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诗词天地
网上有个热门问题:“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道:“学会专注自己的人生。”
人生下半场,要越过越简单,远离是非之事,是非之人,活出纯粹,活出自我。
正如古人曾云:“言多必失,思多必乱,气多必伤。”
余生,少管、少说、少想,保留点精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空。
不管太多,麻烦自然少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有人说:“少吃咸鱼少口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管点闲事,就不会惹太多麻烦。
人间熙熙攘攘,各人品个中滋味。
与其用你的好意束缚他人,不如牢守人与人相处的边界,和光同尘,独善其身。
作家李筱懿熟识一位医术高超且口碑良好的医生。
某日,友人亲戚患病,恳请李筱懿通过私人关系引荐该医生。
李筱懿深知双方关系疏远,医生无义务特别关照,但碍于情面仍尽力协调。
不料,亲戚对医生的态度不甚满意,私下向友人表达不满。
友人误以为李筱懿未尽力,心生芥蒂,最终两人关系因此疏远。
此事一出,李筱懿之后就再也不多管闲事了。
国学泰斗季羡林,曾言人生十诫,其一便是“少涉他人事务”。
聪明的人懂得,涉足他人生活,犹如乱麻难解,而不管闲事才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
一如《寒山拾得忍耐歌》所言:“别人闲事不要理,休言长短耻笑人,何不将心谅自己。”
凡事不越界,不逾矩,可以善意提醒,但不要强行插一手。
有时候看似费了心,实则是出力不讨好,遭人唾弃。
少管闲事,专注己身,持之以恒,方能掌控限量版的人生,活出精彩滚烫的自己。
不说太多,是非自然少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唐寅《警世》
林语堂曾说:“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人这一生,两年学说话,终生学缄默。
守好自己的口,是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中,王熙凤凭借她的机智与伶俐的口才令人印象深刻。
但她的言语间常带有的闲言碎语与尖刻嘲讽,也让她在无形中树敌无数,最终命运多舛,结局凄凉。
相比之下,如贾母身旁的鸳鸯,她以沉默是金为信条。
虽言语不多,却以那份难得的稳重与可靠赢得了众人的尊敬与喜爱,展现了在复杂人际中,适度沉默的力量与智慧。
一个最起码的修养和善良,就是守住嘴,不嚼舌根。
背后说闲话,既让别人窘迫,也为自己招惹麻烦。
有句老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真正说话有分寸的人,既照顾别人的颜面,也维护自己的声誉。
不在人后论是非,是成年人最卓越的素养。
心怀良善,言行审慎,不议是非,是生活的哲学,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不想太多,心情自然好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
曾有人给杨绛先生写信,困惑自己为什么无心上进。
杨绛先生在回信里说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少想,是一种顶级的生活态度;而多想,只会束缚住自己的幸福。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
有人询问农夫:“麦子是否已经播种?”
农夫愁眉苦脸地回应:“还没呢,我忧虑着万一不下雨怎么办。”
接着又问:“那棉花种了吗?”
农夫又叹了口气:“没种,我担心棉花会受虫害。”
最后问:“那你到底种了什么?”
农夫无奈地说:“什么都没种,我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由于农夫想三想四,最后一个夏天过去,那块儿地仍然是一片荒地。
人,想得越多,就越容易烦躁;人,越是烦躁,生活也就会越来越不顺。
少想,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古人有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少想一些,才能活得轻松;把握当下,才能活得舒心。
把心打开,装进更多的幸福,去做一个潇洒又自由的人,过快乐轻松的人生。
《道德经》中讲:“少则得,多则惑。”
幸福人生有三宝:少管,少说,少想。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要拿自己的尺子去度量他人的人生。
专注自己的生活,利用空闲时间充实提升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关注诗词天地,余生,少说话,多管事,不多想,以安宁平和的心态,所做随心,为自己而活。
👉夫妻关系再好,也永远别帮对方做这件事,除非你想离婚
👉娶老婆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男人说出了终极答案,无数人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