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通
社
说
秋天到来,位于成都玉林的小饭桌已经运行了半年,这六个月的实践俨然让厨娘、饭搭子、农友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有默契。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来说,除了计划之中的改变,也颇多意料之外的收获,比如友谊,比如全新的生活节奏,比如层出不穷的烹饪新创意,不一而足——这一切,都是小饭桌“生长”到如今结下的甜美果实。
可“逆龄”的小饭桌
街边小贩开始卖青皮橘子的时候,想起之前在电梯里看到的蟹券广告,下意识四处嗅闻桂花香,无果,可能天气还是太热,但我还是在心里把季节时钟拨到“秋”这一格,开始思考该如何利用秋冬季节为小饭桌的饭搭子们进补。
苦夏难度,艰难地度。今年成都的热天格外长,每个人都在暴汗淋漓的户外和空调制冷的室内来回切换,身体频繁应变,要耗散不少真气,但可能是经过小半年的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饭搭子们能每天准时来打饭,说明身体都还不错,没有像往年一样遇到换季就状况频出。
这种成就感,令厨娘心情愉快,觉得很有必要乘胜追击,好好利用“金九银十”为大家储备过冬能量。
至于厨娘自己,每天精力都充沛得不得了,功劳都归小饭桌。
春天来的时候,我制定了一个“逆龄计划”,希望通过运动、饮食、作息的全方位调整来修复身心,也尽量减缓老年病到来的脚步,毕竟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年岁是不饶人的。
如果希望到老年时还能思维清晰和行动自如,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加强运动,规律作息,饮食均衡。
办起小饭桌之后,饭搭子们过上了农友地里有什么就跟着吃什么的日子。差不多180天过去,效果非常明显,每次站在厨房里劳动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并因为友爱而生出欢乐。
不止一次,我想向世界宣告小饭桌到底有多好:根据冰箱和粮仓的储备,构思主食和菜品的搭配,是非常好的头脑体操;洗菜、切菜、配菜、炒菜的每个环节,都能锻炼手、眼、脑、心的协调。
秋天
小饭桌结出友谊的果实
这样变着花样和费尽心思的自我训练,最明显的产出,除了做出来的饭营养、好吃、好看,还有饭搭子们来打饭时的反馈——每次她们都会对我表示感谢,有时候还对我进行各种花式夸夸,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饭搭子们给出的反馈,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滋补。
回想办小饭桌这半年,我们遇到过好多好多问题,都一路团结互助地走过来了:
厨娘租住的房子的水管出了问题,有一段时间不能用水,邻近的饭搭子就发来邀请,把厨娘连人带上锅子和食材都搬去她的家,建起一个小饭桌临时据点。小饭桌的临时据点有一口蒸锅,那段日子,我们就吃了很多蒸菜和拌菜,心心念念的粉蒸排骨,也终于排上了日程。
●连人带锅和食材一起搬去“小饭桌临时据点”。
有一次,在农友胡雪梅的蔬菜包里收到了苤蓝,啊,这是被我遗忘已久(一直以来刻意回避)的蔬菜,但既然已经收到了,想着饭搭子们可能并没有吃过,还是默默地把苤蓝切成细丝和肉丝一起炒了,起锅之前撒上青蒜苗——在做这道菜的过程中,我面对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也努力去思考从过去的生活中学到了什么。
农友夏天发来的蔬菜,叶菜和瓜类居多,遇到那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清理的蔬菜,厨娘也想过替代方案:要么给农友备注不要再发这样的菜,要么减轻难度不要做得那样精细。但每次都会转念一想:何不趁此机会加强锻炼,以防罹患老年痴呆症?这就是有饭搭子的好处,如果没有她们,我是断不会如此要求自己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彼此间的默契日渐增长。大家拿来备用饭盒存放在我这里,这样方便我在饭菜出锅之后直接完成分餐,如果有人不能准时,我就把分好装盒的饭菜放进冰箱,等她们方便的时候再来取。这不仅减少了前后陆续打饭对我进餐的打扰,也大大节约了我处理后续工作的时间。
●分好装盒的饭菜。
无论何种原因,只要成为了“最后一个”来打饭的人,都会自觉洗锅和清理灶台。
不知不觉间,小饭桌已经因为彼此的共同参与,成为了各自生活的重要支撑点,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遇到麻烦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问题之后在群里得到正向反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心理保健。
因为饭搭子们都是自由职业,加入小饭桌之前的生活都比较随心所欲,基本没什么规律,来我这里“跟吃”,各自的一日安排都要以打饭时间为参考坐标。渐渐地,每个人的生活都开始进入有条不紊和相对规律的轨道,不仅增强了人对生活的掌控力,也让身体和环境、他人产生密切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新的节律。
这个月新加入了一个饭搭子叫小高,她热爱音乐,也兼职做歌手,第一次来打饭之后应我的要求创作了《小饭桌之歌》:“小饭桌,小饭桌,我有一个小饭桌”。她还在朋友圈晒出“夏老师做的漂亮饭”,欢天喜地地向全世界宣告:“玉林片区准时吃饭的健康小孩又多了一个!”
