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有没有“承安宝货”铜钱,这块银锭出土,破解900年前的秘密

文化   2024-11-16 08:11   辽宁  

汉唐魏晋,两宋元明,不同时期的货币不仅是不一样的,它们有金银也有铜铁,有刀布也有纸币。而关于金朝的货币,不知道大家又了解多少?今天小编就给您说说金代的真假“承安宝货”,这也是在学界争论了百年的谜团,到底真相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金朝章宗皇帝时期,由于滥发交钞(金代的纸币),导致金朝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金史·食货三》就记载:“时交钞所出数多,民间成惯例者难于流转”,所以朝廷便发行了一种大额货币:“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遂改铸‘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五等,每两折钱两(千)贯(承安宝货是价格吓人的货币,一两就价值交钞两千贯)

因此,问题也就来了,史料中只提到了“承安宝货”四个字,但关于它的制造方式和外形特征,都皆无详细的记载,而在坊间却一直都流传着为数不少的“承安宝货”的铜板,其外形和中原地区的“孔方兄”(铜钱)一模一样,但是不符合史书 “承安宝货”为银制的记载!

因此,人们争论的焦点就是:这些铜制承安宝货是真是假。要知道,银制的“承安宝货”都只见史书的文字资料,而不见实物,对于这些不知其来源的承安宝货铜板,专家们难辨真假,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现,才让这“真假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1985年8月,黑龙江杨树乡的转子山迎来了丰收的时节,在村东方向的一处山坡上,村民们正在挖土豆,意外的翻出来一个“金属疙瘩”,洗干净泥土一看,竟然是一块银锭子,而且上面还写有文字,但村民也不识这是什么,但看起来像是一件文物,于是便将它交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经过专家们研究,没想到这竟然是个惊人的“大发现”。

这件银锭子就像肥皂一样,两头椭圆,中间束腰,长约4.8厘米,重约60克,而上面的铭文,经过专家的解读为“承安宝货一两半”,难道这就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金朝承安银制宝货?此消息一出,业内的专家纷纷表示质疑,但后来,也就是1981年,人民银行(黑龙江哈尔滨支行)又收兑了4块承安宝货(铭文为:承安宝货壹两半),它们互相比对,除了铭文上的差别,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因此,这5块承安宝货互相佐证,也确实符合史书的记载——真的有银制的承安宝货,真家伙出现了。

承安宝货确实无疑为银质,而青铜铸造的承安宝货则就有问题了,正如一位专搞古钱币收藏的戴先生所言:“金‘承安宝货’系银质货币,凡铜铸者均是伪作。”另外,小编也觉得形如“孔方兄”的承安宝货有点说不通。

因为,“孔方兄”的铜板是中原地区的主要货币造型,而当时的金朝和宋朝是敌对势力,可以说是“两个国家”,因此,金朝又怎么会模仿当时宋朝盛行的货币形式呢?而目前在坊间流传的承安宝货铜板,小编推测也有可能是金朝灭亡之后,后世有“好事者”去仿古,从而制造出了一些所谓的承安宝货铜板,但是在金朝时期肯定是没有的。

目前,这件“承安宝货’银币就存放在黑龙江博物馆,对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去亲自感受一下,它身上自带的神秘气息。

所以,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文物对于历史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即便是有翔实的史料记载,但如果缺乏实物的佐证,也还是会引起争议,还是那句话,有实物才有真相……


历史解密坊
历史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改变我们生活。让历史的营养,滋润我们心灵;让历史的得失,匡正我们的脚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