发展。此外,要强化安全保障,在算力调度过程中,同步建设保障数字安全的基础设施,确保流通、交易中的数据安全。
调度算法是算力调度平台的核心。专家建议,建设算力平台需要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平衡调度和成本优化调度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同时,算法应能够根据资源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最优的资源分配。
总体来讲,只有算力调度市场的成熟,才会有算力产业的更大繁荣。尤其是在AI算力需求高涨、算力资源各自分布、算力能耗成本不断攀升的当前,发展好算力调度平台应放在更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