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第334期|许若齐:一碗米粉读桂林

文摘   文化   2024-12-01 17:30   中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绿  潮

一碗米粉读桂林

■ 许若齐

可以举出许多理由说明桂林是最宜居的城市。如没有高楼,那些个拔地而起的山头就好看,人住着,地气自然也接得充足。桃花江的名字叫的好听,水清澈的了得。
生活滋润的又一个源由便是这里有最好的米粉吃。桂林米粉甲天下,广告都做成这样了,外地人看了,只剩下流口水的份了。
在桂林的街巷,大大小小的米粉店无处不在,无时不开。要吃碗米粉,你简直唾手可得,当地人是将其视为自己的私家厨房的。我问过所遇的桂林人,居然没有一个在家吃早饭的习惯。晨起,做完除早餐外该做的事情,就步履匆匆地出门了。不一会儿,不计其数的身影便被其数不计的米粉店吞没。十几或二十分钟后,他(她)们额头汗津津地出,脸上写的全是心满意足,美好的一天就此正式开始。中午及傍晚,依旧如此;延绵至一月、一年,那架势,绝对是要成就一段米粉人生的。
据说桂林人每天消费米粉八万公斤。以每个人一天消费三两米粉计算,天天有几十万桂林人在食用此物。你若问及为何嗜好之至,回答很响亮:五块五,值!这是当下一碗桂林米份的最低消费,足以让一个白领支撑三小时以上的工作而无须任何茶歇的补充。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五块五就是清汤寡水的一坨子,碗里的主材来自桂林之优质大米,将其磨碎化为浆并滤干,揣成粉团煮熟,然后压榨成根根米粉,再在水中团成一团而成。因为它经过反反复复揣揉,因此其结构紧密异常,筋力极好,材质与工艺全在其中了,况且那清纯的漓江水又岂能假冒伪劣了的?


人靠衣妆马靠鞍,米粉本身淡而无味,须与卤水掺拌,方能相得益彰,功德圆满。那卤水的熬制是大功课,得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诸多香料先坐锅,然后放人猪肉、牛肉、排骨等,还要加本地产的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武火,后文火,收弛有度,恰到好处。各家的卤水制作皆是绝活,都是秘不示人的,堪称核心竞争力。配料各色荤素,林林总总。当然,五块五的朋友就甭想沾什么荤了,油炸黄豆、葱花、芫荽、蒜末、辣椒倒是可以尽数添的;若想加几片薄如蝉翼,能照出人影的牛肉之类,价钱也是要直线上升的。
米粉外形酷似北方的面条,它的来历有几种传说,都与秦始皇有关。比较靠谱的基本情节如下:当年他派遣大军南下征战,水土不服,原因是没有小麦做成的面条吃,大大影响了战斗力。伙夫无奈,用大米捣鼓出了这模样如同面条的米粉,以解饥馋;且煮食方便,聊作军粮。水土不服还要闹病的,于是又把中草药放在米粉里一起煮。
中国的许多美食都与乾隆皇帝有关,他一生酷爱游山玩水,也是个美食家;桂林想必来过,奇怪的是米粉怎么就没他什么事呢?近代的李宗仁白崇禧与米粉的故事真不少,土生土长的广西人,确有一种割弃不了的真爱。当年李宗仁在南京代总统,民国江山风雨飘摇,愁肠百结,无以排遣,于是派飞机回桂林空运了一桌米粉。到南京时,米粉还冒着腾腾热气。白崇禧晚年在台湾,年迈多病不能叶落归根,思乡情愫浓得化不开,唯有米粉能解一二。其子白先勇,台湾著名作家,在小说《花桥荣记》和《玉卿嫂》里,将无尽的乡愁表达得何等惆怅悠长,深深的米粉情结中,浮现着历史兴衰,人物沧桑。他几十年飘零后回到故乡,一餐竟能连吃三碗米粉,感叹这是天下第一味
桂林文化底蕴深厚,犹如一本大书;当有饮食文化篇,米粉自然是最重要的章节了。本土的文人是吃米粉长大的,肯定要不遗余力地摇唇鼓舌,推波助澜,把文章做得风生水起,声情并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套路都会的。
这不,到桂林后,一本《桂林米粉》让我不能释手。编者云:这这是一本在深夜阅读时让人猛咽口水倍受折磨的吃货宝典,是一本关于桂林607080几代人温暖记忆的心灵鸡汤。说此书能融化每个看过此书之人的味蕾和灵魂未免夸张了,夜深人静之时,确实被撩拨得食欲焚身,怎么睡得着?放下书,怎么也要去寻一碗米粉吃吃。
冬季的街头,冷雨霏霏,桔黄的路灯光影飘忽迷濛。担担米粉的挑子在哪里寻的,深巷里小贩的笃笃声早已成绝响。挂着红灯笼小店的情调也是蛮足的。推门进去,卖米粉的是老俩口,背都微驼了。看着他们娴熟默契地操作,就想起白先勇《花桥荣记》的开头:爷爷是靠卖马肉米粉起家的,两个小钱一碟,一天总要卖百把碟……奶奶用红绒线将那些小铜板一串串穿起来,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角落里,一对青年男女在吃米粉,好像有点心不在焉。桂林的朋友告诉我:很多人谈恋爱初次见面,就定在米粉店里。同意谈,男方就出米粉钱请客。如果谈不拢,米粉钱就AA制。他们是来相亲的吗?我居然开始关注他俩谁付钱了,挺有趣的。

(本期组稿编辑:胡迟。图片来自网络。)

《绿潮》投稿指南  
《绿潮》栏目由绿色文学社主编,与《同步悦读》合作推出。绿色文学社由著名美学家、美术史论家郭因先生发起并创建,现任社长为马丽春。《绿潮》将以郭因先生的发刊词(见《绿潮》第一期)“凡是有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和谐的现象与问题,凡是有关人类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美化的现象与问题,都将为我们的笔墨所触及”为办刊理念。
《绿潮》编辑:马丽春、胡迟、王金萍、戴旭东、乐华丽。顾问:春桃、苏北。
《绿潮》投稿信箱:qcqc4574@163.com
篇幅3000字以内为宜,杜绝错别字,未在任何平台推过,来稿文责自负。投稿格式: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文章配图。

许若齐,安徽黄山文化书院副院长,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文集有:《夕阳山外山》《烟火徽州》《一钩新月天如水》《刀板香》《饮食安徽》《晨起一杯茶》等。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书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