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绝大多数的塔楼老房子,将来甚至卖不过老破小。

文摘   2024-10-31 08:57   上海  

网络上关于上海老破小产品的N宗罪议论,想必大家已听到耳起茧

各类营销号的内容,无非劝房东们看清现实,割肉抛老破小,实则诱导大家换别的房子。

为什么少有房产机构探讨塔楼产品去留?

因为步梯房产品占到上海存量房的60%+,房东群体甚大,置换需求众多。

而塔楼房子只占8%,板塔结合更可怜,只有2‰ ... 受众小,没流量,激不起风浪。

但这也不妨碍望眼市中心区域,塔楼房子多如牛毛这一事实。

10月至今,团队十分忙碌,从信任的粉丝房东们处得来委托代理的房子,出售去化速度很块,共计6套(其中4套老破小,2套次新房),

每次遇到利好政策,老破小流通效率之高,真不像网上键盘侠说的那么差。

连世博潍坊板块,入口挨马路(入梯门不开在小区内),灶台也不屋内,需要两家邻居在走廊合用厨房空间的破房子,我们都替房东用户博了个还行价格...

即便10月政带动的市场绪波动显著,然而我们手头有那么几套房子,别说是出价了,连个客户带看的影子,都没有,对信任的房东难以交代。

结果一翻看,清一色全是老塔楼。

所以,我要对在座各位忠实读者冷静且残酷地表达一嘴:

你们是房东也好(无关你们到底有没有置换计划),是准买家也罢,老塔楼产品,能出尽出,能不买就不买,尽量避开。上海多数的老龄塔楼,房价下坡路已是定数,甚至价格稳定性,还不如同区域的老破小。

00.

上海塔楼房屋的昨日今天

都说上海的塔楼住宅是从香港引进的,但香港百姓住塔楼的习惯,一样也从国外引进。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高层电梯房,都叫「アパート」,读作 “阿帕哆”,其实是apartment的外来语,公寓即塔楼。

欧美国家,近年上市的高层住宅公寓,也依然有塔楼产品的身影。

(英国伦敦新住宅项目-white city,围合式结构)

为什么只有中国塔楼住宅面临淘汰呢?

上海的老塔楼,多建于90年代初,以公家单位福利分配方式占多,

小时候,我跟父母住老破小,去同学家串门,但凡能住上塔楼小区的,背景非富即贵。

2000年左右,开发商对塔楼的改良设计,到了癫狂的地步。

品字形,碟式,风车形,瘦塔,点塔,连塔年,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但不论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是一个 “塔” ,其结构核心布局,就是中间一个核心筒,装配电梯和楼梯,然后围绕电梯井一圈,作房屋分割。

这种单位面积内,可容纳更多单元的类似建筑,日常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办公写字楼🤣

90年代,人均居住面积仅6~7平,所以塔楼产品的历史使命就是解决旧时代的住宅改善需求,分流老破小的压力

即把市区内,小片零散土地,利用起来,见缝插针式地建起高层电梯住宅楼,并且还不失高档时髦(那时人们普遍没享受过电梯入户)。

可为什么国内住宅产品,最终都集体改朝换代为板房了呢
01.

中国老百姓的居住习惯,与塔楼相冲

塔楼与板楼住宅相比最大的差异劣势,

就是采光和通风性。

塔楼户型多妖,几乎做不到彻底南北通透,

而通风需求的根源,并非仅为了夏天不开空调也能凉快,

说到底,其实是中国大妈们的刚需。

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除了主食米饭,菜式多以爆炒为主,油烟重,更需要散味,

国外则压根没这个问题。

留过学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都懂,家里当惯了妈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去国外读书,发现中国留学生全是香饽饽,被逼着当整个寝室的厨子,

因为歪果仁人人说自己厨艺出色,纯大忽悠,到头来只会拌个沙拉土豆泥开个罐头,尝过中国人做的菜,都得哭着下跪。

所以大家去国外旅游,住进民宿/Motel,看到的都是开放式厨房/西厨,都没燃气灶,只有电磁炉,

日本也是一样,人民饮食习惯清淡,都市居住紧凑,所以日式风格装修,厨房一样不作隔断,也不多考虑屋内排风问题。

即便如今现代家用电器技术更新迭代,物理排风水平已经很高,但中国人骨子里,似乎就是更青睐利用大自然灌风的方式,来排除屋内浊气。

再说回采光难题,
国外的塔楼住宅,几乎都是四四方方的造型,唯有中国人造的塔楼,造型迥异,想让每家每户蹭点阳光,但又极其别扭
可是太阳公公是百分百公平的,
从日出到日落,能照进房屋的阳光和对应时间,一共就那么多。
哪怕塔楼把户型朝向,切分出270度,每套房屋享受的日照资源,也一样均摊

