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遭市民质疑:主席怎么只有一只耳朵?

文摘   2024-08-08 10:13   湖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家常无忧小妙招,再点击“关注”再点击右上角的…点击置顶公众号或者设为星标,这样就能加入我们了

1950 年,天安门城楼上挂起了毛主席像,这一画像的版本引发了北京市民的关注与讨论。毛主席像的“蜕变史”,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下滑观看具体视频:


新中国第一代伟人肖像画油画家王其智,亲身经历了主席像的多次变迁。最初,毛主席戴着八角帽,面带微笑,亲和力十足。但随着岁月的流转,主席像在表情、发型、着装、形象等方面都不断变化。从解放战争时期的照片到建国后的形象,从年轻的瘦脸到相对胖一些的面容,从身体占比较多、头部显小且微侧只露一只耳朵,到后来的正面像,每一次变化都反映着时代的审美和对领袖形象的理解。

60 年代初,“只有一只耳朵”的主席像引发了争议。在当时强调文艺创作“高大全”的背景下,这样的形象被认为不合时宜,甚至是对领袖的不尊重。市民们纷纷表达意见,中宣部迅速响应要求整改,主席像重新变回正面、露出两只耳朵。

主席像的整改并非易事,画师们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王其智在父亲王式廓的教导下,深知绘制主席像的重大意义和艰难考验,坚持了 30 年。而王国栋作为绘制主席像时间较长的画家之一,面对巨幅画像的诸多难题,如画布尺寸、相框浸水等,在天安门管理处的努力下最终得以解决,确保了画像的质量。

葛小光于 1971 年接棒成为主席像的绘制者,他在天安门城楼的西北角工作棚里,无论寒暑,都在为每年国庆节前的主席像绘制辛勤工作。为了应对画像外挂时的风吹日晒,他创新使用耐晒的矿物质颜料,延长了画像寿命。

主席像的变迁,不仅仅是一幅画像的外观改变,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见证,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对领袖的敬仰之情。市民们的声音表达了对领袖的深厚感情和期待,画师们的努力则展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领袖的尊崇。


毛主席,永远在我们心中!主席像的变迁历史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它是国庆时刻的永恒符号,也是人民与伟人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家常无忧小妙招
每天分享不一样的好文,有温度,更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