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解剖及Rathke囊肿影像诊断与鉴别

健康   2024-09-07 03:13   广东  


 


Rathke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的囊肿性疾病,而非真性肿瘤。其为垂体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好发于垂体腺垂体、神经垂体之间,其次为垂体上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但多见于成年人,临床多无症状,部分因出血或压迫等可有相应症状。


Rathke囊肿内部可以为清亮的液体,也可以含有蛋白、细胞碎屑、胆固醇、含铁血黄素等物质。




影像表现:

1、CT多表现为垂体窝内边缘清晰的类圆形低密度影,偶尔可以表现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

2、MR信号多样,取决于囊内蛋白和胆固醇含量,T1WI50%为高信号、50%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70%为高信号、30%为等信号或低信号,DWI、FLAIR可表现为高信号。

密度及信号对于Rathke囊肿的诊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病变的位置:垂体前后叶间、垂体上部!增强扫描无强化!


上图,垂体窝内T1WI高、T2WI低信号,病灶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增强扫描无强化。



点击可查看大图。上图,垂体内类圆形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前缘可见受压垂体强化。


上图,垂体偏上部T1WI低、T2WI高信号,病灶大部分位于鞍上,增强扫描无强化。这个部位是Rathke囊肿第二好发的部位。


那么,如何与空泡蝶鞍鉴别?



当Rathke囊肿与水的信号类似时,应与空泡蝶鞍鉴别。

1、与垂体前后叶之间的Rathke囊肿鉴别:空泡蝶鞍是从上面往下压下来的,垂体受压贴在鞍底,有时甚至看不到,垂体前后叶之间的Rathke囊肿往前推压腺垂体、往后推压神经垂体。

2、与垂体上部的Rathke囊肿鉴别:上部的Rathke囊肿常压迫垂体柄,垂体受压呈锚状,空泡蝶鞍的垂体柄是在中间的,周围是脑脊液包绕。

3、空蝶鞍常导致蝶鞍扩大,而Rathke囊肿多不会。


上图,空泡蝶鞍。橘色箭头示垂体柄无移位,周围环绕脑脊液,分别在T1WI、T2WI上呈“白靶征”“黑靶征”,红色箭头示垂体柄居中,蓝色箭头示垂体受压贴于鞍底。


垂体上部T1WI等及T2WI等信号、其内可见T2WI低信号,呈“囊中囊”,垂体受压于鞍底,增强扫描无强化。

囊中囊是Rathke囊肿比较典型的征象。


垂体上部T1WI及T2WI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垂体、垂体柄受压向下方及后方异位。

如何与垂体瘤囊变鉴别?


较大的Rathke如何与垂体瘤囊变鉴别?垂体瘤完全均匀囊变少见,多为偏心性囊变,可见液液平面、分层及囊内分隔等,其次其囊变周围的壁应环形强化,而R囊边缘强化的为受压的正常垂体组织,其多往一侧受压,其余边缘无正常的垂体强化,从而形成非环形强化。



上图,垂体瘤囊变,可见囊变周围环形强化的囊壁。


上图第一排,垂体瘤囊变,边缘可见环形强化的囊壁。上图第二排,Rathke囊肿,垂体受压下移,上缘无强化的囊壁及垂体。


上图,Rathke囊肿,注意边缘薄环状强化的硬脑膜,而非垂体瘤囊变的囊壁,亦非正常垂体组织。


上图,垂体窝内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呈明显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Rathke囊肿信号多变,信号高低决定于囊内蛋白、胆固醇结晶及出血的含量。


小结:

1、Rathke囊肿为垂体最常见的病变之一。

2、Rathke囊肿最常见于垂体前后叶之间,其次为垂体上部。

3、Rathke囊肿MR信号多变,信号决定于囊内蛋白、胆固醇结晶及含铁血黄素的成分多少。

4、Rathke囊肿的诊断,MR信号并不重要,主要看其是否位于常见的发病部位,以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

5、需要与垂体瘤囊变、空泡蝶鞍等鉴别,仔细观察病变周围组织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对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来源:影像汇  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颈医学影像联盟病例集


头颈影像解剖汇总!


神经影像解剖汇总!


鼻咽部、鼻窦影像病例汇总


颅底颞部(耳)影像病例汇总!


眼部影像病例汇总!


口腔、颌面影像病例汇总!


甲状腺、涎腺、泪腺等腺体影像病例汇总!


颈部影像病例汇总


咽喉部影像病例汇总


脑血管影像病例汇总!


神经系统病例汇总!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艾泽拉斯丶影像笔记
放射医学副主任医师,记录、分享工作中的影像典型病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