所以,通常塔楼建筑整层中,除了最南侧彻底朝南的几套房子之外,其余户型,南向阳台和窗户不是偏西就是偏东,望出去要么是丑陋的外墙,要么是别家的窗户,暂不谈私密性,平均日照时间完全指望不上。
可是塔楼本身的购房主力人群,是老年人(买不动次新房,也不想爬老破小步梯)
老年人既购买力不强,人群不多,还对阳光日照还有病态般的执着。
几层矛盾下,塔楼住宅内,基本只有朝向正南的,或能做到南北通透,采光不差的边套中高区户型,具备一定的流通性。

这部分房子的占比,只占塔楼内整体房屋的1/8~1/10左右。。。

02.

塔楼无小区环境,维护极难,拆又拆不动

年初,实地接触过一位静安的房东,小区共计一栋楼,房子位于三楼,采光被前排户型挡严严实实,只有下午2点后才有机会见太阳,我们接触评估后,表达了对定价的悲观。
对方称:「如果预期价格如此,我们索性不卖了,房子地段那么好,等等看拆迁」
听罢,我和小伙伴不再发言,快速撤走。
像这种占地面积只有2000来平,建筑面积却过万平,容积率高达5.0的弹丸之地,ZF会有什么理由去拆它??

2000平的土地净面积,连做一个板楼小区的绿化带都够呛,
花费同样十几亿的拆迁安置金,却足够把旁边整个街区的老破矮平房,连根拔掉了,ZF哪来动力拆塔楼?
即便有城市面貌更新任务,且对塔楼处理起来头疼,我见过当地ZF最良心的举措,就是主动出资,对本行政区内塔楼建筑,做外立面刷新改造(塔楼内部则放弃不翻修,纯面子工程)。
为什么我断定一定是政府主动补贴?
因为随便拉几个塔楼小区数据,住户人数都少得可怜,物业费1块出头,共计几百户作为一个小区单位,一年物业费才收10万20万,只够雇保安+保洁,和提供一些简单的物业服务,怎么可能抽钱修缮?

要让住户自主掏钱修缮,就更加不可能了,塔楼住户老人多,也抠嗦,亲戚家,3梯12户人家,其中一步电梯,已年久失修关停多年,压根没有重开的意思。

03.

塔楼房子卖房究竟该如何处置

以上讲的都是塔楼弊端,但是很少有人正面回答关于塔楼类住宅,具体应该怎么优化出售动作的问题...

塔楼年轻人客群不足怎么办?
有人提出解决方案,是重新装修房子,增加流动性
近期我确实发现一些装修代售公司,发送营销内容,明显盯上塔楼业主下套,定点做宣传,他们之前也收了不少塔楼房子,占比不小。
的确,漂亮的装修属性,可以把塔楼的客群,从老人,拓展到轻群体,但刚才我所说的一切房子弊端,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把他遮掩起来而已。
而且装修的成本代价也十分大,
好比十八线没文化靠的小网红,想靠整容,傍上黄晓明当老公。

如果不在意先行投入几十万整容钱,且有傍不上的风险,同时不care花这个钱是否能值回来的话,那是随大家自愿的。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认为售卖塔楼售,最靠谱的思路,就是挖掘房屋本身仅存为数不多的优势,且精准地去定位买家。
毕竟,塔楼最大的优势,就是电梯,以及相对方便的市区资源和地理位置,
那么他的重点客群,一定是看中这些附属资源的人,
比如想要换电梯房的,肯定是定居周边,熟悉地段,且不堪忍受爬楼梯的老人养老购房需求,
比如面积较大(超过100平),一定就是有刚需改善需求,比如三代同堂,但预算也搭不上板楼的家庭,
又比如我经常遇见一些购房客户,可能会因为离医院步行距离近,带学区等条件,自然而然筛选到塔楼上来。
从这些画像中,结合自己家的产品力,和实际周边的竞争,其实很多优化卖房的动作,经人指点和思考,是不难发现的。
需要获得进一步帮助的用户们,欢迎详聊。

(以上内容涉及概念为本公众号原创,如在他处出现,皆属于二次加工)

内容编辑:苏苏房东说 - 2024/10/31


-卖房及置换咨询服务:2999元(包含后续置换咨询)
-卖房委托代理:1%房屋成交价(卖房5万元起步)
-详见↓

苏苏房东说
上海代理卖房领头者,定制化买房交易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