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粥左罗的第 5314 期分享
来源 l 壹心理(yixinligongkaike)
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
作者 l 木棉 编辑 l Keane、笛子、青允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涨价倒计时1天! 预约顶峰会招募专场直播别错过🙆 点进去后,可以预约所有直播,每天免费听课
你有“瘾”吗?
朋友思思怀疑自己有“购物瘾”,因为她超喜欢逛直播间,然后疯狂买买买。
双11预售,她一晚上就花了1个多月的工资。
第二天醒来,看着触目惊心的信用卡账单、可怜的存款余额。
再想想家里还囤着用不完的护肤品、纸巾、卫生巾,一堆没拆过标签的衣服、包包……她又懊恼不已。
同事阿水则说,他觉得自己有“熬夜瘾”,白天睡不饱,晚上不想睡。
每晚刷手机到凌晨两三点,他都会害怕自己哪天就猝死了。
他也不是没逼过自己早睡,可脑子就是不听话。
有时是游戏一局接一局地打,有时只是无脑刷短视频、影视解说、美食探店、养猪钓鱼实录……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有“犯瘾”的时候:
总是忍不住点奶茶;不喝咖啡就难受;一到晚上就想吃炸鸡烧烤;半小时不看手机就不舒服……
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上瘾过后是无尽的疲惫和自责。
但为什么我们越逼自己戒瘾,就越是上瘾呢?
今天,我们一起你聊聊:
正在侵蚀当代年轻人的“上瘾性”行为。
或许看完之后,你会知道自己为何会对某些事物“上瘾”,也就知道如何戒瘾了。
01
“上瘾性”行为
为何越逼自己戒掉,越是沉迷
首先想和大家强调,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上瘾性”行为,与要去医院做专业诊断和治疗的“病理性成瘾”,通常相去甚远。
例如病理性赌博成瘾、游戏成瘾、酒瘾、性瘾等。
因为很多人在说自己成瘾的时候,是有夸张和调侃的成分在的。
就像偶尔emo的人说自己“抑郁”了,偶尔不想社交的人说自己“自闭”了。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到病理性成瘾的精神疾病的程度。
相反,生活中大部分说自己“上瘾”的人,多数时刻只是喜欢、渴望、重复做某件事。
只是有些时候,会一边渴望主动地做这件事,一边又讨厌不够自律的自己。
你或许也试过,想戒掉自己身上的各种“瘾”,却总是失败,然后批评自己:
“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是做不到?”
“我怎么一点自控力都没有!”
“再这样下去,我就废了!”
为什么我们越逼自己戒掉,却往往越容易沉迷呢?
就像我的朋友小丸,她总是一到晚上就忍不住吃吃吃,然后骂自己。
因为她的身体早已发出“警报”:腰腹软塌塌的脂肪、脸颊隔三差五冒出的痘痘、越掉越多的头发……
每次照镜子,她都恨不得扇自己巴掌:“胖成这样,还有脸吃?”
其实小丸不是没努力过。
她不知卸载过多少次外卖软件。但到了半夜,又忍不住下载回来。
她还经常发“毒誓”,或者跟我们打赌说:“我再也不在晚上9点后吃东西了,吃一口就给大家发红包!”
然后,我们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发现小丸半夜又在群里发了红包,附带几句自我嫌弃:
“好烦啊好烦啊,我怎么就管不住嘴呢!”
“我感觉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真是废人一个……”
事实上,戒掉这些“瘾”,真的不简单。
因为我们“成瘾”的大脑,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变化。
首先,“成瘾”的大脑需要更多奖励。
我们都听过“多巴胺”,它带给我们奖赏感,让我们产生动力,体会到快感。
而在“成瘾”的大脑中,多巴胺的活动力变弱了。
如果还想要获得同样水平的奖赏感,得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行。
例如,我们平时吃一顿烧烤就能获得快乐,“饮食成瘾”的人可能需要同时吃烧烤、炸鸡、汉堡、奶茶等,才能感到满足。
再者,想要更强的注意和期待。
我们睡前随手刷刷直播,不一定会有购物冲动。
但“购物成瘾”的大脑一看到主播在试用试穿,很容易唤起与之相关的情绪记忆。
即便已经拥有一堆衣服鞋子、囤到快过期的商品,仍然会期待购物带给自己的快感,然后鬼使神差地激情下单。
最后,是大脑更难控制冲动。
“成瘾”的大脑,额叶功能相对受损——这是负责管理冲动、控制自己的脑区。
它让我们能在夜晚控制自己,及时放下手机,让身体早点休息,为第二天储蓄能量。
可对“熬夜成瘾”的人来说,额叶功能没那么强,这件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如《欲罢不能》的作者亚当·奥尔特认为的:
与药物上瘾或对某种物质上瘾不同,“行为上瘾”是在进行个行为时,大脑里的“停止”键失效了。
即便你已经不那么享受,你也很清楚这个行为长期下去,会给你带来伤害,但你还是停不下来。
02
“成瘾”背后
藏着未被满足的内心需求
“上瘾”那么难戒,我们就只能认输了吗?
倒也不是。
瘾,并不是无懈可击。
早在20世纪,心理学家就提出,一个人网络成瘾的原因,和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密切相关。
其它行为成瘾背后,同样隐藏着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我想起在微博看过的一段话:
“如果你总是吃进去超过你需要的食物,那么这个食物不是你的胃需要,而是你的心需要。而我们的心是不需要食物的。
它需要爱,需要包容,需要接纳。
你多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可能都是在填补你无法被满足的爱的需要。”
所以,与其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你就是戒不掉“瘾”?
不如试着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你为什么需要这个“瘾”?
