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橘绿,金桂送爽。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我校于2024年10月14日—18日举办了“品质课程·实践育人”首届学术周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和省内外友好学校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来自甘肃、内江、巴中、达州、眉山等地区近二十所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区内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共计200余人,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序篇
10月14日上午,伴随着学校合唱团师生的优美歌声和舞蹈社团诙谐的舞蹈表演,学术周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学校党总支书记宋茜致辞。她指出,学术周活动重在交流,既是泡小天府13年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课堂建设、教师队伍培养等各方面探索历程的综合展示,更是搭建一个与省内外同行的对话交流平台,期望通过学术周交流活动,发现机遇与问题,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总体规划擘画蓝图 教师发展奠定基础
10月14日上午,学校专职副书记廖敏以《花开双适 求真求质》为题,汇报了学校总课程规划。
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学生像泡桐树一样茁壮成长,像泡桐花一样自由绽放”的课程理念,构建了由"立根铸基"课程,"舒展拔节"课程,"适性激扬"课程三大板块构成的“双适”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致力于培养“行正、尚美、健体、乐学、巧做、共生”的泡天学子。
强校必先强师。教师发展中心欧小丽主任以《着力教师发展的“三立”融通课程实践》为题,从背景入手,以党建为引领,分享了学校的教师发展课程的实践和展望。
教育发展中心刘建军老师充分肯定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对学校自觉的课程意识、开放的成长姿态、示范引领的责任担当和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思路高度赞赏,同时提出了进一步阐释课程内涵、规范语言表述、调整结构模块等建议。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刘继红部长,全面总结和高度肯定本次课程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在点评中强调“国家课程校本化”等基本概念,鼓励学校牢牢把握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级教育强区的机遇,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等领域作出更大的成绩。
— 1 —
德育、劳动课程:慧雅全境创新机制 融合共生劳动育人
10月14日下午,学生发展中心何庆华主任分享了学校德育和劳动课程建设情况。
学校构建了“慧·境”德育课程体系,包括“慧·境”认知课程群、“慧·境”情感课程群、“慧·境”践行课程群、“慧·境”尚美课程群,从“知、情、意、行、美”等角度努力达成“正心正行、格物致知、博大致远”的德育目标。
“融合共生 综合育人”劳动课程体系,包含了“三维度”生活劳动课程、“三场域”生活劳动课程、多主题服务劳动课程,遵循“实施—评价一体化”原则,搭建劳动育人实践平台,形成学校劳动教育特色。
蒋红梅老师与6.4班学生进行德育课例展示《雪花飘啊飘》。蒋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收获成长。课例充分展现了学校慧境德育的特色。
— 2 —
语文课程:价值铸魂 融创共长
10月15日上午,语文学科组长傅兮老师以“价值铸魂,融创共长”为主题,从课程建构的产生背景、课程核心概念解读、课程结构、课堂创建、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分享了“和润”语文课程体系。
在课堂展示环节,王萍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了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故事《兔子坡》。整堂课,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生动呈现了学生语文创新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彰显了“和润”语文的课堂追求。
— 3 —
英语课程:“桐创”引领,品质绽放
英语组组长雍杨老师介绍了“桐创”英语课程。雍老师特别强调了“阅读圈”的设计与开展情况,以及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英语组在打造高品质课程体系方面的不懈努力。
冷泓颖老师带来了“阅读圈”英语绘本阅读课例展示。学生们流利的英语表达、积极的思维碰撞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赢得了在场观课来宾的一致好评。
— 4 —
服务与安全课程:“食·安”相伴 与你同行
10月15日下午,学校服务中心以“‘食·安’相伴,与你桐行”为主题,交流了学校服务中心课程。
首先,食育助手安子文同学以一段视频《被“遗忘”的早餐》,强调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必要性。接着,牟瑛老师介绍了学校食安课程,包括“食品知识”、“食品采购”、“食品制作”、“食品回收”四大课程模块。孙弘洋老师分享了我校食安课程的开展情况及一些特色作法,如食育助手、跨学科联动、跨部门联动等。
接着,安全办公室周瑞副主任带领两位干事汇报了学校“桐安•Tong享”安全课程。该课程包含“桐知”“桐建”“桐行”三大特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安全意识,提升教职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并建立多方安全联动机制。
— 5 —
数学课程:真问同享 深思乐学 研创共生
10月16日上午,数学学科组长汤小婷老师介绍了学校《“思·行”数学课程方案》。数学学科组聚焦课堂变革,坚持基于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注重课程、课堂、课题的研究,三课联动、互相促进,构建了“真·享”“奇·乐”“创·生”三大课程群。
周晓霞老师展示了课例——《分数的再认识》。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找一找、数一数、画一画的探索中发展数感,打通整数、小数、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学校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
— 6 —
