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时光,半生守望
徐仲衡
我与南岳。南岳与我。在我心里,早就血脉相通、根脉相连了。三十年的时光很长,要用半生光阴慢慢地走,走过无数与南岳底色相关的冷暖四季。三十年的时光很短,仿佛昨天早上还在区路里的公交站牌下等开往市郊的工厂班车。
初见:数峰出云来
我们都叫她钟主任,是位老资历的中层干部。那天她忽然把我叫了过去,指着正在看的湖南日报说,你可以去试试。
这是一家区办集体企业。90年代正是国家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我随全家下放回城后,带着乡下初中生的底子,在这家小厂工作数年了。从钳工、木工、厂工会干事到厂办主任,大家送我外号“秀才”,我慢慢脱离一线岗位,坐上办公室了。
别问我如何办到的,因为那个时代,我叫文学青年。爱读书,爱自学,爱摸索,一个月几十块钱还要在邮政局买一大堆文学报刊。当时有家《山西青年》杂志,在全国率先办起了“刊授大学”,我买回了汉语言文学的全部教材,历经酷暑寒冬,天天坐在家里,听着窗外的嗑瓜子打牌声自学做笔记。山西那边组织老师讲课,当时最先进的方法是用收音短波收听,听着听着声音就飘了糊了。但它带着我走向命运的拐点。
钟主任说:你看,报纸上登了一则南岳面向全省招聘文秘人员的启事,你可以去试试嘛。我说, 我这初中文凭就算了。钟主任说:你仔细看看,这次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五不论:不论学历,不论城乡,不论地域,不论年龄,不论男女,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就来!
1995年那个夏天,我搭上了开往南岳4块钱票价的中巴车。这是我第一次奔向南岳景区。南岳区在老法院大礼堂弄了个欢迎大会,台下黑压压一片,通报说有600多人报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时任区委书记。他说了一句令我至今不忘的话:我们要聚天下之钱财建设南岳,集天下之人才发展南岳!
后来西街打字社的老板熟了后和我说,当时为了保证绝对公正,把他们连人带机器拖到山上守卫起来,临开考半小时才押送试卷下山。第一轮考试在区一中考了3小时,主要考综合知识的广度,记得题目还有两篇小作文。第二轮只留下50人,这回考专业知识的深度。两轮笔试成绩一公布,我有些傻眼,竟然排在第一。我恐怕是全场考生里唯一一个初中生。我想但凡这次有一点点后台操作,第一批淘汰的应该有我。所以对这次招考的公正性我毫不怀疑。
到了第三轮面试,只剩下12个人,还要刷掉一半。在这个环节,时任区委书记亲自出题问我:有人说南岳是个小区;也有人说,南岳是个大区,你怎么看?我凭我当时对南岳的初浅印象和个人理解,作出了方向正确但可能表达不够精准的回答。所以,三轮总分相加,我以0.49分之差跌到第二名。
但这不是问题。第一名分配到区委办,第二名分配到政府办,这是事先指定的。就这样,我从一名区办企业的普通工人,进入南岳区政府办,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命运将我与南岳从此连在一起了。
而这次对外招聘,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词来讲,南岳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方式“火出了圈”,《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眼位置作了报道,成为那个年代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次考进来的人才,没一个是来混饭的。
相知:长系山乡情
我被分配到政府办综合组上班。报到后的第二天,就让我去做会议记录。听着叽里呱啦的南岳话,我感觉到了外国,顿时头都大了。好在最后做总结的领导一口地道的衡阳话,及时为我解了围。
在政府办的两年,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走遍了当时所有的办内机构:综合组、财贸组、农业组、信访办、秘书组。感谢各位领导前辈,让我学会了面对工作的基本应对策略和为人做事的敬业精神。1998年,我被任命为当时的拜殿乡纪委书记(后改任常务副乡长),开启了人生另一扇门。
你想不到,这个似乎被外界遗忘的地方,却有着绝美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那是一片风清月白的后山山区。两条山溪汇流,形成三潭,最终形成深潭宽瀑,冲向山外。方广寺旁,狮子峰与众不同,在十里竹海青翠中,长出了狮鬃般的原始次生林。春夏之际,穿行其间,石径青苔,细瀑深林,清泉漱玉,活生生一幅王维的诗意图。建在莲花峰谷的方广寺,是佛教传入南岳的第一刹,早至南北朝时期。寺前景物石刻,林底溪声,莫不令人陶醉。况有朱张二贤来游,令此地青史留名;船山先生隐居多年,寄一腔激情在续梦庵,晴雨天打伞,油灯下著述,名显后世。
