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老陈和你说点真话👆
大家好,我是老陈。
这位生于新中国成立之日的湖北随州人,在掌舵武汉大桥实业集团期间,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腐败剧本。
1999年10月到2011年10月,王新华作为大桥集团的"一把手",身兼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要职。
表面上,他是一位荣获"2006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的成功企业家。但在这光鲜履历的背后,却隐藏着触目惊心的权力寻租。
通过老战友段某牵线搭桥,王新华得知了郑州二七区政府正在推进高砦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随后,他亲自实地考察,促成了大桥集团与王某公司的合作开发。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商业合作 - 大桥集团持股60%,王某公司占股40%。
但实际上,他们暗地里达成了见不得光的协议:从王某公司40%股权的获利中抽取20%,作为给王新华本人以及包括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原社长罗某、段某在内的相关人员的所谓"活动经费"。
这种披着项目合作外衣的利益输送手法,直击国企领导人廉洁从业的底线。
★
细细琢磨好久,我发现王新华的这个案子处处都透露着令人惊诧的细节。他与王某之间的资金往来,堪称是一部完整的腐败教科书。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金额高达2000万元的欠条。这张欠条虽然是以多元公司的名义开给王新华的妻子,但实际上王新华从中套现了723万元。
这种借用配偶名义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法,显然是想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王新华以各种名目向王某索要资金。从政协常委竞选需要的古玩送礼,到大桥集团项目运作的资金需求,再到购买青铜器等礼品,前后共计套取了163万元。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无不映射出一个国企领导人的贪婪本质。
更令我震惊的是,王新华为给儿子买房,竟然让王某准备400万元现金,并亲自从武汉奔赴郑州取钱。这种明目张胆的权钱交易,完全没有把纪法放在眼里。
而王某本人作为河南省政协原常委,在当地经营多年,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络。案发后,他不但雇佣多名保镖贴身保护,还四处躲藏,给执法部门的抓捕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但即便面对这样一个"硬骨头",我们的办案人员依然迎难而上。
★
当时办案现场的情形让人触目惊心 - 30多名保镖,10余辆车的疯狂围堵,这种阵仗在我看过的案件中都属罕见。
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危急时刻,湖北省检察院反渎局侦查二处副调研员张柱兵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专业素养。
他不但巧妙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化解了暴力冲突的风险,更是抓住对方不愿被带往湖北的心理弱点,布下了精妙的"攻心计"。
这种既保护了执法人员安全,又确保了案件突破的处置方式,堪称教科书级的执法典范。
再说到这个案件中的另一条利益输送链 - 湖北天石公司董事长杨某。虽然他表面上只是以挂名方式持有多元公司的股份,但实际上却是王新华腐败网络中的重要一环。王新华向杨某索取钱财的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离谱至极。
最令我哑然失笑的是他那些看似荒诞的敛财手段。请气功大师从北京专程来武汉治病,就敲诈了杨某10万元。
更荒唐的是,他居然能把一副中药的价格也喊到10万元,还美其名曰要给王某准备两副,这种明目张胆的敛财手段,简直是把国企领导人的底线踩在脚下。
★
这些天价中药背后,哪里是为了养生保健,分明是自私自利的障眼法。
后来,他竟然把中药当成了权钱交易的新载体。一次性购买两副中药,让商人向卖家账户转账20万元。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某些古代贪官倒卖天价文玩的伎俩,只不过王新华把标的物换成了中药,玩法倒是别出心裁。
更有甚者,一些商人为了讨好他,居然送上价值高达9.8万元的中药。要知道,市面上最名贵的中药材,比如天山雪莲、野山参之类,也不过几千上万。一副中药炮制到近10万元,这明显已经突破了正常商业逻辑的天际线。
普通百姓买副中药,讨价还价都嫌贵。而在王新华的世界里,动辄十万级的中药却成了家常便饭。
他是越来越飘了,非但不以贪腐为耻,反而想方设法粉饰自己的文化形象。
这位国企大佬居然萌生了出版《我也说红楼》的雅兴。但最讽刺的是,他连区区10万元的出版费都不愿意自掏腰包,而是让杨某买单。这种借他人之财来彰显个人风雅的做派,完全背离了文人应有的操守和品格。
更令人愤慨的是,王新华的腐败行为给国有资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作为一家国企的掌舵人,他的滥用职权导致3.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普通职工的血汗,是多少纳税人的钱财。
不过说到最后,这位"风雅"官员倒是精明得很。在东窗事发后,他立即化身"检举者",积极揭发他人犯罪。他举报的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原社长罗会文收受700万元贿赂的线索,经查证属实,因此被认定有重大立功表现。
真可谓是一场从附庸风雅到明哲保身的精彩转身。这种在犯罪与立功之间游刃有余的老手段,恰恰暴露了某些官员的两面性与投机性。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