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津新闻】津民间社团组织呼吁学说中国话,加强与中国投资者交流

民生   2024-11-19 00:05   尼日利亚  

新闻来源:Miningzimbabwe

津巴布韦华人网编译


“津巴布韦替代矿业大会(ZAML)2024”由津巴布韦环境法协会(ZELA)和全球见证组织(Global Witness)共同组织举办,会议的第三天,ZELA的Farai Mutondoro强调,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有助于与中国公司和当局展开更有效的合作。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力量,” Mutondoro说。“虽然全球贸易离不开英语,我们也说英语,但英语并非已经处于垄断地位。也许明天我们就会说中国应该用ZiG(当地货币),因为人民币正朝着国际化迈进。”

“企业认识到这点固然重要,但作为公民社会,我们也应该参与进来。我们要阅读中国文学,了解其本质,把握文字背后的含义。有的可能是中文的,有的可能是英文的,”他说。

人权活动人士Diana Muvunduse强调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即劳工权利的侵犯,特别是在采矿业,该行业有很多中国公司在经营。

Muvunduse说:“真正的问题是违反了国际劳动法。这些煤矿里的很多中国工人都不是普通的劳动者,有些人甚至曾经是囚犯,在被带到这些地区工作之前就进过监狱。”

Muvunduse进一步指出,语言障碍可能会阻碍记录和处理这些侵权行为的努力。

“我们看过很多类似的视频,尤其是在WhatsApp上,由于语言障碍,员工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不满,”她说。

在承认这些挑战的同时,Mutondoro对与中国当局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潜在可能表示乐观。

他表示:“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与中国接触,我们就有机会跟他们更进一步交流。今天,我们正在测试这一机制,我认为就这个话题发表帖子是对的。”

民间社会组织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就倡导人权和劳工标准和与中国投资者进行建设性接触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弥合语言鸿沟,加深对中国文化和商业惯例的了解,就能为津巴实现公正、可持续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在津巴布韦的矿业投资者往往因安全、环境、劳工和人权标准不佳而受到广泛批评。

从导致事故的安全措施不足,到环境污染和剥削工人,许多中国公司都无视当地法规。语言障碍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阻碍了当地工人和社区有效地报告虐待行为或就改善条件进行谈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呼吁要求中国投资者只有在懂津巴布韦16种官方语言(不包括手语)中的一种时,才能获得工作签证。

这将确保更好的沟通和问责,加强当地劳工保护和环境保护。有趣的是,参加2024年津巴布韦替代矿业大会(ZAMI)的中国代表也同意这一提议。

通过确保中国投资者适应津巴语言,国家就能维护其主权,促进更公平、更公平的商业行为。

注:以上为翻译文章,不代表华人网观点和看法,发表在此,供广大在津中资企业和侨胞参考并引以为戒。


翻译:EVA

责编:清风







津巴布韦华人网
津巴布韦华人网,津巴布韦本地华人生活网,津巴布韦商业信息,津巴布韦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