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在考题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传播理论 | 女娲补天VOl.6

文摘   2024-11-20 11:30   福建  





进入11月,目前为止大家的参考书应该过了几遍,背诵任务也在稳步进行,即将面临的是对于题目的把握与应用。


那么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家在面对题目时理论贫瘠,分析不深入,除了郭庆光老师那本《传播学教程》里的经典传播理论外一无所知,很难在分数上提升一层。


大家想想看,那几个经典传播理论一是数量比较少,不是所有题目都能够去应用分析的;二是人人都在用这些,大家出来的答案普遍同质化,那我们就很难在考试中答得出彩。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学姐你说的我都知道,不能光靠书本上那几个简单的传播理论去答题,我也看到学长姐写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有深度的传播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从哪找啊?有些理论有听过,但是我又该怎么用呢?”


别担心,今天为大家找出了8个在考题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传播理论,并且为大家解析具体的适用范围。一句话:背就完了!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在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


在柯林斯看来,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互动仪式链理论则认为:这些互动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能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而组织中的个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


比如说饭圈文化,饭圈中的粉丝有他们自己的圈层,这种组织性的连接不断的产生情感,最终形成一种信仰,即对于所在圈层的一种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饭圈中粉丝也会因为自身所处的位置而产生身份认同。


➤ 理论解析

互动仪式链理论最重要的是掌握互动仪式发生的四个要素:

❶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

❷ 对局外人设定界限

❸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对象上

❹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点,在互联网时代下,有些互动并不需要身体的共同在场,而是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实现身体的“远程在场”,比如今年的“云毕业”,尽管大家身体都不在场依旧可以完成有效的互动仪式。


技术手段逐渐的弥补了身体不在场的缺陷,理论也是需要和时代与时俱进的,通过以上四点就可以对某一圈层聚集所产生的情感互动显现进行充分的思考。


➤ 适用范围

饭圈文化、网络社群、弹幕、云社交



狂欢理论是前苏联文艺学家巴赫金的理论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人类学基础之上的,也是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化思考。


他认为中世纪的人过着两种生活:第一种是十分常规的严肃的生活;第二种则是自由自在的、充满随意的狂欢式生活。


第二种生活模糊了阶级年龄、身份、性别等的区分和界限,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范围内进行自由的交往。

➤ 理论解析


当前我们所处与互联网的环境中,因此我们的生活被分为了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从这个角度上看类似于巴赫金对中世纪生活的两种区分,而互联网世界就相当于巴赫金笔下的狂欢世界。


流行语的火爆、特殊节日的电商活动、热点事件等等都在这一虚拟空间中上演狂欢的戏码。那在这其中,狂欢理论的使用有正反两方面的向度。


其一就是一些传播现象在狂欢理论的视域下变成了人人皆可参与、交往的活动;其二则是在狂欢之后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就某些热点发表观点时,人们在狂欢的影响下积极的参与其中,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沉默的螺旋”的生成。


包括一些短视频的走红,过度狂欢之后人们只能够停留在机械的复制时代持续单向化。


➤ 适用范围


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网络用语、短视频、舆论导向



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也叫前后台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类似于舞台中的“前台和后台”。


当在前台中进行表演时,所展现出来的人物特性和姿态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当回到后台之后才是个人的真实面貌。


比如明星的人设崩塌就是因为他们在前台中的完美表演受到某些事件的影响而被消解,最终产生了不良的结果。


 理论解析


拟剧理论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毕竟现如今人们都在带着面具生活,人人都在适当的伪装自己,经营一定的人设,目的无外乎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社交货币,产生更多的自我认同。


同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发展,在前后台中间过渡的“中区”不断出现,也增加了理论的内涵。


比如Vlog或者是真人秀节目中透露出主人公私下的生活,满足人们窥视欲的同时又增加了亲近感,但其实这种呈现并不是完全的后台开放,是属于一种不前不后的“中区”行为,因为主人公也需要对自己的后台有所过滤,以所呈现对象的熟悉度去加以区分。


➤ 适用范围


社交媒体、Vlog、短视频、明星人设、真人秀



迷因理论是理解个体模仿行为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动物行为学专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信息是通过不断复制而得以传递的,基因是进化过程中进行不断自我复制的复制子。


与之相似,迷因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复制能力的复制子,以此出现不断自我复制的传播现象。


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则赋予了该理论新的内涵。由于互联网存在低门槛、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一些传播现象更是很容易自我复制。


加之互联网中信息的海量,也给迷因的自我复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我们熟悉的那些网络流行语,更新换代的周期很快,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新的“梗”。


 理论解析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迷因理论的使用频率变得特别高,因为任何一个传播现象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爆梗”,比如最近出现的“网抑云阴乐”,网易云中一些丧评论频出,最后变成不管真抑郁还是虚假的无病呻吟都开始在半夜开启悲伤模式。


还有火爆的“地摊经济”,人们一窝蜂的都在刷屏这件事,并不是大家真的在关注,更多的是在虚拟空间中的传播使之成为流行的新“梗”。


大家首先是要去判断哪些传播现象是属于这种玩梗类别,之后重要的则是去分析为什么大家都要去效仿?可以从技术角度、社交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适用范围


网络流行文化、地摊经济、爆梗现象、短视频



准社会交往理论也被称为“类社会交往”理论,该理论由霍顿和沃尔提出,认为受众与大众传媒中的人物之间有一种类似于面对面交往的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当受众在面对大众传媒中的人物时,会假想一种虚幻的交往,由此产生对媒介人物的依赖。


 理论解析


这种准社会交往是不同于面对面交往的,因为它是指一种单向的交往行为,并没有真正的涉及双方的互动,因此这种交往是存在缺陷的。


过渡产生依赖的心理之后则会出现负面的影响,比如说之前的“肖战事件”,正是由于粉丝对明星存在准社会交往的想象,因此誓死捍卫,并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风波。


