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文:支宁人传奇29,从“支宁人”角度解读张贤亮最初的日子

文摘   2024-12-01 21:39   宁夏  

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支宁记忆》

威记

五湖四海一城聚,艰辛困苦几人数。

转眼芳华渐落尽,惟留初心心头矗。

致敬支宁人

最近银川乃至宁夏的文坛可谓喜事连连,显得有些热闹喜庆。那是因为西吉的作家马骏和银川的作家阿舍同获骏马奖,其中阿舍还凭同一部作品获得“天山文学奖”。
这些也足以证明宁夏作为文学高地的荣耀,同时也说明宁夏这片土地满满的文学素材土壤。
威记注意到,作家阿舍的作品聚焦在“支边”之上,讲述的是“支边人”在新疆的故事。这也让威记想起了最近关注的“支宁人”,其实宁夏的“支宁人”故事同样精彩,并且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成为了宁夏文学的一个重要素材。并且成就了宁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到宁夏文学,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张贤亮。
威记第一次知道“张贤亮”这个名字,不是因为他“贩卖荒凉”,而是因为一幅字。
那时候威记刚来银川,对银川还不是很熟悉。在南门搬砖,看到老板的办公室挂有一幅字,上书“塞上第一家”,字写的颇有启功风范,且自成一家,威记注意到落款为“张贤亮”。于是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张贤亮这么有名的,可以称得上是宁夏文学的一面旗帜。很多人都说他是中国最早最接近最为著名的那个文学奖的人。
对于张贤亮,有关写他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威记也不多叙述。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是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并且“贩卖荒凉”非常成功,如今还成为银川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对于文学界来说,他的闻名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是“宁夏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不过威记最近在看一些有关支宁人的历史和资料,意外再一次发现了“张贤亮”的名字,比词条上介绍的要详细,原来张贤亮还有“支宁人”的身份,这就来了兴趣。
1949年秋,银川的贺兰来了一批人,在县域东北角的黄河滩地实行军垦,使得这片荒地得到了开发,第二年,半岛战火起,这批人就奔赴了战场,这片土地沉寂了下来。
1954年,北京和上海以及沿海大省市开始有组织地号召移民西北以及边疆地区,从事开发和建设工作,于是,宁夏也成为了主要的接收地之一。
1955年的5月到8月份,其中的北京移民分八批将近500户2000多人被安置到了宁夏(那时候叫甘肃省银川专区)贺兰县的四个自然村。这些移民中,有相当部分是“有身份”(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的。
比如说齐白石的徒弟韩致中、袁大头的六姨太和她的儿子和孙子等等,而张贤亮家则是“资产阶级”成分,相当于是“被逼”来的。
这些北京来的移民被安置到一个点,从事农业开发,主要开发的地方就是前面提到的贺兰东北角的黄河滩地,因为那里已经开发过,复垦省事省力,还好打理。
后来这个点建制为乡,名字叫“新建乡”。第二年(1966年)改名叫“京新乡”。
由于这批移民中很多人的文化程度高,于是在当年秋天,甘肃省第二文化干校从他们当中招聘了十多个作文化教员,其中就有张贤亮。
没想到,随后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改变了张贤亮和给宁夏文学一个崛起的机会。那就是“《大风歌》事件。
对于宁夏文学来说,比较幸运的是在1958年甘肃银川专区撤销,改成立自治区的时候,张贤亮没有和其他一些文化人那样,都随着撤省建自治区去了甘肃,因为他们的建制身份属于甘肃,既然撤掉“甘肃”二字,那么甘肃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些文化人?这可都是一些无形的财富啊!
可是,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因为在1957年,张贤亮因为《大风歌》事件开始了长达22年的农场劳改生涯。
这样被留在宁夏,对于宁夏来说是幸,对张贤亮来说是幸也不幸。而这漫漫的农场劳改生涯,对于张贤亮来说,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其厚积薄发的前期。
张贤亮的人生转折,从1976年以后开始出现转折的。
张贤亮前途的灯,是《宁夏文艺》的一个叫路福增的编辑给点亮的。发表的作品,正好也是自己的生活积累,比如《四封信》。
再往前,他的人生就广为熟知了。
简单一点来说,1976年之前,对于张贤亮来说,是一个经历磨难的过程;1976年以后,就是他把磨难变为财富的过程。
有个网友说得好:“他在那样的环境里也没有泯灭那颗对文学炽热的心,难能可贵!”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

桂临塞上聊历史
专注宁夏和广西地方历史,覆盖西北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