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感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自贡市传染病医院)(自贡市结核病医疗质控中心) 余美琼 主任 指导;感谢中国路桥、山东路桥等企业分享驻外生产、生活经验;感谢众多小伙伴调查、核实具体信息。
非洲寂寥、特别是当工作忙完之后的时间。每当仰望月明星也明的夜空,总会想起小时候被妈妈逼着背诵的那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类的情感总是相通的,人类的疾病也是延续悠远的,今天借着西非的夜空给大家聊聊两个非常悠久的疾病。
第二部分:结核病与麻风病
一、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人类许多脏器可以发生结核病,以肺结核最常见。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1904年在德国海德伯格附近出土的新时期时代(公元前一万年到公元前五千年)人的脊椎骨化石,被发现有结核病变的存在。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提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观念。
人类与结核病斗争经历过五个主要阶段:
①核杆菌被发现以前。
②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
③19世纪20年代采用卡介苗接种。
④1944年链霉素用于抗结核治疗,随后多种抗结核药问世,开始了结核病的化疗时代。
⑤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结核病的短程督导化疗(DOTS),开创了战胜以至最终消灭结核病的新历程。
【病原学】
1882年科赫发现结核分支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896年,Lehman和Neuman将其命名为结合分支杆菌。分枝杆菌属是一种好氧、无运动能力,缓慢生长杆菌,有分枝生长的倾向,一般不易颜色,一旦着色可以抵抗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为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5%〜12%甲酚皂(来苏儿)溶液接触2〜12小时,或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被灭杀。最简单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容器。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增殖一代需要10〜20小时,生长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一般需要4至6周,至少需2周。
结核分枝杆菌菌壁为含有高分子量脂肪酸、脂质、蛋白质及多糖类组成的复合成分。在人体中,结核病的脂质可以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形成结节; 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四种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牛分枝杆菌(M. bovis)、非洲分枝杆菌(M. africanaum)和田鼠分枝杆菌(M. microti);临床上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以前者最常见。
病灶中的结核杆菌菌群常包括数种生长速度不同的结核杆菌。A群;生长繁殖旺盛,存在于细胞外,致病力强,传染性大,多在疾病早期的活动性病灶内、空洞壁内或空洞内,易被抗结核药物所杀火,尤以异烟肼效果最好,起主要杀菌作用,链毒素及利福平亦有效,但不及前者。B群:为细胞内菌,存在于巨噬细胞内,细菌得到酸性细胞质的保护能够生长,但繁殖缓慢。吡嗪酰胺在PH <5.5时,杀菌效果较好。C群:为偶尔繁殖菌,存在于干酪坏死灶内,生长环境对细菌不利,结核杆菌常呈休眠状态,偶尔发生短暂的生长繁殖,仅对少数药物如利福平敏感。B群与C群为顽固菌,暂时休眠,可能存活数月、数年,亦称“持续存活菌”,常为日后复发的根源。D群为休眠菌,病灶内有少量结核杆菌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无致病力及传染性,任何药物对其无作用,多数自然死亡或被吞噬杀灭。上述按细菌生长繁殖的分组对药物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疑似病例慎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耐药性是结核杆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耐药菌不断生长繁殖,终致菌群中以耐药菌为主(敏感菌被药物淘汰),抗结核药物即失效。结核杆菌发生耐药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基因突变而出现的极少量天然耐药菌(自然变异),通常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另一种发生耐药性的机制是药物与结核杆菌接触后,有的细菌发生诱导变异,逐渐能适应在含药环境中继续生存(继发耐药)。在固体培养基中每毫升含异烟肼1ug / ml、链霉素 10 ug/ ml、利福平 50 ug/ml能生长的结核杆菌分别称为各该药的耐药菌。耐异烟肼菌株对动物的致病力显著减弱,耐链霉素菌的致病力一般不降低,耐利福平菌有不同程度降低,对利福平及异烟肼同时耐药的结核菌,其致病力降低较单一耐异烟肼者更显着。
临床上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中约有5%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除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瘰病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等,这些抗酸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机体免疫受损时,可引起肺内或肺外感染,其临床表现酷似结核病,但多数对抗结核药不敏感。
【流行病学】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根据WHO年10月中旬发布的《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导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也是传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以来死亡率排在HIV之前)。2019年,全球估计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HIV阴性的人群中有120万人死于结核病,HIV阳性人群中有208000人死于结核病。
男性、女性、所有年龄组的人都可能患结核病,负担最重的是男性(≥15岁),他们占2019年所有结核病例的56%,相比之下,成年女性占32%,儿童(<15岁)占12%。在所有结核病病例中,8.2%同时伴HIV阳性。从地理位置上看,2019年,大多数结核病病例集中在东南亚(44%)、非洲(25%)和西太平洋(18%)。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30个高结核病负担国家中,安哥拉2019年全年新登记结核病患者31800人,估计患病率为:351/100000(十万分之三百五十一)。
【COVID-19大流行对结核病的影响】
自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并有可能在2021年及以后持续下去。即使有些影响得到了控制,仍将产生中、长期后果,包括对结核病流行和应对的影响,这一大流行有可能逆转2019年底前结核病所取得的进展。
