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壁细胞在实验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中对成体足细胞再生有贡献

文摘   2024-11-03 10:36   美国  

该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在疾病状态下肾小囊壁细胞(PECs)是否可以作为成体足细胞的潜在祖细胞,从而在足细胞耗竭后参与足细胞再生和肾小球修复。研究团队利用PEC-reporter小鼠模型,通过特异性诱导永久性标记PECs,追踪其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模型中的迁移、活化和分化情况。

研究背景和方法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肾小球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疾病状态下,成体足细胞无法通过自身增殖进行补充,一旦足细胞数量减少到一定阈值以下,肾小球会发生硬化和功能损伤。邻近的PECs被认为具有分化为足细胞的潜力,可能在足细胞耗竭后充当足细胞祖细胞的角色。

本研究通过使用PEC-reporter小鼠模型,在特定时间窗口内通过添加四环素(doxycycline)诱导PECs表达β-半乳糖苷酶(β-gal),从而对PECs进行永久性标记。随后,通过给这些小鼠注射细胞毒性抗足细胞抗体诱导FSGS模型,造成足细胞的急剧耗竭,以观察PECs是否会迁移至肾小球丛并分化为足细胞样细胞。

主要研究发现

  1. PECs的迁移和CD44活化

  • 在健康小鼠中,标记的PECs仅局限于肾小囊内的Bowman囊,并未迁移至肾小球丛。

  • 在FSGS诱导的第7天,实验小鼠的足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且大量PECs从肾小囊迁移到肾小球丛,显示出在疾病状态下PECs的迁移特性。

  • 此外,迁移到肾小球丛的PECs表达CD44,这是细胞活化的标志。第7天到第14天,CD44阳性的PECs逐渐增多,表明PECs在迁移过程中经历了活化状态,参与到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中,可能促进了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 PECs的分化与足细胞再生

    • 到第28天,部分迁移到肾小球丛的PECs不再表达CD44,而是表达足细胞特异性蛋白(如p57、podocin和synaptopodin)。这些PECs呈现出足细胞样细胞的表型,表明它们可能已分化为足细胞,参与肾小球的修复。

    • 同时,第28天时,实验小鼠的足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肾小球硬化程度有所减轻。这一发现提示PECs的分化可能为肾小球再生提供了一种替代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足细胞缺失导致的肾小球硬化。

  • 足细胞数量增加的来源验证

    • 为排除足细胞数量增加是由于足细胞增殖而非PECs分化所致,研究团队进行了BrdU(5-溴-2’-脱氧尿苷)染色,以检测细胞增殖。

    • 实验结果显示,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肾小球丛中几乎没有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这表明足细胞数量的恢复并非由于足细胞自身增殖,而是由于PECs迁移至肾小球丛并分化为足细胞。

  • PECs的不同分化路径

    • 实验揭示了PECs在肾小球中的两种不同分化路径:一种是表达CD44和磷酸化ERK(p-ERK)的活化PECs,这些细胞与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形成相关;另一种是失去CD44和p-ERK表达的PECs,它们开始表达足细胞特异性蛋白,可能在肾小球修复中发挥作用。

    • 三重染色实验结果显示,CD44阳性的PECs未同时表达足细胞标志蛋白,这表明CD44阳性活化状态的PECs主要参与纤维化反应,而未参与足细胞再生。相反,不表达CD44的PECs逐步转化为足细胞样细胞,这一亚群在疾病后期促进了足细胞数量恢复和肾小球修复。

  • ERK信号与PECs分化路径的关系

    • 研究团队进一步观察到,在FSGS状态下,PECs的p-ERK信号与CD44的表达密切相关。p-ERK阳性PECs仅限于Bowman囊区域,且与CD44共表达,而未出现在转化为足细胞的PECs中。

    • 这一结果提示p-ERK信号可能促使PECs保持活化状态并参与纤维化进程,而不利于其向足细胞样细胞的分化。因此,抑制p-ERK信号或许能在未来促进PECs向足细胞的分化。


    研究总结与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通过PEC-reporter小鼠模型,首次验证了PECs在疾病状态下可作为成体足细胞的潜在祖细胞,参与足细胞的再生与肾小球修复。研究提出了PECs在肾小球疾病中的分化路径模型:在足细胞耗竭早期,PECs迁移至肾小球丛并激活CD44和p-ERK信号,主要参与纤维化反应;随着疾病进展,部分PECs失去CD44和p-ERK的表达,并逐步分化为足细胞样细胞,有助于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该研究结果为FSGS等肾小球疾病的修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提示通过调控PECs的分化路径,可以在临床上促进足细胞再生,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未来,针对p-ERK信号的抑制或PECs的定向分化调控,可能为慢性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kidney-international.org/article/S0085-2538(15)60986-3/fulltext


    刘松 中美肾内知识分享
    本公众号主要用于分享普通肾内, 肾移植内科和内科其他专业的诊疗知识和前沿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