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课文朗读+图文解读+视频+课后练习

教育   2024-12-01 08:03   上海  


部编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课文朗读


电子课本


教学视频

(建议点击播放后全屏观看)

课文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1、交流指导

(1)掌握平台中交流到的想象画面的方法,想一想在课内外阅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描写。

(2)分享本单元及平时阅读时掌握到的其他想象画面的方法,和同学交流。

(3)读书时,运用这些方法读懂课文,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交流范例

A、我通过修辞想象画面,如:《观潮》一课中作者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我们想象战场上无数白色战马奔腾而来的场面,就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形态和壮观的气势。

B、我通过抓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如:《繁星》一课中写天空中“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抓住“悬”字,想到深蓝色的天空中星星摇摇欲坠的样子,能感受到星空宁静的美。

C、“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我们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当花牛把尾巴甩得“滴溜溜”的时候是它最高兴的时候,我们就能想象到花牛高兴玩耍的画面。

D、这样的想象画面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理解这些方法的妙处,做到学以致用。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一下。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第一行是描写声音响亮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声音细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2、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示例1: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卷积着乌云压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大雨下起来了,霎时天昏地暗。小狗听到响声,顿时站起来,警惕地望着门口,过了一会儿,它才安静下来。

示例2: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工夫,只见一团团黑色的乌云迅速在空中集合。霎时,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向大地劈来,雷雨正来势汹汹地袭向人间。

示例3:我正抚摸着那只小狗,忽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只见它看到一只大狗,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它。


三、书写提示: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四、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诗简介: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这首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清新自然。其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诗,描写夕阳返照的画面。


作者简介: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兼音乐家,号摩诘居士。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理解词语:

①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②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③但闻:只听到。但:只。闻:听见。

④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⑤复:又

⑥照:照耀(着)。


诗歌大意: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图文解析


单元知识点
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霎(shà)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 lǒnɡ(笼罩)lónɡ(笼子)
载zài (运载)zǎi (登载) 
尽 jǐn (尽管)jìn(尽头)
处 cℎù(无处不在)  cℎǔ(处分)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滚动、顿时、
风平浪静、水天相、逐渐、犹如、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牵着、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
庄稼、风俗、跃出、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明亮~闪亮、柔和~柔润、新鲜~清新、
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满意~满足、
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
眠~睡、霸占~占据、纳凉~乘凉、
密密麻麻~密密匝匝、微小~渺小、
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宽阔→狭窄、
人声鼎沸→万籁俱寂、平静→喧闹、
风平浪静→风号浪吼、喜欢→讨厌、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柔和→坚硬、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
霸占→割让、新鲜→腐败、
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 式词语:
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
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②ABAC 式词语:
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
毕恭毕敬、有始有终、 知己知彼 、
能屈能伸 、自给自足 、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一片菜园
一堵水墙 、一匹战马、 一个月亮、
一块银毯、 一个传说 、一道后门 、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
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
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 
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 可爱的水塘 、
新鲜的花瓣、 古老的传说 、闪烁的星星、 
密密麻麻的星星、 静寂的夜 、
星群密布的蓝天、 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鸟语花香 、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 
花团锦簇、 烟波浩渺、 落英缤纷、 
繁花似锦、 沃野千里、 山清水秀、 
层峦叠嶂、 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
(1)补充词语。
(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
(3)用相关词语造句。

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拟人句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话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4.设问句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重点句段: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写观潮人的表现,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用“闷雷”来形容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声音,十分贴切,也暗示出钱塘江大潮气势宏大。把潮头激起的白色水花比喻成一条白线
形象地描绘出江潮从远处而来的形态。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具体形象地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样子。从形态声音两个方面来描写,使人如身临其境,充分体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真是“天下奇观”。
3.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句话让我们想象到这样一幅画面:潺潺的溪水,穿过碎石、穿过草丛,散发出山草和野花的清香;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闪闪
4.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这个画面可以概括为水塘映月
小练笔
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走月亮》这篇课文写一写。
我记得月下乘凉的情景。月亮发出一束束淡黄的柔光,洒遍奶奶家的小院。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自己的孩子一样。院子里的树隐隐约约,树叶闪着亮晶晶的光。院子里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感知课文
1.《观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2.《走月亮》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著有《家》《春》《秋》等。课文写了作者次看星星,分别是从前在家乡的庭院、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如今在海上
考试热点:
1.《观潮》第 3、4 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第 4 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3.《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1+X”阅读
推荐篇目徐蔚南《看海》
推荐理由海潮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让你日复一日地看潮,你会不会厌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出了不同时间、地点看到的不同的海潮。虽然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作者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并且运用大量动词,描写出海浪的变化多端,用词准确生动。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运用方位顺序,采用“总—分—总”结构。在阅读时,注意表示方位的词语,增加对文章的理解。
随堂练习


答案

一、1.示例:(1)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2)漂亮的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

2.潺潺的溪流声 果子的香甜气味

3.画面 声音 味道

二、1.(1)锣鼓喧天 (2)窃窃私语

2. 示例:上课铃响了,热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用最好的姿态迎接老师的到来。

3.示例:(1)霎时 忽然 顿时 一会儿工夫

(2) 夏天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就传来“隆隆”的雷声,一会儿工夫就下起雨来了。

(3)森林里的小鸟特别可爱,只要有客人到来,它们顿时就会从树上飞起来,一会儿工夫,群鸟飞舞的壮观景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1.(1)√(2)×(3)√

2.略。

四、1.(1)空山不见人 (2)复照青苔上

2.示例: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宁静而美丽

择学堂
一个专注于孩子教育的平台。共享前沿的教育资讯,实用的学习方法,走心的童书产品,优质的学习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