然而,大自然的美和乡民们的穷形成鲜明对比。我在乡政府旁边的山谷里,在石头叠起的半拉屋旁遇到一个村民,他回答我一个月可以吃上一回肉。这是地广人稀,当年的交通和办公条件远不比现在,乡政府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前山下来的,条件艰苦,乡政府就只有一台吉普,周末回城时曾经创造过一车12人的奇谈。
第一年的元旦节,我没有回市里的家。在拜殿村,我带领村组干部,解决山林纠纷等遗留问题,吃住在农家,召集村民开会议事,使事情得到解决。乡委书记回来说了一句,嗯,看起来像那回事了。于是让我正式包村。余下的几年,我的工作重心大多在观音村。
进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村民欠了村里的债务有近十万元,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最长的有二三十年了。这回村里组建收欠组,下决心做个清算。我和村干部奋战了半个月,除了人死账烂找不到人,其余都收回了。通过这件事,我也与大家混熟了,得到村民信任。
此后几年,观音村每年第一个完成农业税上缴,计划生育每年出席区先进村,学校也得到翻修,各项工作都有了起色。在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心中,在喝下大碗米酒后,心越来越近。
今后村子该如何发展?正应了那句报纸上常常提起的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进村的路不好走,山上还住着两个大组的村民。东西运不进,物资运不出,全靠肩挑手提翻山越岭。大家憋着一股劲,我顺应民意,下定决心,组织大家开山修一条盘山公路。大家积极呼应,愿意义务投工投劳。可没有炸药钢钎器具,缺少启动资金怎么办?
我找乡财政,看能不能想办法。乡财政也困难。我向正在做房地产开发的岳父求助。这是我第一次为了公家的事向他开口借了3000元。那时候钱还值钱,这就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大家一气干了两个多月,路基已见端倪。
恰在这时,区委组织民情调查活动,时任区委书记要求安排他到一个最偏远的村,于是,观音村被选中了。领导们一行来了,不许村主任跟随,只许我这个包村干部和一个妇女主任随行,我知道这是对乡干部的一种考验。沿着半山腰一户户走访过去,村民们都认识我,我也叫得出名字,说得清他家的基本情况,区领导还是满意的。中午在村干部家安排吃饭,我们提出修路资金有困难。区领导叫我们弄个修成典礼,他这边安排区里各单位来参加道贺,带上礼金。随行的区委办做了安排,典礼之日,果然热闹,资金缺口也得到全部解决。
因为这件事,我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得到点名表扬。领导顺带看到我为乡里办的一月一期的简报《拜殿乡情》,看到了我具有文化潜质的另一面,把我推荐给了时任区文化文物宗教局局长旷顺年。这是后来他告诉我的。
就这样,在乡下四年零八个月后的2002年,我到了区文化部门,开启了我与文化旅游结缘的新旅程。此后二十年,我再没离开过文旅战线,直到这趟列车载到我的终点,才匆忙收拾行装下车。
守望:时光如暖阳
我加入这个队伍的时候,大家在南岳大庙里的老南台寺和嘉应门分两处办公。
南岳建区历史本来不长,南岳旅游事业更是刚刚回到正轨,准备加速的阶段。生机勃勃的场景下,更多是开疆拓土,是从无到有,是创造,是生发。
在当年,重心是发展经济,文化的地位是过了很久以后,才慢慢提升的。带领我们创业的时任局长旷顺年,顶着一颗善思考敢创新的脑袋,到北京跑资金,硬是在自己没投一分钱的情况下,建起了八层文化艺术大楼。过了两年,我们就乔迁新楼办公了。虽说后来还了数年债务,但我们通过艰苦创业,在不要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创下了自己的基业。
老局长可能是麻着胆子让我分管文化。一上任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在电影院办一台主题文艺晚会。平生未曾接触过,但我不想让人看我笑话,只得全身心投入。最后演出圆满成功,没有外请一个节目,倒是原创节目有四五个,全是自己动笔创作。当时的宣传部领导主动奔过来握手祝贺。这才算站稳了脚跟,没有愧对老局长信任。
哲学家已经替人总结好了:性格即命运,文化情怀融化在血液之中,甘愿在寂寞中坚守,静待花开。更重要的是,作为多朝元老,领导们都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的空间。班子里的人去去留留,指点我去管宗教,我没动。后来文化和宗教分家,机关所有人都选择去了宗教,我没去。我觉得,我一管文化的都倒戈了,这阵地没人守,更让人看不起文化。大约就是这种傻子般的执念,最终等来了文旅市场的东风,等来了如今区领导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等来了今日南岳文化旅游的春天。
