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必备: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文化   2024-11-02 19:00   浙江  
注:文章PDF打印版在文末

你最喜欢的《人民日报》金句

1.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聚焦什么、解决什么,才是真正解民忧、暖民心。

2.行政执法看似涉及群众“身边事”,却关乎文明与法律的界限、关系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的形成。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关键词:行政执法;法治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同基层和百姓联系最紧密,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要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一段,中心论点段。自从国考进一步细化分类有了行政执法类之后,常常会收到同学们的留言,想要多学习一些行政执法申论的知识。大家的留言我都看到了,也一直惦记着,今天就再为带着大家一起学一篇非常优秀的行政执法申论范文,当然这些内容在其他申论卷子里也可能遇到,是大家都需要学习的。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你考哪类卷,也无论你是考哪个省,在接下来的申论考试里,一定要关注公文题,随着考试命题日益成熟,本着按照实际工作需要选人用人的标准,今后的考试中公文题的比重会越来越重。很多同学都知道,我出过一门公文课,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小题和大作文上,对公文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如果你公文题还没有真正写过,那一定要高度重视,分点时间给公文。还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考行政执法卷的同学,一定不要放松对大作文的学习,行政执法卷考得年头短,还没有行成明显的命题规律,一方面大作文还是有考察可能的,另一方面学习大作文对你整个申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值得花点时间。

提醒的话说完了,我们来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人民日报原文的第一段不太符合申论要求,这一段是我大幅修改过的,是一个标准的申论开头。整段三句话三个层次,第一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这一句强调了“法治”,也是我们要论述的“行政执法”的背景。第二句“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同基层和百姓联系最紧密,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这一句则写的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性。第三句“要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将行政执法落脚到群众法治获得感上,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一段的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提出背景+强调重要性+中心论点(落脚获得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记忆,很多主题的文章都可以用到这个写作结构。一般的写法是:先写一下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我们所写的主题上一个层次,比如写行政执法,上一个层次就是法治建设,比如写乡村文化,上一个层次就是乡村振兴,那如果写“村村通”,上一个层次肯定也是乡村振兴,那如果本身写的是乡村振兴,那上一个层次是什么呢?那我们就可以写共同富裕了。写完背景,接下来为什么要写“重要性”呢?我们可以试着想想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考试为什么要考这个主题?那肯定是因为它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很重要。那放在工作、生活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只要是想讲一个问题,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我要论述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对方才会重视,论述才会更有力度,也符合人们一般的思维习惯。所以,写完背景就可以写写重要性。而在“重要性”之后,就该写中心论点了,既然这件事儿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应当想方设法做好,做好了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这个逻辑大家肯定都能理解。好了,今天这个开头段我分析得有点长,实在是因为它很典型,因为写作逻辑的背后,其实是思考的逻辑,我们只要能做到心里想明白,就不用去死记硬背。很多同学都没有机关工作经验,平时光看文章可能想不到这些,用大白话把里面的逻辑说明白,这就是我每天更新的重要作用之一。】

行政执法要“有力度”,让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从城市管理到劳动权益保障,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守护“绿水青山”,在这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里,如果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对此,执法监管既要重拳出击,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也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让铤而走险者没有空子可以钻。/ 针对近年来网上出现的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新“套路”,落实严格执法就要聚焦数字时代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让相关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分论点一,行政执法要“有力度”,让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执法要有力度,这话大家都熟悉,但什么是有力度?这一段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答案,有力度就是要“严格执法”。具体要怎么严格呢?注意我在文中的划线部分,一方面是要“重拳出击,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另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让铤而走险者没有空子可以钻”,也就是既要迅速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又要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接下来,作者从三个层次来论述行政执法“有力度”,第一个层次通过城市管理、劳动权益保障、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几个重点领域,强调了执法“有力度”的重要性。第二个层次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行政执法“有力度”。第三个层次则写得很有意思,并没有大而全的论述,而是列举了一个重要领域。这个方法很巧妙,很适合写申论大作文——如果自己对主题掌握没那么全面,那么就可以从给定材料里选一个具体的例子或重点领域来单独说一下,形式上就可以用文中的“针对近年来/当下发生的……”,能有效节省考场上的思考时间。

