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和孩子一起开始觉察内在的自我 | OD料理机180期
文摘
职场
2024-09-24 20:00
福建
在OD功夫班的八个月学习中,给我触动最大的一个环节,是功夫班例行的“加餐”:自我和关系。当时我还是打酱油的心态,完全也没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环节、它们和OD有什么关系。但就在黄老师开始讲“我-内在”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被击中了:什么是“我”?包含内在的我,和外在的我;内在的我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我是否真诚,我对自己的感受是否诚实,我表达自己内部感受时,是否忠诚。实现真实的“内在的我”的标准是:诚实的程度。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表述时觉得很扯,难道还有对自己不诚实的人么?但越想就越惊悚,这个很扯的标准,描述得太精准了!当时脑子里冒出来就是,我不就这样么,一直在努力演好不同的角色、配合不同的身份,更可怕的是,还可以很有道理地说服自己,从小自鸡到大,说这是对自己好,做好了我自己也会很高兴,感觉马上就内心和谐。有很多场景,我都想拍案而起直接开骂,但又想保持形象赢得业务部门的积极反馈,只能“专业地”含蓄地表达,或者直接吞下想骂的话说yes。听到其他人说老板对我的意见,我会“点到为止”地问老板,没得到直接回复后,自己与自己和解:你看,老板也不知道啊,他做老板不行,格局不够,配不上我。在家里明明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但还是顺着老公和他一起,只是觉得这样他会顺心,也不会有冲突。而且在这些“演戏”中,很多的决定和反应都是一瞬间的,有时候突然情绪起来,生气,或不耐烦,马上会刻意控制、把情绪压下去,貌似平静的来处理,然后直到有一次控制不住了,就爆发了。爆发在家里可能是争吵,在职场上,就会直接就离开(离职),或避而不谈了,觉得没有必要。但所有的这些惯性行为,都只是一个角度,事情发生、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及可能的后果和所需资源),采取的行动……而我的情绪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的感受究竟是什么,它代表了我的什么渴望,“内在的我”是被忽视的;而且从小到大,这些都是被忽视的。带着第一眼的“惊悚的精准”,我又沉浸式地被冲击了第二次。黄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一位队友会跟我们所有同学来描述和每一个人的心理距离,自由表达。当她说出和我的心理距离有点远时,我第一反应是惊讶(为什么呀,我都觉得和你挺近的呀)。如果是其他的场域,我可能又会说服我自己,她这样说对我又无所谓,没什么影响,我也不想近的,然后强行完结,完美over!感谢黄老师这个环节的安排,我给了我自己诚实的机会,说出了我的真实感受;我其实是沮丧的、难过的,因为我感觉心理距离还是近的。那时候我还很严肃地认真思考为什么会让她感觉远了。但奇妙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当队友清晰地说出“我也是希望能走进你”的时候,我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原来,身体比头脑更知道这也是我的渴望:我希望走近她,也希望她也想走近我。当她表达出她的渴望时,我被感动了,这个感动来源于我的渴望被满足了。同时,我自己察觉到我有个深层次的假设是:对于团队里的争吵,我一直觉得吵了没什么意义,影响效率,还伤感情,另外吵了关系肯定会变得更差,还不如用和稀泥的方式,让大家把事情解决了了事;事情解决了,团队就往前走,不就完美了么?!这个深层次假设,再加上HR的角色,我简直就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和稀泥的一把好手;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团队关系和谐,其实袍子下面掩盖的都是虱子。这就是开始,开始感受到一直被我忽视的“内在的我”。我也触碰到那个感觉,只有拥有了完整的自我,才能在和外部世界接触时,清晰明了地了解我渴望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才会稳定地输出、交流和散发影响。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不被其他人定义,不被身份定义,只由自己来决定。很快,我又想到,我到了40多岁才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探索,那我的孩子呢?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在成长过程中自如地练就这种本能,安全感十足的感受、觉察,稳定的表达和接触这个世界,并且充满热情地去追逐自己的渴望。我的大儿子,一个接近10岁的男孩子,已经开始具备了所谓青春期的特征:和大人沟通时不耐烦,不愿意多解释;跟我们争吵之后,自己生闷气,问他怎么了,又不说,而且还表示说了肯定也没用。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办,但这次上完课,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他不就是在经历我曾经经历过的吗?很多都窝在肚子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即使知道什么原因,觉得说了也没用;说出来时,又觉得词不达意。正好那几天发生了一件小事,我有一天回家看到他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感觉闷闷不乐地样子;我们有了以下的对话:爸爸一回来发现我的作业还没做就在打游戏,就吼了我。
今天周五,你是去上武术课了吗?你和爸爸解释过了你今天有武术课没办法做作业吗?