文化如果是一所庭院,需要人一笔一划设计,一砖一瓦建造。南岳有一批热心文化的人士,他们都发自内心热爱这片土地。我开始从点滴做起,为南岳的文化庭院添砖加瓦,这是我能感到荣耀的。
时光漫漫,不容赘述。我记得,先后成立了南岳占目前三分之二以上的文艺社团,推动了区文联水到渠成的成立;我记得,在全市首倡并实行放映广场公益电影,经验推广到全市;我记得,在别的县区多年不添新书只吃图书经费的情况下,南岳图书工作因为有周馆长这样的坚守者,一直走在同级县区前列,北大教授、《图书馆法》起草人李国新前后三次来岳回访;我记得,我和文化馆丁馆长联手主办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如“百名画家画南岳”等大型活动,得到书记区长高度重视,冒雨从市里开完会赶回南岳参加活动;我记得,我和前任退休老局长廖老去长沙接站,陪同北京来的评委来南岳考察,成功申报创建全市首个“中华诗词之乡”,这块招牌还为当年南岳创建五A级旅游景区加分……
我更记得,为了不让南岳诗书画社这块1982年全国率先由名家成立的金字招牌断流,在人才经费青黄不接的时刻,我接受邀请,创办面向全国的格律诗词月报《衡岳风骚》,并担任主编,凭一己之力,选稿编辑排版配图,没有任何报酬,也没人安排你非要做。坚持了三四年,直到有人接手。2023年,南岳诗书画社成立四十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现场人才荟萃,区长到场说了一番对文化人无限深情的话,在场者无不动容。那一刻,我心中无限欣慰。
身在文化旅游战线,策划主办活动是分内事。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活动渐次频繁。多年来,本人策划导演并成功组织操办了十多台大型政府晚会,参与南岳大中小型文化旅游活动上百例。后来,又拓宽了自己的领域,创作了一批南岳题材在舞台上演出的歌词、小品、情景剧、音舞诗、电视片脚本、主持台本等。
个人潜力在这里得到激发,专业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成长。
业余时间,我没有放弃当年的文学青年梦,坚持文学创作,2010年,被推荐参加毛泽东文学院第九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习毕业。相继成为省作协会员,省音协会员。
近年来,我为南岳创作了一系列南岳题材歌曲。如:《八百里衡山梦千年》(南岳第九届国际寿文化节创作主题歌,发表在全国权威音乐月刊《歌曲》)、《南岳人家》(第十四届江山之春·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奖赛“中国民歌精品金奖”)、《青青衡山美》(湖南旅游歌曲优秀奖)、《等待》(目前南岳传唱度最高,南岳星空节明星演唱会入选演唱歌曲)等。同时,创作的歌曲《通往春天的道路》《大地托起的中国》等艺术歌曲,被《学习强国》刊发。2021年,为祝融小镇开业剧场开演美术馆开馆创作的《八百里衡岳入画来》深受好评。2022年衡阳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我作词的歌曲《祝融探火》在开幕式作为主题歌由著名歌手乌兰图雅首唱,并入选了湖南卫视2023年全球华人春晚。
当然,为研究推广南岳历史文化,我竭尽心力。编写南岳旅游口袋书,担纲《中国人文地理》衡山专刊主编撰稿,参与《南岳衡山志》编撰等等,我都是全情投入。
如今,虽然退下来了,但反而更忙了,有了更多的时间,为南岳继续贡献自己的热和光。区领导让我进入五岳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南岳机构),进入南岳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我想也是对我人品和能力的肯定。这两年也有外界文化公司找我编剧合作,我的职业生涯得以继续延展。感恩南岳,让我成长。
回头再看当年的青涩,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或有怨言,但决不后悔。我有幸见证了南岳从一个深闺女子,出落成大家闺秀;而我这颗种子,也让时代的风吹落在这片土地上,在阳光雨露中发芽生根,长成了一株可抵风霜挺拔独立的树,长成了人生中自己的一道风景,在有风的日子,枝叶轻摇,依然为南岳歌唱。
来源:2024年“我与南岳的故事”主题文学创作大赛散文类一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