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文末参见更多【全球研究论坛】作为学术支持的【海上影展暨论坛】主理人(亦【全球研究论坛】学术委员)黎小锋导演相关作品及其他【全球电影·中国电影】相关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上影展暨论坛 ,作者海上影展暨论坛
SEE YOU IN SHANGHAI
DATE 2024.11.14 - 2024.11.16
海上诗歌之夜策划:
黎小锋,纪录片导演,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斑马诗歌电影节特邀展映
ZEBRA诗歌电影节
在语义的大海之上,多重媒介的相互作用能够极大拓展想象的边界,为诗歌的解读提供全新的方向。中国自古便有诗乐一体的概念,关于诗歌朗诵与音乐相结合的实践也在现代诗歌的舞台上屡见不鲜。而视觉影像与诗歌的结合,也早已在2018年的海上影展“当代诗影像”单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沿着往届海上影展的思考与成果,在今年的海上诗歌之夜中,我们预备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结合文字、声音、光影,探寻更深层的诗性。三部与诗歌有关的影像(超短片)将会在海上诗歌之夜的诗人朗诵环节穿插放映,期望能够给与会者带来多维度的诗歌体验。
ZEBRA诗歌电影节自2002年创办以来,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诗歌电影国际平台。该电影节为世界各地的诗人、电影制作者和节日策划人提供了一个创意交流、灵感碰撞和与观众互动的机会。通过竞赛、电影展映、诗歌朗读、回顾展、座谈会和儿童专场等丰富环节,全面展示了诗歌电影这一独特类型的多样风貌。
ZEBRA诗歌电影节由柏林诗歌之家(Haus für Poesie)主办,2025年6月5日至8日将在柏林诗歌节期间举行。该活动由柏林州参议院文化和社会凝聚力部资助,并得到歌德学院的大力支持。
展映片单
《泡》4分45秒
导演 | 唐诗雨
诗人 | 翟永明
影片简介:
改编自诗人翟永明的一首诗《渴望》:“我尽力拥抱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夜/把这一刻变成不可磨灭的记忆”。
影片荣誉:
德国第 8 届魏玛诗歌电影奖最佳动画、克罗地亚 Supertoon 国际动画和漫画节最佳学生动画片、美国洛杉矶动画节国际实验银奖、捷克共和国Anifilm学生竞赛特别奖、塞浦路斯动画项目金帽子奖。该作品入围了德国ZEBRA 诗歌电影节、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动画节、英国伦敦国际动画节、英国曼彻斯特动画节、波兰IFF Etiuda&Anima、美国Sweaty Eyeballs 动画节、西班牙ANIMAC - 加泰罗尼亚国际动画电影节、意大利IMAGINARIA - IAF 2023、丹麦VAF 维堡国际动画节等。
《夏夏》4分钟
导演、诗人 | 唐瑞鸿
影片简介:
这是一本记录夏日的秘密日记。“Summertime”收集了属于每个人独特味道的情绪并发酵成一个个小型宇宙,去享受极度炎热下的耳鸣,充斥着到达沸腾的能量,又终将伴着夏末那一抹绿意消逝无踪。整部影片在带着时间印记的胶片上进行直接动画,即兴的绘画痕迹通过放映和扫描被无限放大。
影片荣誉: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奖金奖,该作品先后入围了德国ZEBRA诗歌电影节、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纽约电影节、佛罗伦萨电影奖、新泽西电影节、悉尼电影节等多个重要国际电影赛事,摘得好莱坞金奖最佳动画电影奖、印度国际全球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等。
《花园之外》2分12秒
导演 | 孙逸阳
诗人 | 徐今今
影片简介:
被放逐的星星和沙丘,行星和身体。温柔、亲密、归属的话语,向诗歌的深呼吸敞开大门。
影片荣誉:
入围2022年德国ZEBRA诗歌电影节。
斑马诗歌电影节特邀展映策划 李靖
嘉宾简介
2024海上诗歌之夜
小海 XIAO HAI
“大地沉静得像我的心
灰色的天空烂醉在我怀中星星比我们起得更早
大雾也寻不着它们的踪迹”
小海,本名涂海燕,江苏海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等诗集,有英语和西班牙语诗集译本在美国和西班牙出版。另有随笔集、对话集、论文集等作品。
陈东东 CHEN DONGDONG
“唯一的改变是一成不变
街巷狭窄依旧,
来自天上的巨流依旧”
陈东东,1961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出版作品有《夏之书•解禁书》(2013)、《海神的一夜》(2018)、《流水》(2018)、《略多于悲哀:陈东东四十年诗选》(2023)等。
李德武 LI DEWU
“诗是使人从内裂变
将个体消弭于
无限旅途的张力和形式
让有限的我
归入更大时空的整体里”
李德武,诗人、评论家。1963年出生。出版诗集《窒息的钟》《李德武诗文集(上下)》哲学诗学随笔《挣脱时间的网》《在万米高空遇见庄子》《孤独者的潜行》《AI我们正失去这个世界吗?》评论集《气质·语言·风格:李德武诗画评论》,主编民刊《玩》。
季丹 JI DAN
“这样的雨
绝迹多年
它只能在我体内下了”
季丹,独立制片人,纪录电影导演。作品曾在NHK电视台播放,并参展国内首届云之南影展、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荷兰IDFA、日本山形电影节等。
丛峰 CONG FENG
“蓝色的章鱼
游动在合拢的幕布上
——舞台光线清冷
