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并印发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其中总结了超重和(或)肥胖对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十大危害。
在肥胖症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3.1%和23.0%。与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更不容易得到良好控制,且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风险更高。
对于超重或肥胖症患者,通过积极减轻体重可预防从糖尿病前期发展至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减重,或可实现2型糖尿病及其部分并发症的改善甚至缓解。
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紊乱,其中以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尤为突出,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此外也常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虽然甘油三酯异常是肥胖人群血脂异常的常见表现,但在肥胖症人群的血脂管理仍着重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达标。
我国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的肥胖症患者中,52%在术前患有高血压。肥胖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心输出量增加、血浆容量扩张和钠潴留(盐敏感)、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胰岛素抵抗、脑肠轴功能异常、脂肪因子失衡、炎症或氧化应激、血管外脂肪功能异常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超重和肥胖症是其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其主要机制是脂肪酸在肝细胞内异位蓄积,引起局部炎症从而导致肝细胞坏死。
对于合并肥胖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减重5%可改善肝脏脂肪含量,减重10%肝脏纤维化可有显著改善。对于合并肥胖症的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使部分患者的肝脏转氨酶、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得到改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睡眠期间反复发作上呼吸道阻塞或塌陷,从而引起的夜间通气障碍。除年龄因素外,中心性肥胖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BMI(体质指数)超过30的肥胖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高达40%,且90%以上BMI超过40的肥胖人群合并该病。
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长缩短,也是体重增加的高风险因素。
肥胖会损害女性排卵、卵母细胞质量、子宫内膜功能、受精卵着床,降低肥胖症女性自然受孕的几率。同时,肥胖症会增加孕产妇的并发症风险。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代谢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其中,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是导致卵巢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肥胖症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辅助生殖成功率更低。
肥胖症会引起男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在中青年男性中,肥胖症患者BMI水平与血清睾酮水平、精子浓度、形态、活力呈负相关。肥胖症还会影响睾丸和附睾的正常结构并进一步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甚至引起子代的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BMI异常增高与结直肠癌、食管腺癌、肾癌和胰腺癌风险呈强相关性;此外,男性甲状腺癌、女性胆囊癌、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也随着BMI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升高。
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使得心血管意外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成年人中肥胖症使房颤发生风险增加49%。BMI每增加1,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4%~5%。
肥胖症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肥胖症引起的焦虑最常见,且肥胖症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在肥胖症患者中,饮食行为紊乱非常普遍,会显著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如暴食症与大量暴饮暴食有关,并伴有失控感。
肥胖症与双相障碍密切相关,其发生率显著增加。肥胖症还可能与欺凌、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适应问题等有关。
研究还显示,肥胖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认知功能受损,如执行功能、短时记忆;并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这可能与肥胖症导致的代谢问题和脑血管疾病有关。
中心性肥胖是胆石症的高风险因素,可能与肥胖症患者过多摄入高脂肪含量的食物相关。
由于承重应力作用,肥胖症也是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等发病和疾病进展的主要风险因素。
此外,高BMI水平累积风险及BMI变化与脑亚健康改变显著相关,这些亚健康改变包括大脑体积减少、白质微结构损伤以及白质病变增多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楚超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