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朋友,30岁开始生意越做越好,算是中年暴富,住进了一线城市的高档小区。
前几天,她跟我说,她家隔壁小哥,最近在慎重考虑要不要卖房。很沮丧,跟她聊了聊。
小哥前两年很风光,工资+股票,有段时间一度高达近300万。
而他今年的薪水,从200多万降到现在不足100万,腰斩都不止,几乎是剩下三分之一了。
并且这100万不是说现金,每月到手8万多,不是这样的。它是含股票的总包价,而股票现在的跌跌不休,大家也知道,而且还禁售不能卖的。
真正到手的钱,非常有限。高额房贷已经让他不堪重负。更不要提,还有潜在的裁员危机。倘若真发生了,那对他来说,就是断供危机了。
所以他就想居住降级,换个小一点的房子,还贷压力不那么大的,稳住现金流。
之所以在犹豫,是因为她们小区,确实是个所谓高素质人群聚集地。虽然算不得豪宅,但也是购房网站会标注高档小区那种。
因为大家都到了一定层次,有一些资源、势能的积累,所以邻里关系很友好,一起吃饭打高尔夫过的。不像一般小区大家关门谁也不认识谁、然后群里为鸡毛蒜皮吵架那种。
他就有些不舍得,心理落差比较大。尤其小孩也在小区里蛮多朋友。
我们文章不评价撬动高杠杆买房对不对,现在说啥都是事后诸葛亮。
回到几年前,房价一路高歌,大厂员工拿钱拿到手软,置身那种环境里,10个人可能8个都会选择撬高杠杆买房的。
今天想聊的,是在大环境的波动下,我发现大家近一年时间,普遍对“个人能力”有了新一重的认知。
在此前的评价体系中,尤其上一辈人,对一个人盖戳的能力强、有社会价值,必然要跟很多东西绑定的,比如拿得出手的学历,比如有个好单位。
但是近一两年的大环境让大家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个人能力要回归个人本身,跟高学历、好单位、大平台,关系真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就比如我朋友这小区,住户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家里富裕了好几代的。
小夫妻俩吧,就随便在这里买了套房子。这可能是他们众多资产中的随便一套房子,拿来自住的。
这类人不用说,肯定是最稳健的。大环境好不好,跟他们关系也不大的。他们也没房贷,反正该干啥干啥。
第二类:创一代。
我朋友这种,抓住了某一波红利,靠着自己的快速学习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的能力,自己杀出来一条路的。
第三类:高薪打工人。
因为有光线的学历,或者有刚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某一项能力,符合某个大组织、大厂的招聘要求,拿到了非常夸张的高薪水,实现阶级小跃迁的。
在以往的评判标准里,我们都认为第二类人,肯定是没第三类人稳定的。
我这朋友,自己稳定年入几百万的时候,过年回家还要被父母催“找个稳定工作”的。她说她表弟拿个5000块工资,都比她硬气多了,因为大家认为他是“有稳定收入的”,而她是“没正经工作”的。
在这样的群体认知下,她曾经也有这样的认知偏差的。小区邻里聚会,她也会认为,大厂工作的人,看起来比她这个风雨飘摇的小老板,可稳健太多了。
但是,今年,看她们小区的现状,“没正经工作”的这批小老板,好像稳定性反而是更强的。
不是说她们的业务不受大环境影响,也不是说她们的收入没有波动。
而是说,她们早已习惯了在市场需求中定位自己,早已构建了不依赖学历、组织去市场中交换价值的能力,她们能赚到钱的信心,是长在自己身上的。
反而是此前一直依赖名校光环、依赖大组织赚钱的人,今年是更慌乱的,没有底气的。
他们此前只是平台里的一颗螺丝钉。出去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只要把公司名称加上,别人就会“哇”投来羡慕目光。
当时完全没意识到,这些赞美不是给他本人的。
现在平台说给你的工资减半了,公司说要让你领个大礼包拜拜了,自己之后能怎么赚钱?自己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自己是完全不知道的。
对于普通人,更加重要的反而是有市场需求的能力,是能剥离了大组织仍然可以赚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