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爱登堡
相互作用与共同进化
热带雨林的凤梨科植物通过紧凑的叶片根部形成的“蓄水池”储存水分,从而可以脱离土壤,依附在更高的树枝上享受阳光。这片小水池为昆虫和小型蛙类提供庇护所,他们的排泄物反过来又成为植物的营养来源。
早期的裸子植物需要产生海量花粉 ,靠风力传播才能以一定概率附着到其他同类植株上,虽然可行,但却低效。后来,被子植物出现,进化出了更加高效的授粉方式,即通过花朵,而这种策略可行的前提条件是昆虫的出现。不同的花朵为特定的授粉者提供定制服务,在减少花粉生成的同时提高授粉成功的概率,动物植物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植物有了不同颜色,形态的花朵,昆虫有了不同大小,形状的口器,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万千世界。
比起动物,人们常常认为植物是静止的,被动的。但如果将时间加速,会发现植物的运动也异常惊人,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逆来顺受。植物之间竞争着土壤,水分,光线和空间,但又不仅是竞争关系。动植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链条,不仅是动物吃植物,也有植物吃动物,比如猪笼草和茅膏菜。加上真菌,生物之间在几千万年时间里进化出无比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成就了物种的大繁荣。
之前跟朋友聊天,谈到我们身边的人其实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家经受着差不多的教育,干着差不多的工作,追求着差不多的财富和地位,其实挺无趣的。自然界如果失去了多样性,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多半会走向衰亡。同样,社会如果失去了多样性,创造出大量的同质的城市和同质的人,也绝不会有所谓的繁华。
生成式设计的启发
植物解决同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最终都回归到了最本质的需求——生存和繁衍。
花朵的进化并非为了取悦人类的眼睛,而是为了吸引昆虫授粉。昆虫能比人类看到更短波长的光,比如紫外线。在这样的视觉之下,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朵都会被抽象成一个靶子,花瓣的纹路指向靶心,那里是带着荧光的花粉所在之处,如果昆虫眼睛不好,那还可以通过气味补足。基于这样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授粉对象,可以演化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开花的植物。
在沙漠的极端环境中,叶子需要回应的核心需求是减少蒸发,但不同植物应对此需求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的退化成了针形,有的附着了厚厚的蜡质,有的生成了覆盖表面的绒毛,把空气循环限制在茎表范围之内,有的甚至将大部分叶子藏在地下,并通过顶端的小镜将光线折射到更深的组织中,有的可以在旱季脱水,雨季复苏,通过改变自己的表面积大小来适应环境。
茎的核心需求是储存水分,它们常常更加粗壮。一定体积之下,球状的表面积最小,所以相当一部分热带植物发展成了球形。但储存的水会带来饥渴的沙漠动物的觊觎,针形的叶子只能对部分植物起到保护作用,那些没有针叶的植物有的会进化出跟周围石头差不多的颜色,有的则会在体内水分中加入强烈的化学物质,使掠食者中毒或者致幻。真的是令人惊叹不已。
我回忆起以前上过的很多设计课,大部分人的设计作品远远没有触及到设计的本质,甚至都没有弄清楚核心需求是什么,只是看起来很花哨而已。比起那种强行炫技的作品,我更喜欢有逻辑,有策略的演化过程。要想真的理解设计,还是得从自然中去学,这也是植物让我非常着迷的地方。
新挑战与新希望
最近要搬家,上周给我养了许久的花草找了一个很好的新家。如今阳台上变得空荡荡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植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丽,它们更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的基础。人类不应该离开植物而生活,田园城市也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梦想。我想在现行房地产开发模式彻底崩溃之后,我们会有新的办法,也会有新的家园,我希望那是一个绿色的天堂,就像沙丘中保罗给弗雷曼人描绘的Green Paradise一样。
ps:大卫.爱登堡现在是我男神,暂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