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本应是最惬意幸福的时光,因为我凭借超常发挥考上了市一中。这可是以我的平时表现,连想一想都觉得会玷污它的重点中学,只要考进这里就意味着半只脚踏入了大学。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如此幸运的夏天后来留给我的却是潮湿、浓密的哀愁。
新学校离家有段距离,为了上学方便,也为了奖励我,父亲送了我那辆我心仪很久的自行车。车身颜色很可爱,粉嫩粉嫩的,像极了水蜜桃。带着这份快乐,我蹬车去了楚然家。对了,楚然是我初中时最好的朋友,我们俩一起在艺术学校读了三年。只不过她选择以特长生的身份升学,留在了本校,而我放弃了多年的爱好,准备在一中全力攻克文化课。
那天,楚然有些反常,她没有像平时一样直接把我拽进她的房间里。往常我们俩都会窝在她的小屋里,天南海北地说个不停。“去楼下走一走吧。”她轻柔的声音里带着一点沉郁,我当时以为她不舒服。走近自行车时,我没有忍住,很兴奋地说着这个礼物有多么炫酷。可她突然打断了我,冷冷地说了一句:“上了高中课业负担就重了,我们以后尽量少联系吧。”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回到家的,整个人都是呆呆的。
我曾仔细地回想我们最后交往时的每一个细节,没有发现任何友情破裂的蛛丝马迹。找不到答案让我有些生气,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埋葬了我们整整三年的亲密无间。倔强的我也不想低声下气地询问理由。少联系就少联系吧。嘴上这么说着,我整个人却像要溺死在悲伤的海里了。不过也只能接受,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友谊。
后来的日子里,我找到了排遣情绪的方式——去离我家和楚然家都比较远的植物园骑行。我不想在熟悉的环境里触景伤情,更怕碰面的尴尬。记得那是开学前最后一次骑行,在植物园小亭子的转角处突然钻出一个小孩儿,为了避开他,我一个急刹车摔在了地上。所幸那孩子没被碰着,我也只是擦伤。可自行车的链子掉了,这么远,必须得修好了才能骑回去。我找来一个小木棍,学着修车人的样子,一手挑着车链子,一手转着脚踏板。结果忙活半天,那链子就像跟我赌气似的不听使唤。
正在我满头大汗时,一只修长的手伸了过来。“我来吧。”抬头看去,一个相貌俊朗的男生蹲在了我旁边。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开始捣鼓了。先挑,再挪,对准方向后一放,车子就恢复如常了。可再一看,男生的手上已经沾上了车油。黑乎乎的一团,在他苍白的手上格外显眼。
为了表达谢意,我执意要请他喝杯奶茶。他有些勉强,可最终拗不过我的热情。在买奶茶的路上,我发现他竟然也考入了市一中。于是他从好心人变成了我的校友阿城。他的话不多,一路上都是我一个人在说。直到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点了茉莉味的奶茶时,丝丝微笑才爬上他的脸庞。笑起来的他,像早上的第一缕光一样温柔美好。
开学已两个多月了,当初我以为超常发挥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撕开包装纸却发现,里面是悲惨的自己。是的,就是我的惨象,一个在高手如林的比武场上被刀枪棍棒加身的我。我终于懂得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一个人的能力无法匹配所得,灾难就已经开始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如此厌恶学习。
再次看到阿城居然是在学校的表彰大会上,他是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的。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学霸,相比之下我更自惭形秽了。散会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路上我听见两个人说:“那个阿城呀,学习好有什么了不起的?每天冰着一张脸,谁也不理。”我吃了一惊,想赶上去为阿城打抱不平,他可是一个善良的男生。但想到他沉默不语的样子,我停下了脚步。
那个周末,我特意又去了植物园骑行。可能还是潜意识里想再遇到阿城,想告诉他同学们背地里说的话。我转了好几圈,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了。见到我,他吃了一惊,然后就热情地打起招呼来。相较于之前,他的话变多了,人也蹦蹦跳跳,很快活的样子。我犹豫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说。我们俩聊起了学校的事:食堂里哪个窗口的饭菜最好吃,值日时如何“光明正大”地玩耍,哪个老师最凶……
就这样,我们俩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开始我们只在植物园骑行,后来他知道我的困境后就发挥专长,在植物园给我补课。别说,学霸的方法还真管用,面对那些面目可憎的题目,慢慢地我也找到了技巧。而这个好人,在学校里也“收割”了一群“迷妹”。提及当初的流言,我比当事人还愤怒:“真是瞎了眼了!”听我这么骂,阿城“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你这嘴挺不饶人呀!”他居然还打趣我。“好心当成了驴肝肺,难道当时你不难过吗?”我噘起了嘴。
“你知道那些难解的数学方程式吧,”阿城缓缓地说,“答案是唯一的,解法却多种多样。”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起了这个,疑惑地望着他。“很多人都觉得数学难,其实是对它有误解。因为再难的方程式都有解,我们这个阶段遭遇的困惑和哀伤却大都无解。”可能怕我不懂,他继续补充道:“就像别人的误解,在时间还未澄清前,你只能承担苦楚。”
这些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似懂非懂。直到后来收到楚然的一封信,她坦陈自己当年的失落和忌妒,主动断送友谊让她很是懊悔。刹那间,我明白了。是的,青春是一本书,虽然包装精美,却太过稚嫩。它注定包含着尚需成长的懵懂、无知、焦灼等,这些都是青春的命题。
对于青春的方程式,我们没有必要刨根究底。因为这就是青春的形态,我们要享受它,体验它,酣畅淋漓地拥抱它。
(本刊原创稿件)
原刊于《读者》(校园版·成长)2024年第4期。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duzhexy@duzhe.cn(注明“原创”)
《读者》(校园版·成长)2024年征订火热进行中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订阅
复审 | 赵静
决审 | 陈天竺
排版 | 冷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