秋季进补菜单上新
秋冬进补,首先调整主食结构。
眉山农友陈英家的新米已经打出来了,胚芽清晰可见,我赶紧跟她定了20斤,又新采购了一批红薯、花生、板栗、南瓜囤着。每次煮饭的时候,减少谷物的用量,增加豆类、种子、红薯或南瓜的比重,又趁成都生活市集摆摊的时候买一些莲藕,准备炖汤。
●在生活市集买到今年秋天第一根莲藕。
最近一次收到的胡雪梅的蔬菜包里,有几根用纸包着的胡萝卜和两颗洋葱。果然,万物有时之中,植物最为准时。
暑热天,炽烈的阳光令人避之不及,但根茎类植物却在太阳底下尽力伸展叶子以期获取更多的太阳能量,帮助自己的“果实”在地下默默生长。等到天渐渐凉了,人和其他动物又通过吃这些根茎类食物来获取能量,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谢谢所有长有可食用根茎的植物。
为了表示对洋葱和胡萝卜的尊重,收到蔬菜包的第二天我就去晨跑,跑去菜市头上的蔬菜店,赶在那些早起的“银发宝贝”到来之前,买两块“有奶皮的老豆腐”回来烧。
●“玉林一绝”蔬菜店里趁早才能买到的“有奶皮的老豆腐”。
那个老豆腐,很受欢迎,每天只卖一板,先来先得,售完即止。表面看着有点发黄、发灰,拿在手里很有弹性,烧好之后香气四溢,浓浓的豆脂在唇齿和鼻腔之间来回打转。上次碰到买来,烧过一次之后我心里就惦记着了,计划着等到秋凉,我们这“全女班”的小饭桌一定要多吃豆腐。
这个卖老豆腐的店,简直是“玉林一绝”。老板每天早上五点把蔬菜水果从龙泉山上拉下来,过了七点,门口就会挤满大爷大妈。不超过上午十点半,当天的菜品就能卖完收摊,老板锁门走人,把自家位于黄金口岸的店面门口都留给相邻的水果店尽情使用。
●大早就挤满人的蔬菜店。
不过,由于店家爱找理由休息,逢年过节也要跟着放几天假。以至于我每次临时想去买点要用的蔬菜或新鲜水果,店铺有可能不开门。失望之余先是羡慕老板会生活,随后又暗自庆幸小饭桌的基本菜蔬有农友持续稳定地直接供应。
这次去生活市集赶集,我专门买了一包陈二娃炒的酸菜鱼调料,想等下次买回“奶皮老豆腐”,烧一锅“吃起来像鱼”的豆腐给饭搭子们尝尝。到时候,汤可以多一点,再加一些芹菜在里面,一定是极受欢迎的。
●“吃起来像鱼”的豆腐
全女班的秋季进补,除了调整主食,多吃植物的根茎和烧豆腐之外,我还常做汤和羹来帮助消化和吸收,以便储存能量度过漫长寒冬。
这段时间是秋葵和丝瓜的丰产期,我用丝瓜、秋葵加打散的鸡蛋一起炒过溜溜滑蛋,也把虾仁剪成小颗粒,倒入将要炒好的丝瓜和秋葵里,加少许水煮成一盆滑滑虾羹,用来拌杂粮米饭,实在美味。
●秋葵丝瓜虾羹配杂粮米饭,一顿可以吃到十种食物。
秋葵和丝瓜都是做羹的上佳食材,两者都有黏黏滑滑的汁,尤其丝瓜汁,民间有称“美人水”,特别适合女性食用。趁丝瓜和秋葵还没有过季,我赶紧向宁夏的牧羊人朋友下单购入一些羊肉,等收到了羊肉就剁成肉糜,和蔬菜一起煮成浓汤,应该会很美味,而且很好消化。
●黏黏滑滑的秋葵和丝瓜是初秋最佳。
《厨房里的哲学家》作者,那位法国大革命时期在贝莱担任市长的小提琴手,在流亡多年后回到祖国开始创作。开篇的第一条格言是“宇宙因生命的存在才显得有意义,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吸收营养。”在《论消化》这一篇中,他还分享了一句谚语:“人活着不靠吃而靠消化。我们必须消化才能生存。不管是穷是富,是牧羊人还是国王,在这铁定的规律面前都是一律平等的。”
消化,应该成为人们为进食做选择或者为他人准备食物时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我要祝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消化好,吸收好,身体好,心情好。
- 这是食通社第 647 篇原创 -
食通社
作者
夏莉莉
本名侯新渠,热爱大自然和儿童的写作者。爱做饭,关心人与食物的关系。曾创办夏寂书苑(都江堰)和乐毛家乡土自然学校(蒲江明月村),目前围绕“都市更新中的社区营造和自然教育”的主题,在成都玉林进行研究与教学实践。
图片:如无注明,均由作者提供
编辑:徐悠优
版式:白白白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
▼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
点击关键词,进入更多文章合集
种子|农技|政策|发酵|营养|水果|渔业|外卖|活动|招聘|菜市场|畜牧业|食日谈|分享会|读书会|丰年庆|小农故事|气候变化|乡村发展|合作经济|都市农耕|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疫情与食物|虚假解决方案|生态农业实习计划
北京|河北|上海|广东|广西|云南|河南|四川|江西|新疆|陕西|香港|重庆|浙江|江苏|贵州|台湾|内蒙古|菲律宾|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泰国|瑞典|日本
「点赞」「转发」「在看」「留言」
▼ 扩散美味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