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没福硬享没区别,都是一场赤裸的自虐秀
百科
2024-10-08 23:53
上海
前段时间沈腾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抓娃娃》,乍一看是喜剧,细品下来,讽刺拉满。富家父母为了让儿子不误入歧途,成为家族继承人,伪装身份。把他送到破烂的四合院生活,装成一副清贫的样子,暗中引导,进行穷养。吃苦,是他们的生存本能,也是他们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嘴上挂着“为你好”,手里端着“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牌坊,满脸写着愧疚教育和苦难教育。不吃,就没资格体会所谓的甜;不让你尝尽苦头,就觉得没教育好你。主动寻求苦难,将不必要的痛苦,视为某种圣化仪式、一种高尚的锻炼。空调买了不舍得用,怕费电、甚至怕用坏了,四十几度也不打开。一面汗流浃背,一面感动自己,节省了几块钱电费,结果一把扇子扇到中暑住院。明明可以花小钱,把事情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却折腾一家人半死,劳民伤财。主打一个没苦硬吃、没活硬干、有病硬挺,节约三五块,多花三五万。确实老一辈当年的生活条件匮乏、生活不易,勤俭节约的习惯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完全成了对苦难病态的崇拜,这种畸形的出现有多种原因。一种是人性的虚伪,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把生命活给了别人看、活给了街坊邻居看的、活给了儿女看。用苦难来麻痹自己,在自我虐待中狂刷存在感,显得我多伟大,多有奉献精神。以此证明自己的爱和美德,用这样的戏码获得周围人的赞许和歌颂。但它存在的基础是扭曲事实、不管事实、不管别人死活,为了个人的私欲,本质上就是一种极度的虚伪。还有一种是认知的差异,传统观念中对吃苦耐劳的过度强调、美化苦难,老是说吃苦好。有的人就理解错了,盲目跟风认为吃苦越多越好,所以就人为制造苦难。根本原因是对事实的扭曲和认知的偏差,把苦难当成了目的,而不是过程。另一个极端就是没福硬享,有的人会说摆烂、躺平,就是没福硬享。但我并不认同,真正的没福硬享是畸形的、极端的享乐主义。将享乐视为唯一目标,不顾自身条件,不顾客观环境,不顾经济实力。明明没那能力,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无脑地过着高消费、高负债的生活,盲目地追求一种虚幻的、表面的快乐。比如大量贷款买车买房,突然之间工作没了,收入断了。他们才傻了眼,发现自己连利息都还不上,根本还不起。这背后的问题,其实就是自己根本没有资格享受这个福,却非要硬享。套着享受的壳子,不断剥削自己的未来,这是谋求快乐,还是在给自己设套?你是假定收入可持续的,工作是永远稳定的,但现实也永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没有人能保证你的收入会永远增长,没有人能保证你的工作会永远安全。无视风险、无视条件、无视代价地追求享乐,到最后,只会沦为自己野心和欲望的祭品。一个是硬吃自己能力之外的苦,一个是硬享自己能力之外的福,最后都是同一个结局——自我折磨。我不主张自找苦吃,时代变了,不再是身体上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能让自己以及孩子,简单地重复你所吃的苦,重新去走你走过的路。但人一定要有些必要的历练,使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情商,有智商,有逆商,有挫折感,还有失败感。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挫败感,为了一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为了一点小事,跳河、跳楼,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我更不主张超前消费和那种透支生命、纸醉金迷、失去底线的极端主义。但我主张适度取悦自己,因为享受生活是每个人都该追求的权利,我工作了,我花点钱在自己身上没有问题。最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被苦难捆绑,也不是被欲望牵引。而是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能承受什么,配得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