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彼世尊、 阿拉汉 、正自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问31:禅修者必须辨识未来世直到证悟阿拉汉道与般涅槃之时。在这中间的未来世里,他的修行情况是已经确定的还是仍然会改变的呢?
答31:《阿毗达摩》有七部书,其中一部名为《双》。在该论中佛陀说到有两种最后有者,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所谓真正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已证悟阿拉汉果的人,如:沙利子尊者、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等。他们确实已经在当生证悟阿拉汉,不会再改变。
而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有名的未生怨王。他是宾比萨拉王的儿子,有足够的巴拉密,能在听闻《沙门果经》之后证悟入流道果。然而,因为他杀害了父亲,造下了极重的恶业,使他无法证悟入流道果。这种人称为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拉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我们现在需要辨识未来的情况。为什么呢?乃是为了厌离未来世的名色,这是厌离随观智。
如果这种观智成熟,禅修者能在今生证悟阿拉汉道果。如果这种观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来某一生才证悟阿拉汉道果,那么情况也许还会改变,就像未生怨王的例子。
问32:既然世俗谛以概念法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
答32: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有时也称为身见(萨迦耶见)。这种我论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即无法获得名色限定智,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
名色限定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习成功,则无法修习真正的观禅,不修习观禅则无法证悟涅槃,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身见。
但是,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讲解止禅方法,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戒律(sila)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他有情。”
佛陀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他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库,请到这里来。”再者,地遍似相、入出息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
如果想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为止禅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那。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一切都是名色法,这是究竟谛(胜义谛)。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
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佛陀对一切有情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单靠世俗谛不能证悟涅槃,如果想证悟涅槃,你还必须了知究竟谛。你应透视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然后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使禅修者证悟涅槃。所以佛陀教导究竟谛与世俗谛两者。
问 20:结生心一生起时就有了生命,那时的名色是什么情况?是否也有性根十法聚、身十法聚等色聚?
答 20:你想知道吗?如果想知道,请实际地修行体验。当你修习到缘起法时,就能照见那时有多少色法,多少名法。
根据《阿毗达摩论》,结生时有三十种色法。对于智相应喜俱投生的人则有三十四个名法。三十种色法存在于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及心色十法聚之中。在这三种色聚当中都含有命根(色命根)。在三十四个名法之中也有命根(名命根)。由于色命根和名命根都已具备,所以我们称它为生命。
问 21: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习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答 21:修行方法有两种:止禅与观禅。止禅属于善行种子,观禅则属于智慧种子。但是有时观禅也算是善行种子,例如:如果修习观禅的业在临命终时成熟,那么它将造成新的结生心。此时观禅可称为善行种子。
愿国泰民安!
愿正法久住!
愿一切众生安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