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海淀检察院
你是否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点滴时,不经意间暴露了家庭住址,而后心有余悸?
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日常喜好、消费记录…… 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组合起来就是专属于我们个人的独特标识。在上网过程中保护好个人信息,不仅是为了保护隐私,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与财产安全。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了哪些主体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提供网络保护呢?一起来学习。
请点击图片查收检察官提示
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安全,需要网络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监护人以及未成年人自身共同努力,在网络海洋中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