我感觉我要是直接这么走了,这个小受伤的心灵就会被自己胡乱找的一个纸贴上去,骗自己说,你看完全没事。所以我就继续坐着,安静地陪着他。原来是因为今天他们去练武术了,没有时间做作业;而且又是周五了,之前我说过,周末三天2个小时内的玩游戏或看IPAD,他们可以自己控制时间。但爸爸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地吼他们,说不遵守规则(没有做好作业就玩游戏),现在更不能玩游戏了。对,就是很委屈,今天是因为有这么多课,所以没法做作业,但爸爸一回来就吼我说没有做完作业。
我们和爸爸一起去解释一下,而且的确是妈妈的责任,我没有把2个小时的规则和爸爸提前沟通好。
关于为什么不想去,我想是由于我老公发火时的模式其实是让他们害怕的。这是我第一次和他一起探索什么是感受,知道了一种感受叫委屈,后来发生过好几次难过,他就主动告诉我,爸爸或者我批评他,他很委屈,以及为什么。我很开心地看到,他在这几个月是在慢慢打开的,情绪更自如地外露了,也会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例如昨天还和我讨论,自己控制不住想玩游戏,偷偷地玩了4分钟游戏后,就觉得可以了,还会问我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呢?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看到自己的模式,加深对自我的觉察。例如,也是和大儿子的互动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很容易对他小生气,之前我没有太在意,有一次这种熟悉的生气感又来了,我突然意识到,每次的发生都有一个模式,我问了大儿子问题,但他显得非常不耐烦地回答,然后我就生气了(凭什么你用这种态度对待我啊)。当我发现这个模式之后,很神奇,马上就不生气了,然后无比自然平静地(完全没有强压)去跟大儿子表达:我发觉我有些生气,是因为我感觉你对我不耐烦,我能知道你是不耐烦了吗?为什么不回答我刚才问的问题呀?他明显愣了一下,想了一下,说:但你都问了我两遍了,我都告诉你了。我可以有个请求么,如果以后我问的次数太多,你可以直接告诉我吗?另外,如果我就问了一次,你能耐心地回答我吗?
他非常认真回答:好的。而且我和他有了约定,如果我再发现他对我不耐烦的回答时,我会把我的感受告诉他,他同意了。后来有时候,当我按照约定就问了一次,当他不耐烦时,只要我用委屈的语气说,E,我感觉到你对我不耐烦了;他马上就会意识到,然后他就会非常自然地慢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更能理解罗伯特·凯根的《发展的自我》中写道:(自我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由个体能够作为客体来处理的内容特征定义——即能够观察、管理和理解,而不是被控制(“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what the person can take as object—what they can look at, manage, and make sense of, rather than be controlled by)。最典型的就是例如情绪,很多时候的生气或焦躁,会是一刹那间的反应,是被情绪所控制而不自知的。自我发展,就是个体不断发现真实本性的过程。同时,我也从孩子身上在学习。小儿子7岁左右,天生自带的安全感和chill(松弛)劲,让他天然的就很自如和统一。有一次,他想玩游戏,我说你的时间已经用完了,今天不能玩了,他就在餐厅坐着哭,我听着就有点头疼,有些生气的说:C,你玩游戏的时间已经用完了,你知道的呀,你不要哭了,太吵了。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的是,对啊,为什么不能哭呢,他知道他想哭,而且能这么清晰地说出来,多么难得。马上我就不生气了(甚至自己还转头偷偷乐了一下)再和他说:好的,那你就好好哭一下,我知道不能玩游戏你不高兴,我看到你不高兴了,但我们不可能改变规则让你玩的。那你好好哭吧。他看了我一眼,愣了一下,不哭了,然后转头就开始和坐在旁边的哥哥讨论其他的事了,没事了。这就是这几个月,我了解自己、也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展完整自我的过程。我能感受到系统其他力量的牵扯(例如我老公),也知道环境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公司,朋友,孩子们有学校、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但这就是小小的开始。很有趣,也很安全的实验,在帮助我们慢慢的,但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都有所觉察,“整合自我的所有部分,并以觉知的方式全面参与世界”(凯根《发展的自我》)。最后,我也想分享最近无意中听到的一首诗,希望大家都能或已经看到内在的自我。触摸自己
泰戈尔
你靠什么谋生,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
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临怎样的挑战、困难,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怨声载道,
还是视它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你的年龄,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冒险,
哪怕看起来像傻瓜的危险,
为了爱,为了梦想,
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看到你忧伤的核心;
生命的背叛,
是敞开了你的心,
还是令你变得枯萎、害怕更多的伤痛。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
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你跟谁在一起,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
你是否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
在任意空虚的时刻里。
你有怎样的过去,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怎样活在每一个当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
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这些是我这段时间的体悟与实践。如果想更了解自我觉察的部分,黄建东老师在142期沙龙(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里有更多的分享,邀请您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