另外,有没有同学觉得,这里的段首句有点长,考试太占字数?这里也不用担心,在实际运用上,我们可以只保留段首句里面最一开始的“行政执法要‘有力度’”这半句就可以,而后面的:“让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我之所以会做保留,为的是能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几个分论点的段首句,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大家在学习时可以注意。】

行政执法要“添温度”,不能与群众实际感受之间有“温差”。涉及群众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近年来无论是网民点赞的那些“教科书式执法”,还是一些地方交管部门采取的“轻微不罚”,人性化执法在法律尺度中彰显了法治温度。群众的感受往往与执法效果紧密相关,从着力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问题,到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执法扰民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聚焦什么、解决什么,才是真正解民忧、暖民心。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二,行政执法要“添温度”,不能与群众实际感受之间有“温差”。刚刚分论点一写的是行政执法“有力度”,那分论点二就很巧妙的用 “温度”来进行概括,非常形象。而且,这里在措辞上也有讲究,没有用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有温度”,而用的是“添温度”,表现力就更强。为什么以前都写“有温度”,现在要写“添温度”呢?因为经过这些年来各级各部门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从“门难进脸难看”到“最多跑一次”,从“奇葩证明”到“一网通办”的变化,切切实实感受到“温度”了,那在此基础上,就要更上一层楼,进一步看到当下工作与老百姓心目中的期望,把“温差”补上去。因此本段有几个规范表述,大家一定要高度关注,例如:人性化执法、着力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这几个词都很像我们在考试中的采分点,一旦在材料中出现一定要写进答案里。同时,它们还有可能换一个考察方式,就是在材料中给出一个现象,说一件事儿这个部门来罚了一遍,别一个部门又来罚了一遍,这时候你要能概括出“多头执法”。再变一下:如果材料里写到同一个单位同一件事,执法部门今天来查一遍后天又来查了一遍,这时候你就要能概括出“重复检查”。

另外,在这里我也要再强调一遍,所谓“规范词”,如果脱离文章语境,只是拿个词汇表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必须得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比如我们每天学习人民日报文章,看似只是直接对应申论大作文,但如果仔细想想,这里面所包括的规范词、语句、结构、逻辑和政策理论、时政热点、阅读理解,这不就是申论考察的全部内容吗?申论考得是个综合能力,如果只是分割成一块一块小内容,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看似省时高效,但实际上反而饶了远路,耽误了我们的进步速度。】

行政执法更需“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随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的推行,任性执法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等措施,让人民群众给行政执法“打分”,用监督倒逼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群众监督的过程,也是普法的过程。当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看得越真切,内心对法治的信仰就越真诚。行政执法机关要把每一次执法当做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为自觉。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三,行政执法更需“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到这里我们本文的三个分论点里的关键词:“有力度”“添温度”“透明度”,记下来,可以套用在很多主题里面,效果非常不错。那具体到本段,首先注意这几个词:“双随机、一公开”“三项制度”“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这些都是我们近几年行政执法的重要改革,大家要大概了解一下,因为这些改革往往就可能变成申论的给定材料。其中,“双随机、一公开”就是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 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三项制度”就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而“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简单理解就是你可以像给银行柜员服务满意度五颗星一样,可以给行政执法人员打分了。这些内容不需要记,我给大家过一遍,再看到就不陌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但能提前做到“不陌生”,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申论材料阅读速度,帮助大家更准确的找到采分点。】

行政执法看似涉及群众“身边事”,却关乎文明与法律的界限、关系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的形成。把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到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方能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结尾点题。这里注意第一句:“行政执法看似涉及群众‘身边事’,却关乎文明与法律的界限、关系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的形成。”这句话不仅用到了“身边事”,表达形象,而且里面的逻辑也很万用,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构思。这个写作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比如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有关社会治理、纠纷的话题时,曾讲过这样一篇文章《调解纠纷要善于画句号》,里面就有一句 :“调解纠纷看似事小,却关乎文明与法律的界限、关系个人权利与自由的边界”,大家可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认真琢磨。】


【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231102日第19版,《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989字)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申论·面试】系列课程





扫描添加老师微信

扫描下载文章PDF打印版












隔壁班学习园地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唯一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