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厌学的孩子,妈妈一定要变成傻白甜

教育   2024-11-29 12:20   河北  

作者:主创团·烟花三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家麦家曾说:

“青春期就是一种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一年前,我“有幸”加入被虐的行列,算是深刻体会到,儿子进入青春期后那一身尖锐、切勿靠近的一面了。

升入初二的某一天,儿子把写有“私人房间,闲人免进,有事请敲门!!!”的A4纸贴到门上,还郑重其事地拉着我和他爸爸看。

而我并没有把儿子的诉求看在眼里,更没记到心里,还是像以前那样推门就进,甚至在他赖床时,掀掉被子。

儿子对我的做法厌烦至极,对我大吼:“我已经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间。我的要求你一点也不听,也别想我听你的!”

我以为他是一时气愤说出那样的话,没想到他真这么做了。

我叫他吃饭,他爱答不理,在自己房间里捣鼓20多分钟后才姗姗来迟;

我催促他写作业,他更烦得要命,把书本砸在桌子上以示抗议;

我想看看他睡觉了没有,他直接将门反锁,让我在门外目瞪口呆。

以前我惯用的强硬手段,现在完全不管用。

后来,我开始反思:

儿子已经进入身体和心智迅猛发展的阶段,他在不断变化,而我一直用老方法肯定行不通。

在与儿子的斗智斗勇中,我总结出了3字“锦囊妙计”,简单说来就是: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妈妈要想不内耗,就要做到“傻白甜”。

傻:不较劲,提高对孩子的容错率


以前,每当作业完成,我总督促儿子回顾一遍,让他列出不解之处与错误根源。

若分析不够深刻,便让他重写,直至我点头满意方休。

后来,我的严苛成了一把双刃剑,他非但没有更加细心,反而多了几分逃避与抗拒,母子之间的距离悄然拉远。

于是,我决定调整策略,对那些细枝末节的不完美选择忽视,转而鼓励他自我发现与改进。

当我不再吹毛求疵,他的剑拔弩张也减弱了许多。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妈妈要有“不较劲,提高对孩子的容错率”的觉悟,这意味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要放下过度追求完美的心态,以更宽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不足。

这种心态,如同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设了柔软的草地,让他们在跌倒时不会受伤,反而能更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表姐的女儿依依正处于青春期,变得有些叛逆,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质疑,包括与妈妈的交流。

她常常对妈妈的建议置之不理,有时甚至会用一些冷淡的话语回应。

表姐一开始也无法接受,以前依依可是个懂事又暖心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变了这么多?

后来表姐意识到,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寻求自我认同和独立性,而这往往会表现为对父母的反感和挑战。

于是,表姐不再过分强调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是更多地倾听女儿的想法和感受。

她发现,当自己真正放下身段,用心去听女儿说话的时候,女儿也变得更加愿意与她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一次,依依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回到家后,她并没有直接告诉妈妈,而是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房间里。

表姐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变化后,没有直接去问发生了什么,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

她拿了一本书,坐在女儿的身边,开始安静地阅读。

过了一会儿,依依似乎被妈妈的平静所感染,她主动开口向妈妈讲述了自己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表姐没有打断他,也没有给出过多的建议,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给予一些安慰和鼓励。

她告诉女儿,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和解决它们。

通过这次交流,依依真切感受到了妈妈的改变,妈妈不再用命令的口吻对她说话,而是给她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从那以后,她开始更加主动地与妈妈沟通,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而表姐也继续用更高的容错率对待女儿,用爱和耐心去陪伴女儿度过青春期。

与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往往只会让双方陷入无尽的疲惫与误解之中。

“傻”字本质上是希望妈妈们在原则性问题上坚守,而在那些非原则性的小事上,选择宽容与理解,这样才能他好、你好、全家好。


白:多尊重,给孩子留足成长空间

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仿佛一颗敏感的水晶球,任何不经意的触碰,都可能激起涟漪或裂痕。

我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也曾因过于直接地指责和苛求,遭遇了沟通的壁垒。

我开始调整策略,将“为什么还不去练琴,每次都拖拖拉拉!”地催促,转变为温柔地询问:

“儿子,你觉得今天的状态适合开始练琴,还是想做点别的放松一下?”