牢牢停靠在无色的年代”
丛峰,电影作者,写作者,摄影师,《电影作者》杂志编委。著有诗集《那里有一列我看不见的火车》《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谢谢我也这么认为》;主要电影作品包括《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地层1:来客》,《有毛的房间》,《地层2: 软流层》等。
朱春阳 ZHU CHUNYANG
“当诗歌成为这个世界上
最无用的东西,
我的写作
就成了最纯粹的自由”
诗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有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上海文学》《江南诗》《海燕》等刊物。
方旭东 FANG XUDONG
“自少至老
不算上阅读
他热爱两件事
看电影与登山”
方旭东,笔名西无,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现在大学教哲学。对诗的看法:语言到诗为止。
孙孟晋 SUN MENGJIN
“那片干裂的土地
像我的爱人
她永远在为我流浪”
孙孟晋,文艺评论家、资深影评人、诗人、作家。著有影评集《激情迷宫里的凝视》、诗集《举着刀叉的季节》等,先后担任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片人、艺术顾问。现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大学电影学院MFA业界导师。
曾是上海地下摇滚乐队主唱,现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评审。
李靖 LI JING
“我留起长发
是为了有朝一日
头颅被你们悬挂在城门上
不需要谎言编织的绳子”
李靖,安徽人,诗人,译者,学术吉普赛人,李贺策兰门下走狗,笨拙地使用语言,诚恳地一无所知。现旅居德国慕尼黑,在梦中回归中文。
王井 WANG JING
“乌拉玛
在他出生的第一夜
听见世界向他耳语
每个人
都必须建造自己的高台”
1997年生,上海人,写小说和诗。同济大学创意写作研究生。作品见《诗刊》《作家》《星星》《诗歌月刊》《上海诗人》等。
贾雨翔 JIA YUXIANG
“碎片溯流而下
映射生命的苦涩壮美
也映射着人类爱的辽阔”
贾雨翔,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同济大学设计学研究生。代表作品《山羊胡子》《珍贵的尘土》,偶尔也收纳一些无处安放的文字。
活动
海上影展暨论坛
2024年第九届海上影展暨论坛
本届海上影展暨论坛活动主办单位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题为“生态影像和行动的摄影机”,特别设立“学术论坛”、“生态纪录片展映”、“新锐纪录竞赛短片展映”、“海上诗歌之夜”等多个环节。
届时,欢迎校内外所有对非虚构影像艺术怀有热情的朋友前来参与。让我们一同探索影像的生命质感,共同探索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
承办单位
未来影像工作室
学术支持单位
《新闻大学》
《艺术广角》
全球研究 Global Studies Forum
法与交叉学科国际学会
斑马诗歌电影节
媒体支持平台
CEF实验影像中心
CathayPlay华语艺术电影
导筒Directube
凹凸镜 DOC
深焦
纪录公社
排版丨邓婷文、宋雨菲(2024海上影展暨论坛 志愿者)
相关阅读:
【全球研究论坛】学术支持丨海上影展暨论坛“学术展映”单元片单公布
【全球研究论坛】学术支持丨海上影展暨论坛“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征片开启
全球电影·中国纪录片专题|黎小锋、贾恺:《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访谈录》
全球电影·中国纪录片专题|黎小锋:对话“独立纪录片的灿烂一页”
全球电影·中国纪录片专题|不被看见的人: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
全球电影·中国电影|此地有崇山峻岭: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年度数据档案馆
跨界·苏七七札记|学者&影评人苏七七导演长片《长谈》创作笔记
全球电影·中国电影|苏七七《长谈》入围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全球电影·中国电影 |《长谈》导演苏七七、制片杨欣茹:影像、文字、生活,融汇于她们的水系
全球电影 中国声音| 哥大北大学者对话《脐带》导演乔思雪:象与思,电影-哲学作为一种可能
全球电影·中国电影|伦敦大学楊槃槃:文化交叉路口的《鐵扇公主》(线上讲座)
全球电影| UCLA许鞍华+白睿文对谈 & 许鞍华新作《诗》放映
全球艺术·全球电影·全球城市|艺术家纪录片《朱徳群》伦敦首映
全球文艺·上海纽约|用文艺与世界角斗:田浩江×毛尖对话《角斗场的〈图兰朵〉》
全球文艺·当代中国|魏美玲《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当代中国舞蹈文化》
全球文艺|千野拓政:我们走向何方?-从《三体》和《灌篮高手》说开去
全球文艺·纽约文艺|Accent Sisters---可穿戴艺术群展:而是为了赋予花意义(10.1-15)
全球文艺·全球电影|与虹影有约:从小说到电影(UCLA中国研究中心)
陆扬、张泰苏:从《碟中谍》与“芭本海默”看国际格局与美国的“左”与“右”
跨界·云中君札记|陆扬教授眼中的奥本海默、哥德尔、爱因斯坦与普林斯顿气质
转载编辑:蒋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