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和恐吓模式的产品说明落伍了,客户喜欢的是这种

文摘   2024-10-24 23:53   广西  

产品说明会,也可以叫作“会销”,虽然它会有很多种形式,但在产品讲解中,许多伙伴喜欢用诋毁模式和恐吓模式,其实客户更喜欢的是另一种。

诋毁模式

产说会常被塑造为一场旨在瞬间捕获客户芳心的魔法秀。很多机构喜欢找一个是得高档或有文艺范的地方,找一个适合包装的“大师”作为主讲,认真推动一场产说会,以此打造一个可以促成客户现场签单的营销场景。所以,说产说会现场是一场各路大神的“秀场”也不为过。

然而,这场秀有时在主讲人的嘴里,却蜕变为一出“唯保险独尊”的诋毁大会。

如果没有猜错,大多主讲在讲带有长期储蓄功能的产品时,喜欢将银户、股票、房产投资等全部进行“诋毁”,感觉千家万户的生活统统笼罩在风险的阴云之下似的。这种讲解逻辑,无非就是突出了“无保险即灾难”的心理暗示。这种讲解策略往往让客户感受到的是:如果那些财务规划工具真的如此不堪,要么别人的傻子,要么主讲人就是骗子。

很多年前,很多伙伴都这样干过。现在,客户也成熟了,不可能再用类似的片面比较而被误导了。总之,这种诋毁模式的产说会已经很LOW了。    

恐吓模式

“片面比较”已经被监管禁止,但在讲解健康类产品时,有些“专家”喜欢采用“恐吓”式的讲解。

恐吓,就是我们常说的吓唬人。这种策略被我们戏称为“恐吓法”,它如同在客户眼前放映一部关于生老病死的、或者十八层地狱等恐怖电影,企图通过展示这些痛苦场景来激发客户的深层恐惧。

恐吓法的弊端在于,它可能让客户感觉自己被当作了易受惊吓的弱者,而非值得尊重的决策者。这种过度强调恐惧的做法,虽意在推动销售,却可能损害了与客户之间基于信任与尊重的关系。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团队会组织免费的健康讲座,但在讲座过程中,讲师会不断强调各种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费用的高昂,或者高病率“非常高”,像出示各种病态器官照片、“72.18%”这个数据都不会陌生吧。

这种产说会的后面,主讲一般就会适时推出自家的某款产品像“救命稻草”一样,可以“有病保病,没病养老”(也是带有误导性)。这种通过制造恐慌来推销产品的方式,往往让客户感到不安和压力,甚至会影响后面的就餐。

憧憬模式

最近在研究产品,我也在做自我检讨:前面的两种模式,我们似乎一直走不出来。今天看了一些高手的视频,我是第一次意识到“继续走老路”的危险性了。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第三种主讲模式:更为积极向上的讲解策略,“美好画卷演绎法”,或者说叫“憧憬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不再局限于风险的强调,而是将焦点放在客户的梦想与需求上,以及保险如何成为实现这些梦想的桥梁。

为什么很多客户不喜欢听我们讲保险,因为我们老是把保险与风险放在一起讲,让客户感到非常不舒服。其实,保险也可以与“美好”放在一起。别记了,“社保+商保=生活更美好”。

在憧憬模式之下,我们如同在客户面前缓缓展开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保险如何融入并丰富他们的生活,而非成为生活的全部负担。 比如,我与客户一起规划未来,讨论退休后的生活计划,如环游世界或享受天伦之乐,并展示如何通过保险产品来确保这些计划的实现。我们还可以强调保险在保障家庭经济安全、支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让客户看到保险带来的积极变化和美好未来。通过这种方式,客户更容易接受和认可保险产品,从而建立起更加正面和持久的客户关系。

         

 

产说会是保险销售策略的“大戏”,无论是诋毁模式的“比惨大会”,恐吓模式的“恐怖电影”,还是憧憬模式的“美好画卷”,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试图触动客户的心弦。当然,作为有主见的客户,他们会理性地看待我们的“表演”,更会理智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毕竟,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开垦这么多年了,很多客户的专业是被多家营销员培养出来的。    

产说会讲解产品就像一场“表演大戏”,既可以惊险刺激,也可以温馨美好。保险,是那个能为我们保驾护航的重要角色,无需过分动歪脑筋。    

总监之道
20多年的各类营销经历,业余写心得,不妨碍任何人,不耽误工作,不爽者请多多包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