科学课程:“课”随桐心·“程”现精彩
科创组备课组长李双玲老师详细汇报了我校“智趣融通”科学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智趣融通”科学课程构建了“妙趣真知”垫能型课程、“趣控万物”增能型课程、“智慧创造”淬能型课程三大课程群,以激发学生探究力和创生力。
何思蓓老师呈现了一节课例《身体的联络员》。何老师以“神奇的科学之旅”为主题,通过“品尝怪味糖”、“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和“扔小球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神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7 —
美术课程:“桐”心致美 美美与共
10月16日下午,李世涛副主任代表美术组分享了我校“桐心致美”美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桐'心致美”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寻美之源,拓展课程—融美之桥,研究课程—创美之梦,采用跨学科融合、多元化创作等方式,促进本课程的创新性发展。
邓鹭老师进行课例展示《艺术作品中的母爱》。邓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妈妈的形象,激发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兴趣,通过小组研究、自主创作、分享评价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
— 8 —
音乐舞蹈课程:融合创生·乐美人生
10月17日上午,音乐学科组长唐梅老师汇报了《融合创生·乐美人生--“yue”动音乐课程》。结合学校办学理念,音乐学科组对国家音乐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万里燕老师分享了《“乐·美”音乐舞蹈融合课程》,重点突出了舞蹈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
余世凤老师呈现课例四川民歌《采花》。通过创设情境、打开感官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培养艺术素养。
应可欣老师呈现舞蹈课例《拽花灯》,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精髓,练习传统舞蹈中的表演技艺,展示“乐·美”的课堂追求。
最后的交流环节,老师们就舞蹈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9 —
STEAM课程:创新驱动 启迪智慧
10月17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干事杨眉老师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实践中的收获”“未来的探索方向”四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创新驱动 启迪智慧—STEAM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周云露老师带着4年级10班的孩呈现了一节STEAM课例《创意音乐会》,结合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课程,学生在制作乐器的过程,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同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 10 —
体育课程:悦动桐心·成长共享
10月18日上午,体育组苏秋丽老师以《悦动桐心·成长共享》为题,分享了我校“桐享”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课程由“强基型”“增能型”“乐创型”三大板块构成,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专注于技能提升与专项发展。
周浩然老师展示了排球教学课例。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锻炼,技术动作得到规范,团队配合更加默契,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李舜老师展示了篮球教学课例。教学中,李老师重视科学锻炼和体育品德的培养,教育学生在篮球比赛中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并鼓励学生将体育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 11 —
综合实践课程:“融·创”实践课程 点亮创新思维
10月18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周丹副主任分享了学校“融·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包括“我行我秀”综合实践活动、“走进职场,寻梦未来”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和“未来学校”主题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三大板块。
孙玲老师和六年级七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带来了“未来学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例展示。课堂上,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设计,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修订方案。通过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研究性学习真实地发生。
— 12 —
结语
为期一周的学术周交流活动圆满落幕。本次学术周以各学科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与课例研讨活动为载体,汇聚了众多专家、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深刻内涵与无限可能,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教育前沿动态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本次活动,为学校未来的教育发展锚定了基点,找准了目标,提供了动能。学校将牢牢抓住成都高新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重要机遇,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用实效实绩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助推学校更快更稳地向新优质学校迈进!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