前段时间我和小丸吃饭,聊了很久才知道,她一到晚上就忍不住吃吃吃,大概是从半年前被分手后才开始的。
和前男友在一起时,小丸其实不太开心。
因为前男友总是明里暗里地,嫌她胖。
那时小丸100斤出头,娃娃脸,有点肉嘟嘟,但绝不到“胖”的程度。
小丸知道,这都是因为他有个“白月光”前女友,高挑又苗条。
所以她开始想尽办法减肥,逼自己运动、节食、不吃晚饭……
然而还没等她减肥成功,前男友就提了分手,和前女友复合了。
之后,她开始报复性地大吃大喝。
她说,只有肚子填饱时,她才感觉心里不空,至少还有美食陪着自己。
原来,她是在用食物疗愈那个被嫌弃的自己。
这样她才会打从心里觉得,胖胖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
哪怕她也知道,爱与安全感的需求,只靠吃是吃不饱的。
而有“购物瘾”的思思,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特别想买买买,好像是奶奶刚离世的时候。
从小,思思一想买什么东西,就会被爸妈教育:
“我们家穷,你要懂事点,不要乱花钱。”
但弟弟出生后,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弟弟想要什么,爸妈就给他买什么。
思思很委屈,找奶奶诉苦。
奶奶听完叹了口气,然后问她想要什么,奶奶给她买,还经常偷偷塞给她零花钱。
就这样,思思拥有了人生第一个彩色发夹、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条连衣裙……
直到思思大学毕业前,奶奶的病突然恶化,很快离开了人世。
思思工作后,爸爸妈妈开始变着花样找她要钱。
今天说弟弟要买东西,明天说他们想送弟弟上兴趣班。
思思每给家里一次钱,就会忍不住给自己花更多的钱。
就像,奶奶还活着,还在偷偷保护和偏爱着自己。
对于“上瘾”的人们来说,爱、自主、安全、自由、掌控感等内心需求,从未被好好地看见和满足过。
即便长大后,也可能会像饥饿的婴儿一样,嗷嗷待哺。
那些令他们上瘾的事物,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为了内心需求的替代品。
然而,美食、手机、购物、熬夜等,虽然能短暂填补内心空洞。
最终还是会像无底洞一般,怎么填也填不满。
03
理解和允许自己上瘾
“瘾”反而可能会消失
想要戒掉不健康的“瘾”,我们得从健康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做起。
到底怎么做呢?
01 挖掘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犯瘾”的时候,不妨先暂停一下。
问问自己:
是什么引起了这个念头?
此时此刻,你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情绪?
想点烧烤、炸鸡、啤酒,是真的肚子饿,还是孤单、委屈、不甘心?
忍不住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手机真的很好玩,还是想补偿白天失去的个人时间、自主感和自尊感?
无论想到什么,你都可以在纸上或者手机上写下来。
也许说着说着、写着写着,那些过去埋下的“病因”就出现了:
“他凭什么嫌我胖?现在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为什么弟弟有、我没有?现在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没人爱我,我就要好好爱自己!”
看清过去的创伤,发现自己被压抑的真实需求。
当你理解自己为何上瘾,或许就不会再苛责自己了。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和欲望永远不会消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抑制,你所能做的,不过是终于肯诚实地面对其中的一小部分。
强行压抑内心需求,或者强行戒“瘾”,是很难的,还可能变本加厉。
不妨先允许自己释放这些被压抑的需求和欲望。
关键要在过程中,换一个方式上瘾:更正念地,去吃、看、买……
专注在当下,让脑海中那些不甘心的想法、批评自己的声音,被当下的真实感受盖过:
这块鸡爪表面是微黄色,挂了一些红油,看起来肉比较厚;
放进嘴里,辣味让舌头有微微的痛感,柠檬的酸味也出现了……
当注意力集中在嘴里这口食物上、眼睛看到的画面上、想买的物品信息上。
它们就可以脱离满足心理需求的属性,回归物品的本质了。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瘾”的力量弱了。
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甚至,还有的人会尝试让自己对某些容易引起积极反馈、得到多巴胺激励的事物、行为上瘾。
比如“学习上瘾”“跑步上瘾”“打球上瘾”等,这些“上瘾”行为,反而越做越让人快乐。
03 多一些自我肯定
当然,除了“犯瘾”的时候,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用健康的方式照顾自己,多一些肯定和鼓励自己。
“今天你又吃到了很好吃的外卖,你可真会选啊。”
“你今天比昨天早睡了5分钟诶,你真的太棒了。”
“没关系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你都是值得被爱的。”
研究发现,越是低自尊的人,越可能行为成瘾。
提升自我价值感,就像打造坚固的盾牌,让“瘾”望而却步。
写在最后:
当然,心理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成瘾”的大脑也需要帮助。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瘾”已经非常具有强迫性、不可控,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无法靠自己缓解。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危言耸听。
食品、手机、购物等“上瘾性”行为,本身当然不至于毁掉一个人。
只是,当我们长期用不健康的方式应对内心需求,那身心必将会回馈给我们不健康的结果。
就像朋友小丸,越吃越焦虑,越胖越抑郁,产生了严重的自我厌恶。
为了不让自己再胖下去,她尝试了催吐、吃泻药等方式,但过后还是控制不住地继续吃吃吃,已经出现病理性贪食障碍的倾向。
后来,是我们几个朋友半劝半拉,带她去了医院。
在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下,小丸终于不再依赖吃来安慰自己,体重也趋于稳定。
她说:“我的好朋友和心理医生,花了很大的力气让我相信,我值得更好的。如果我再早点明白就好了。”
亲爱的陌生人,我想对你说:
你也一样,值得被更好对待。
参考文献
[1].Suler, J. (1999).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5), 385-393.
[2].李梦姣, 陈杰, 李新影. (2012). 非药物成瘾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623-1632.
[3].刘勤学, 方晓义, 周楠. (2011).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