 适用范围


饭圈文化、直播带货、Vlog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


其核心内容是说,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大众文化趋向流水线生产,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都变得同质化和标准化,且批判受众在消费的过程中被同化成了单向的群体,而自身却没有意识到精神已经被束缚。


当今的电影、音乐、综艺节目等等都在贯彻着这样的一个逻辑。人们具有想要去娱乐、消遣这样的需求,从而推动其不断地生产这样的产品。


然而反过来由于这样的同类型产品越来越多,无形之中又会形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的渗透到受众身上,最终形成了文化工业的闭环且越来越坚固。


 理论解析


对于文化工业理论来说重点是要看清其本质,大众文化商品是怎么对自身进行约束的?


为什么作为受众的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自己被束缚了,反而觉得自身掌控着选择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主导权?原因在于文化工业其本质是伪个性的存在。


大众文化市场看似品类繁多,我们可以随意的选择消费,但是仔细分析各个产品会发现虽然细节上不同,然而产品的核心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回想现存的那些综艺节目,都是在不断地重复原有的几个主题,而作为受众的我们却还把它们当作新鲜事物乐此不疲地跳入其中。


产品只不过是换了包装而已的流水线产品罢了,受众在不断重复消费类似的产品后,产品中所赋予的意识形态也被逐渐灌输在人们身上,统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也就是文化工业本质的虚伪之处。


 适用范围


任何现有的大众文化产品



詹姆斯·凯瑞在1975年第2期《传播》杂志上发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以区分于传统传播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传递观”。


传递观指信息的传授、发送、传送;仪式观视域里的传播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及拥有共同信仰这一类词有关,反映了共性、共有、共享与沟通,重点是指讯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


比如说“看报”这一传播活动,从“传递观”的视角来看只是报纸上的信息单纯的传递到受众身上。


从“仪式观”的视角来看,我们看报已经不局限在了解周围环境的具体变化,看报的这一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仪式,人们共同地参与其中。


了解到某些事件以及历史的底色,从而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现存问题有了自身的思考,并触探到各自的社交中去进一步探讨,促进我们对某些问题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的仪式观实现了对社会的维系功能。


 理论解析


传播的仪式观打破了单纯以传播的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局限,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对于信息传播的表征上,侧重在传播的意义上,因此对于很多的传播现象都能够提供更深层的理论分析依据。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前人的研究中,“传播的仪式观”逐渐的被置换成了“仪式传播”,但其实两者之间存在不同。


“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视角,将传播现象通过仪式的隐喻来说明;而“仪式传播”是将仪式作为传播的手段,其内涵依旧是在传播具体的信息,大家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要进行正确的辨析。


 适用范围


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电商活动、节日庆祝



英尼斯的“传播偏向”认为,媒介是分为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


时间偏向的媒介比如石头、雕像等,它们的体量大且不容易携带,因此有利于国家权威的树立以及法律的制定。


空间偏向的媒介比如莎草纸、羊皮纸等,它们的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传播到其他的地方,因此有利于国土的扩张。


也就是说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也会带来新的文明产生。那么在现如今新媒体的时代下,我们对媒介的使用也相应的生成了一种文化。


新媒体的可移动、社交化以及场景化有利于我们碎片化的消费以及从受众角度出发的其他服务生成,这都得益于媒介在传播中的偏向性。


 理论解析


对于“传播偏向”来说,最重要的是分清时空偏向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以及相对应的意义。


大家对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非常熟悉,然而媒介在传播中所携带的偏向性同样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的改变有重要的影响。


 适用范围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碎片化消费、场景时代



理论最终是要人去驾驭的,不能仅仅写出来理论的名字,蜻蜓点水的指出一下就算是应用理论,更不能随便拿来一个题就去生搬硬套,而是要深刻地理解理论的内涵才能够灵活使用。


例举出来的适用范围也不是局限在所给定的范围内,题目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位小伙伴们在之后的练笔过程中要多想下这些理论,如何消化还是要在实战中持续输出打磨!



参考资料

[1]常江,田浩. 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基于抖音的个案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18(12):32-39.

[2]王姝雅.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粉丝文化的分析——以《创造101》“王菊现象”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19,3(06):5-6.

[3]燕道成,谈阔霖. 狂欢理论视阈下网红经济与文化的作用机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134-139.

[4]刘娜,梁潇.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Vlog的行为呈现与社会互动新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1):47-54.

[5]刘建明. “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 国际新闻界,2013,35(04):168-173.

[6]李沁. 泛在时代的“传播的偏向”及其文明特征[J]. 国际新闻界,2015,37(05):6-22.

[7]启蒙辩证法. 马克斯·霍克海默 / 西奥多·阿道尔诺 

作者 | 胖嘉

编审 | 小刺

排版 | 红红



🔵【觅游 · 25级提分班详情&报名通道】
加入觅游25级提分班!20大母题搞定论述大题,考前快速提分不二之选!

🟣【觅游 · 25级答题班详情&报名通道】
加入觅游25级答题班!给自己一次答题能力提升的机会!

🟢【觅游 · 25级实务班详情&报名通道】
加入觅游25级实务班!助你从实务写作小白蜕变为实务写作高手!

🔴【觅游 · 25级全程班详情&报名通道】
加入觅游25级全程班!定制你的专属上岸计划!一起踏实备考,稳稳上岸!






我知道,你“在看”






觅游新传考研
新传考研权威公众号,专注于新闻传播学考研。 深耕新传考研辅导8年,硕博团队500余人,每年辅导学员上万人。 遇见觅游·遇见幸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