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作为学书法的唯一途径
怎么入帖,怎么出帖?
一直以来都是书法圈永远的话题
厘清这两个问题
一来对我们的学习进度有客观的把握
二来是直接衡量到学习成果标尺
“入帖”和“出帖”作为一对相对概念
当代书法名家可谓众说纷纭
既然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我们不妨挺“后王胜先王”美誉的王铎
怎么说?
▲ 拟张旭书
清初刘廷献编的《广阳杂记》中记载
王铎的一句话说:
“书法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
董其昌在《画禅师随笔》也有记录王铎的话:
“王觉斯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
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一日间断耳”
▲ 拟古法帖
前一句话简单理解王铎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初学书法最难的是难以入帖
这个阶段要将“入帖”作为临帖的主要目标
但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入,王铎是没说
随着临写的深入,当你入帖后最难的
又是难以出帖,同样没说怎么才算"出"
▲ 拟柳公权帖
黑土认为初学直至境界
临帖最难的无外乎两方面
形似和神似
形似是低段位“入帖”的衡量指标
神似则是王铎所说“出帖”之难
两个目标两个过程相辅相成
没有形似神似难以无从建立
没有神似的形似则为空壳
都很难
▲拟李邕体
难度具体体现在哪?
黑土认为最难的是没有一把衡量的标尺
这个也是让我们最恐惧的地方
——对未知的天然惧怕心理
那么作为大神的王铎是这么做的呢?
今天临帖,明天创作,后天再临帖,大后天继续创作
……常年如此循环,一辈子都不变
对比来看,那些成名后的书法家不再临帖
书法越写越差,甚至是退步看来也必然了
王铎临兰亭序
这样来看临帖的“出”和“入”
压根就是相对的两种学习方法
应该伴随每一个书法爱好者者、书法家一辈子
不应该用哪个阶段出
哪个阶段入来截然划分
▲王铎临兰亭序
王铎的“一日临池,一日应酬请索,以此相间
遂为常规,终生不变。”
就告诉我们一个实用的方法
要以临帖来指导创作
临的帖要在创作中来运用
反过来,临帖和创作交替进行
用创作来验证临帖效果
找到问题然后在后续的临帖中来不断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