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复杂环境使教育不断发生变革,今天我们简短的谈论四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挑战一:新冠疫情导致的学习赤字
据报道,新冠疫情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学生长期旷课、教师存在长时间的焦虑等。支撑学习赤字可靠的证据就是考试成绩,从2022年的PISA数据来看,OECD国家学生在数学方面损失了15%,在阅读方面损失了10%,如果我们去看美国的数据,损失更大,这与疫情期间使用的远程和混合教学有关。教师已经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学生弥补学习赤字上,从而帮助学生赶上公认的标准。但很多教师都在想“我们是不是落后太多了”,导致焦虑的蔓延。教师们普遍开发电子资源,要求家庭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假期缩短,学生的课外活动暂停,教师的学术追求和个人实践都暂停了。
应对策略:学校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弥补新冠疫情造成的学习赤字,教师教育要为教师提供有用的帮助,培养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进行多方的协作努力,尤其是对那些错过实习的教师,我们要提供补救措施,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教学和学习,并对在线教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挑战二:人口变化与学校教育
在生育率显著下降的国家,比如中国,重点是如何应对教育服务需求的下降。从历史上看,教育系统处理人口下降的方式是合并或者关闭学校,教师要么提前退休,要么被派去做其他事情,学生们也将不得不长途跋涉到学校。在中国,2025-2035年间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将会下降24%,所以小班教学受到关注,很多教育机构也支持小班教学,但他们希望拥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因为体育、艺术等学科并不是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教的。
应对策略:我们现在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应该合并?”“是否扩大班级规模?”“是否保持旧的教学方式?”“还是为教师提供空间去创新?”我们应该及时规划并制定灵活的政策,让学生在最少的干扰下去学习,同时制定教师教育计划,要求教师学习其他科目,以便教师承担多学科教学的责任。
挑战三:连通性和教育
几年来我观察到政治局势的紧张、隐蔽的限制严重影响到人们前往海外学习。在中国开放之后,很多教师出国学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去海外发展专业的计划。我想问一下,效果是怎样的?当我们试图找出效果时,很多时候结果不能反映国外项目的质量,因为产生的效果与接受者、他们的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在本国机构中的地位有关,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效果越好。很重要的一点,当带回新的教育理念时,学生们是否愿意倾听?有时我会听到海归们感叹他们试图在学校里、课堂上发起的活动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应对策略:我们应该加强教育系统、教师、教师教育者与海外同行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是跨越国界的,还应该是安全的连接,教师出国学习效果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考虑让谁加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从而更好实现与国际的连通。此外,还应加强教育系统、教师、教师教育者之间的连接,教师自身要用新的理念和实践去冒险,超越课堂的舒适区。
挑战四: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说明了人工智能将会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想指出的是,人工智能引领教师和教师教育者进入未知的领域,因为教师、校长、利益相关者都是在某些假设下工作,而这些假设并没有反映出我们怎样去理解人工智能工作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在学校并不会通过学习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而作用于课堂教学,人工智能是迎合个人幻灯片式的学习,帮助学生不一定是在学习上,而是在考试中取得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技术驱动的结果而非教学驱动,通过推出标准的技术产品来赚取利润。我们谈论到人类学习和存在时,不同地区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教育存在差异。当人工智能在课堂上成为现实,教师和教师教育者会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到底是从积极的变化中收获成果,还是我们正在变成一种技术依赖?对于教师来说,可能还存在一种诱惑,他们会把教学外包给人工智能。对于学生学习而言,这会缩短他们的学习时间,但学习不仅仅是操作手机那么简单。
应对策略:我们需要知道“学习仍然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当标准化的技术产品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时,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它是否能应用于差异化的教育,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明确人工智能为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好处和问题,正确利用人工智能,而非依赖人工智能。
✦ 与会代表学习感想与评论
✦
卢教授谈到的四个问题很有意义,尤其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学习赤字”和“教育中的人工智能”问题让我受益良多,我们现在应该重新审视后疫情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定位好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使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教育发展的工具。
卢乃桂教授探讨的四个问题很有价值,特别是“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这一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利弊共存,技术驱动虽带来挑战,却也促使我们反思教育本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或许更应发挥教育智慧和专业判断,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卢乃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创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伟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讲座教授等。他亦曾受聘国内外多所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诺丁汉大学等)的名誉教职,并担任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发表有关教师教育、学校领导、高等教育与教育政策的论文百余篇。
内容来源:图文综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不代表本工作室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