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们打架,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尽快停战

文摘   教育培训   2024-11-07 00:01   广西  


由于在园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特殊,他们入园前往往形成了唯我独尊、任性、霸道、自私、不合群等个性,因此,他们入园后很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对于幼儿间的冲突,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

(1)冲突,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一种表现。一个孩子在幼儿园与同伴没有冲突,可能说明这孩子根本上没有与任何同伴交往,这需要我们特别重视和关注。没有与任何同伴交往比与同伴发生冲突更为可怕。

(2)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幼儿间的冲突。冲突的产生缘自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缺乏,冲突的产生及其解决,有利于幼儿走出自我中心,加强了幼儿彼此间的了解,让学会按照社会规范请求,通过协商、互惠、互谅等手段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了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利于加速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3)要让幼儿的冲突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幼儿的社会性就是在与人争吵、和解,争吵、调停、和好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因此,不要在幼儿冲突尚未真正发生时就进行呵斥,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也不要强行在冲突的中途粗暴地制止冲突的继续发展(如,不问缘由地简单制止、隔离拉扯或吓唬幼儿,以达到制止并减少冲突的目的),要让冲突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并让幼儿在冲突的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如,我在幼儿园就曾见过这样一个例子:

小阳和小冰发现了在操场上的一辆小自行车。他们俩几乎同时来到小车旁,都想选骑,谁也不让谁,由此发生了争执。曹老师在一旁平静地观察。不一会儿,小丽也来到小车边,见小阳和小冰争得不可开交,就建议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方法来决定谁选骑车,结果小阳先骑。他兜了一圈又一圈,竟把另外两小伙伴撇下了。

小丽和小冰高声叫小阳停下,小阳不理不睬。于是,小丽勇敢地挡住小车的去路,小冰也大胆地拉住小车的后座,迫使小阳停车。争执又开始了,但没过多久,只见小冰骑上了车,小丽在数:“一圈、两圈……”。原来,他们制定了骑三圈后换人的规则……

上述例子中,教师的观望,不干涉,不强行制止反而让冲突各方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4)引导自己解决冲突,让幼儿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对幼儿同伴间产生的冲突,教师不能用自己意志或所谓的智慧代替幼儿解决冲突,要引导和鼓励孩子独立解决冲突,如,有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到活动室自由玩耍。孩子们爱说话,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其中一个性子急的孩子扑上去要打另外一个孩子。这时,在一旁监护的老师走过来说:“你们那么想打架呀,好啊,这可是锻炼的好机会。不过,打架应该用嘴说话,不能用手打对方,容易把小朋友打伤的。”于是孩子停了下来,双方开始互相指责。老师又说:“说话要文明、讲道理,错了要承认,向人道歉。”……教师的引导,有利于幼儿理性地处理冲突,并在冲突中获得了解决冲突的智慧。

老师不要害怕幼儿交往时产生冲突,不仅不要人为地避免冲突的发展,还要创造条件(如,玩具适地少,活动空间适当的小,时间适当少)让幼儿间发生冲突,并让幼儿在冲突中获得发展。

(5)不能因为孩子与同伴有矛盾而禁止孩子与同伴交往。由于交往能力有限,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经常会闹出一些矛盾来,有时甚至还直接以武力解决问题。许多父母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此而吃亏而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小玩伴们玩,他们常常连哄带吓:“忘了昨天××打你了吗?还嫌吃的亏不够……”可是,面对小玩伴的召唤,心痒难耐宝宝怎能把妈妈的话听进去,昨天刚打过架,今天又屁颠屁颠地凑一起。

父母忽略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孩子交往中的快乐!在孩子的交往中,没有谁更吃亏、谁占了便宜这一说,只要他们在交往中得到了快乐,父母就不必大惊小怪。另外,即使小朋友们出现了打闹,父母也不要参与其中,因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学习妥协、谈判、合作等等与人相处的技能,这种学习,较之父母的百遍说教都要来得有效。

案例  孩子比成人更有化解人际矛盾的艺术

  6岁的丫丫和小伙伴在房间里玩玩具,不一会儿,房间里传来了相互争吵的声音;“这是我的!”“你这个笨蛋!”“我要告诉你妈妈听!”

越来越大的争吵声让房间外的丫丫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出面劝阻,又怕方式不当让孩子难堪,很是迟疑。正在犹豫不决时,电话响了,等她接完电话,发现房间里的争吵已经变成了欢声笑语。

孩子之间的语言交往不可能总是和平地进行,争论、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成年人看来不正常的“刚刚还面红耳赤,转眼又喜笑颜开”的现象,或许恰恰是儿童特殊的人际智慧(我们成年人的这种智慧已经丢失、退化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人格和德性就是在这样的争吵、和解,争吵、调停、和好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秋风幼教
关注幼儿健康发展,传播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