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飞仔。北京市考即将开始,今天和大家聊聊京考申论,送大家一颗“定心丹”。
(部分内容和国考申论考前梳理类似)
1.答题顺序。京考经常出现“参考材料范围较多”的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优先做参考范围比较少的题目,比如2023年和2024年都可以优先做第二题和第三题,再做第一题,最后写作文。注意一定看清楚作答区域,别写错位置。当然,也要看自己平时练习的习惯,如果适应了1234的顺序,也没必要调整。
2.概括题注意事项。重点说参考范围较多的概括题,有以下建议:(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主题词、限定词以及核心任务,这可以帮助在分析材料时快速取舍材料。(2)先“砍瓜”后“挑籽”,先不要直接逐字逐句分析材料,京考材料的特点是,虽然内容多但是每一则材料都有一两个主旨,所以尽量先看每则材料的主题和大意,每一层逻辑的核心总结好了,再去推敲具体阐述的细节。(3)善用“首尾段”“总结句”“高频词”等阅读方法,这对京考材料比较管用。
3.对策题注意事项。北京的对策题有时候相对简单,比如2024年的“线上盲道”、2023年的“电子围栏”,按照对策题的常规思路作答即可:(1)界定问题是前提,一定要界定到“需要解决的问题”(2)优先使用材料里的对策,材料有就不用自己提,但不是有对策就抄,要看是否能解决问题。(3)材料没有对策就针对问题和原因反推,抓住核心问题反推“做什么”,抓住具体问题表现或原因反推“怎么做”。(4)不要主观臆想一个对策可以解决多个问题,宁可“一问多策”,不可“一策多问”。不过,有时候也会“毫无方向”,比如2020年的“标准化工作如何助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针对这个飞仔专门录了一个课,如果你还没听,抓紧时间听一下,链接在这里:京考,这道题一定要听一下。
4.分析题注意事项。北京的分析题考查比较全面、灵活。(1)有时考“要素分析”,比如2023年的“科技惠民”,这一类基本就是问啥答啥。(2)有时考“词句分析”,比如2024年的“眼高手低”“小题大做”、2021年的“尊重食物”等,这一类就是“解释词句+论证”。(3)有时考“关系分析”,比如2022年“硬资源和软资源”、2017年的“山寨与创新”,关系分析没有固定模式,两者之间究竟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对立关系、依存关系、互补关系,要看分析对象的特性和材料逻辑,不要傻乎乎地罗列信息。(4)有时考“现象或事件分析”,先写清楚分析对象的本质或结论,比如2021区级“胡女士的感慨”要先写感慨的是什么、2020年乡镇“建议的适用性”要先写是否适用,然后再根据材料逻辑具体分析。
5.应用文注意事项。近几年京考没怎么考应用文,偶尔考也是考“建议提纲”,本质还是对策题,格式就是“标题+正文”,但是也要做好会考其他类型的准备(不考就不考,考了有备无患),不必慌张,注意以下几点:(1)格式是送分,谁要丢了格式分儿,用力猛掐大腿根儿。(2)内容分是重点,不要自己套模版,要搞清楚命题意图、核心任务,点都在题干中、材料里,结合核心任务做到逻辑清晰、详略得当。(3)语言分,部分文种要求感染力、生动性时,记住那几个技巧,善用排比、对比,别傻乎乎地一通罗列信息,尤其是题目简单时,适当注意答案的修饰,能锦上添花。
6.大作文注意事项。
7.三大能力。审题、分析材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要求,也和国考一致,可以点击后方链接直接查看:记住这8点,申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