关于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结核病死亡的潜在影响,两项建模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研究结果认为每年的结核病死亡人数可能上升到2015年甚至2012年的水平。
【临床表现】
肺结核发病缓慢,病程长,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在健康体检时发现(请重视胸片检查),但大多数病人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等肺结核病可疑症状。
1.临床症状
(1)全身症状:由于结核杆菌毒素和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而出现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新发病者或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表现发热、乏力、周身不适、困倦、食欲缺乏、消瘦、盗汗等。其中发热预示着肺结核病的活动和进展。
(2)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疾病的初期表现轻咳、无痰或少量白色、灰白色粘液痰,伴继发感染时咳嗽加剧,咯大量黄色粘液痰、脓性痰。
2)咯血:结核病灶进展、血管腐蚀或肺纤维组织牵拉可造成咯血。咯血量依受累血管大小不同而表现为咯血痰、小量咯血和大喀血。动脉血管破裂的咯血量远比静脉血管破裂所致咯血量为多,肺结核空洞动脉瘤破裂可造成致命性大咯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因血块堵塞而室息。反复咯血常引起肺内病变的播散。
3)气短和呼吸困难:重症肺结核患者常随肺部呼吸面积逐渐减损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常见原因有肺不张、胸腔积液或气胸压迫肺脏、损毁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支气管狭窄、心包积液或心功能不全等。
4)胸痛:较多病人感胸背部不适或轻微隐痛,疼痛部位常较固定并与呼吸无关。胸膜炎早期可有剧烈胸痛,在深呼吸和咳嗽时加重。
【预防】
1.病人管理
结核病的预防以控制传染源即排菌肺结核病人为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全球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安哥拉省级以上公立医院、结核病及艾滋病医院已经在实施DOTS策略。安哥拉全国大型连锁药店、省级以上医院及下级定点医院可以提供抗结核药物,但是根据华人群体具体实践,建议前往大型连锁药店购买。
2.部分华人企业招工经验分享:
(1)重视新进员工健康情况,中国员工在出国体检时均会完善胸片检查,疑似情况有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建议或者处理;当地由于整体医疗资源尚未完全普及,在新进员工时会建议有意向者先去当地医院开具健康证明。
(2)重视自己企业员工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疾病防治知识普及。
某位有长期当地招工经验的驻外前辈分享到:企业顺利地在当地开展工作,招工可以适当“慢一点”,但是内部传染病预防一定要“快一点”!
二、麻风病
在人类的历史中,麻风是个流行已久的疾病。据《内经》及有关史书的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麻风病(当时称为疠风、大风)。据印度《吠陀经》记载,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印度已有麻风病。此病流行甚广,特别是在热带及亚热带,患者人数很多,曾与结核、梅毒并称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
在许多热带及亚热带国家,麻风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将安哥拉纳入全球22个高麻风疾病负担国家之一,该病在安哥拉,2018年之前已登记超过1000例,2019年登记超过600例,估计患病率在每10万居民检出率在2.17%。
【病原学】
麻风的病原菌是麻风分枝杆菌,目前所知,只有人类(即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特别是瘤型及界线类麻风病人体内含菌甚多。麻风杆菌主要侵犯并生存于皮肤、粘膜(鼻粘膜与喉粘膜)、周围神经以及淋巴结、网状内皮系统,、横纹肌等组织与器官内。麻风杆菌从人体排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鼻粘膜和皮损排菌。乳汁、汗液、泪液、精液、大小便等分泌物中含菌很少。麻风杆菌排除体外后不易长期生存。日光照射2〜3小时,在60℃处理1小时或经紫外线应射2小时即完全丧失生活力。
【流行病学】
麻风呈不均匀的集簇性点状分布和地方性流行。即使在同乡范围内,各村庄的患病率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和有无传染源的存在直接相关。在麻风流行的地区,追溯其流行史,常常可以得到曾经有传染性患者迁人或有人去过流行区与传染性患者接触过等事实。
经典案例是瑙鲁。位于太平洋的瑙鲁,在1911年以前未发现过麻风病人,但是以后以后。由于传染性患者的迁人入,发生了麻风的流行。麻风作为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患者可以较长期的存在,在其日常活动的范围便有造成流行的可能性。构成麻风的流行取决于传染性患者的存在及人群的易感性,而影响流行的因素也很多,如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交通状况、文化及生活水平、风俗习惯、人口流动、战争、灾荒等)及自然因素(如气候,雨量,地势等)。
麻风的传染源主要是瘤型及界线类麻风病人,这些病人含菌多并可向体外排菌,所以又称为传染性麻风风。
传染的方式通常认为是接触传染:
①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直接接触,当健康的皮肤或粘膜有破损时,麻风杆菌侵人人体。
②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接触了传染性麻风病人用过的衣物。近十余年来,比较强调呼吸道传染的方式,认为鼻粘膜是主要的排菌部位,鼻分泌物中的麻风杆菌在离开人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进人健康的人的呼吸道造成感染。不论麻风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如何,机体抵抗力无疑地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中国人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预防】
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以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
今日备注:
人类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看即是与疾病做斗争的历史;人生的历史,也是与疾病相伴而行的历史,我们不可能永远健康,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既往的所见、所知、所感,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断拓展科学的健康管理,延伸更好的未来。星月之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未来可期!
安哥拉相关医疗信息,欢迎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