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笔法

文摘   2024-11-21 23:53   北京  



笔法理论:永字八法



笔法解析

笔法是书写时点画用笔的方法。完整的笔法概念应该包括唐代孙过庭提出的“执、使、转、用”四个方面。“执”是指执笔的方法,“使”即毛笔的使用方法,也即狭义的笔法。而广义的笔法,应该包含毛笔运笔的方法。必须指出,这两方面其实是相互关联,相互为用的。对前者“执”笔的讨论往往必须结合后者才能梳理明白。

“永字八法”是迄今最完整的笔法理论,尽管这个理论本身并不完善。该理论把书法的笔法归结为八个要点,简称八法。古人根据汉字的八个主要笔画,即点、横、竖、钩、短横、长撇、短撇和捺,总结出相应的笔法要点,并给相应的手腕动作取了专名,这与武功秘籍为便于教授而把全套动作拆解命名的做法颇相类似。这八个手腕动作要领的早期名称是:“侧”“横鳞”“竖勒”“趯”“策”“掠”“啄”“磔”。进入唐代后,其中两个双音节的词统一为一个单音节词取代,于是“横鳞”改为“勒”,“竖勒”改为“努”。


 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笔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笔法?

笔法就是用笔方法,掌握笔法就是领悟掌握前人用笔手法。要掌握前人用笔手法,首先得识法。识法是很难的,因为笔法的传承很难通过文字来表述清楚,因此初学者通过自学来领悟笔法的真髓并进而掌握笔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传承笔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耳提面命,手口相传。看历史上的书家传承,很多是父子相传,如东晋的王羲之父子、唐代的欧阳询父子、宋代的米芾父子。有的则是世家传承,像晋代的琅琊王氏家族,善书者众;唐代的虞世南和陆柬之则是甥舅关系。

古时的大书家都有其传承,传虞世南承于智永;颜真卿曾二访张旭,请师笔法,后乃大成;褚遂良师史陵。因此要识笔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真正谙熟“八法”的明师,向其学习,初步掌握笔法后再攻学经典法帖,通过临摹更好地领悟笔法,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学笔法最忌只凭己意揣测,依样画形,以为学得像就是得笔法,这种理解要不得。还是应寻师求学,再体察古人书迹妙笔,多多实践,如此才能于笔法一道学有所得。


笔法,顾銳思义,就是讲用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运笔法等。


掌握执笔是进入书写阶段的第一步,提笔写字即要对执笔法有一定的把握,对于执笔法这里不再赘述。


书法最重要的是讲究运笔之法,我们称之为用笔法。有人将用笔法分解为起笔法、行笔法、收笔法等,较繁琐。章祖安先生将用笔要领归结为两个字:用锋。所谓能用笔,就是能“用锋”,体力转化为笔力,即转化为用锋之力。那么如何用锋呢?



一、 要学会中锋用笔。也就是笔锋始终在线条中间运行,这样写出的线条既圆润又厚实,即前人所讲如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中锋用笔首先执笔要稳,行笔要静(这里的静,不是静止,是指行笔要神情专注,凝神静气)。出现偏锋及时调整,不然即使是中锋,写出的线条也容易扁薄。所以,中锋用笔在笔法中占重要位置。等到中锋用笔熟练了,也可用侧锋、逆锋等书写,以求线条有所变化。


二、 要学会提按用笔。提按之法能表现出书写者对毛笔的控制能力,掌握了提按技巧,可以说对用笔法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提,指用笔能提得起来,既要有往下压笔的力量,更要有往上提的力量,提也要力到笔锋,不可如强驽之末。按,最能体现用笔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线条粗钝,形成墨猪。有人下笔就用笔肚,按笔有余,提笔不足,书写起来僵、结、板,这是对提按笔法缺少体会与实践的结果。关于提按用笔及产生的笔力效果,我们在以后的问答中再讲。



三、 要学会调锋。笔锋在书写过程中会再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调锋,便会出现偏锋、绞锋、散锋等现象,这样既影响线条的质量又给运笔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在行笔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进行笔锋的调整,使之达到中锋用笔。怎样进行调锋呢?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笔锋的不同变化,灵活把注意笔锋的提按使转;另一方面,要仔细体会笔锋在行进中所产生的力量感,以表现线条质量为目的进行笔锋调整。要表现迟涩、徐疾、燥润等不同的感觉,就要求我们对笔锋的使转进行不同的把握与调整。


有人写字不知用偏锋,往往写一笔或一字便在砚边调整一下,不知一擒一纵快速反应而调锋。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能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这段话对我们用锋很有作用,我们要在书写过程中反复体验、思索。


学书的过程,就是对笔法把握、熟练的过程,只有把这一关过了,才能过到运笔如指、游刃有余的境界。笔法的把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我们只要认真学习前人和当代书家好的用笔经验,加上刻苦练习,一定能够掌握笔法技巧。


作品免费征稿中......


1、投稿内容:

*作者简历、照片、艺术评论或自述。

*绘画作品五幅以上(散文诗词对联书法不限),作品请标注作品名称、尺寸或创作年代等。

2、投稿范围:

散文诗词对联书法或者绘画,题材不限,临摹、手稿、写生、创作均可。

3、发送事项:

作品电子版图格式为JPG,大小在10MB以内,文word格式;

4、投稿须知:

为了便于快速联系和交流沟通,投稿人可加编辑微信:a13691129331(加微信备注"投稿"字样)。


  若喜欢,请点个 



诗人VS艺术家
此公众号分享读书、文学创作、诗词理论及其创作、绘画理论与实践、书法理论与实践、数字国画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艺术视频教学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