餐桌上,我主动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小成就与挑战,也倾听他关于朋友间的趣事和学校的点滴。

面对他偶尔的考试失利,我摒弃了以往的责备与失望,转而与他并肩作战,一起探讨错题背后的知识点,鼓励他从中汲取经验,而非沉溺于失败的情绪中。

渐渐地,儿子展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他会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对待作业也更加认真细致,连背诵课文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专注。

原来,理解与尊重,才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

在孩子的成长旅途中,父母是同行者,更是旁观者,父母最应该做的是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勇敢前行,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江苏南京有一个普通的家庭,李女士的儿子王浩对天文学充满热情,常常夜观星象,梦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面对孩子略显“非主流”的兴趣,李女士非但没有反对,反而主动为儿子购买了天文望远镜,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

在妈妈的支持下,王浩的天文知识日益丰富,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天文竞赛中获奖。

李女士表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力。”

孩子何其有幸,遇到尊重并全力支持自己的妈妈。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确实。

教育在于点燃火焰而非灌满瓶子;在于给予孩子探索的钥匙,而非填满答案的仓库。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留空间,多尊重、少干涉,就是为他们的心灵插上翅膀,助力他们在成长路上自由翱翔。


甜:嘴甜点,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依然记得电视剧《小欢喜》中那位有智慧的妈妈刘静。

她的儿子季杨杨热爱赛车,刘静并没有因为赛车被视为“不务正业”而阻止他,反而选择尊重并理解他的这一爱好。

她甚至主动带丈夫季胜利去赛车场,让丈夫亲身体验赛车的魅力,从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兴趣。

她会态度平和地与儿子沟通:

“杨杨,妈妈知道你对赛车有热情,这是你的梦想。但妈妈也希望你明白,学业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你既能追求梦想,又不耽误学习。”

她在支持儿子的同时,也让儿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当季杨杨在某方面取得进步或成就时,刘静会适时给出鼓励的话:

“杨杨,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真的很为你骄傲。

你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

当外人只看到季杨杨表面的冷漠和叛逆,刘静却发现了儿子冰冷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

在关键时刻,季杨杨总是能够挺身而出,为家人和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刘静的“甜言蜜语”让她能够更容易地走进季杨杨的内心世界,建立更加亲密和信任的母子关系。

所以,当季杨杨得知妈妈化疗会掉头发时,他毫不犹豫地剃了光头,只为让妈妈不感到孤单和落寞。

古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出的话语可以是一剂慰人心腹的良药,也可以是一把伤人于无形的尖刀。

妈妈的嘴若含蜜,说出的话语便是世间最美的魔法,能够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让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如花。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妈妈的好言好语比贬低、折损的话更有力量,更能让孩子做出改变,向好发展。

很喜欢一句话:

“铁一样的教育,最后落在孩子身上,都会跟水一样绵软无力。

柔一样的教育,最后落在孩子身上,都会跟铁一样刚劲有力。”

强硬的教育手段并不一定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

有智慧的妈妈,不妨试试“傻白甜”的3字锦囊妙计,以柔克刚,用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助力孩子们顺利度过危险的青春期。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躺平、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焦虑休学等问题;

想要深入沟通,可以预约妈心理心理咨询,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扫码添加老师👇
我会根据你的情况、要求和问题
给你提供最合适的方法



 写在最后 


妈心理从几千名厌学青少年的治疗案例中,独家研发出了一套提升学习动力、改善厌学的“53321心理养育”系统解决方案,带领家长朋友们开展了多期《打败厌学游戏 提升学习动力训练营》

专家团老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具体分析青春期青少年问题,告诉家长如何不打不骂,解决青春期孩子暴躁、厌学、不听话等问题。    

新的一期课程,不久后将会再次起航。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推荐阅读---


《“儿子诅咒我去死”,我才醒悟:走过的最大弯路,就是用错方法养出低能量的孩子……》

和18岁的儿子较劲了一年后,我选择了“缴械投降”,没想到……

14岁女儿抑郁自伤,被迫休学!我抱着“重新养育”的心态,终于唤醒她的能量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华内妈心理
专注于10-18岁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和厌学破解,通过对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动力1对1在线视频辅导,帮助学生唤醒自我装配学习动力;通过向家长提供破解孩子厌学症状的在线音视频课程,疗愈家长焦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