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对我说:“当我观修悲心时,怎么觉得自己变得更痛苦?勇气没怎么增加,反而是痛苦变得更多,因此,后来就不太敢再观修悲心了。”当然每个人观修悲心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悲心的本意是一致的,就是指看到了众生的苦,然后希望他能脱离这个痛苦跟苦因。真正得到解脱,而且具有很强烈的信心和勇气说:“我要帮助众生出离痛苦!”这才是真正的悲心。悲心不是说:“啊~好痛苦喔!哇~完蛋了!啊~我生病了!惨了!”这种灰心丧志的感觉,并不是悲心。过去的佛菩萨们不怕众生多、不怕时间长、不怕事情的困难,还是不断地利益众生,这是因为他们具有悲心,所以无所畏惧。悲心就是一种勇气,然而有些人可能是业力的关系,或是因为不了解如何正确地观修悲心,结果变得更痛苦,甚至很伤心、很沮丧。会变成这样,我想问题可能在于有些人观修悲心时,总是一下就想得太困难,而没有从简单的开始去想。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想太多太难的事,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话,只会造成痛苦,然后就会想要放弃观修悲心。所以观修悲心时,应该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这样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或过多的沮丧。当然有些情况比较复杂,但并非全部都是如此。例如一只被车撞到的小狗,身上到处都是伤,还有虫在咬着它的伤口,我们看到时可能心想:“虫子在咬这只狗,所以狗会痛苦,但是如果把虫拿掉,可能又会伤到那虫子。”过去无着菩萨不是有过类似的故事吗?他看到一只受伤的母狗身上都是虫,为了救那只狗,同时又不伤害到虫,于是他用舌头去舔,把虫子拿走。菩萨总会想到解决的方法,所以利益众生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时空,情况都会有所不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跟前面所说的一样难以解决,很多都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因此刚开始观修悲心的朋友,应该先从一些简单的众生痛苦着手,这样会很好。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