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兰州城市学院:践行“手脑并用 创造分析”校训精神 努力建设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教育   2024-11-06 17:36   甘肃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优化整合重组路易·艾黎1942年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1958年成立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而成的、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办学目标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近年来,学校秉承路易·艾黎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瞄准建设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一目标,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三个阵地”、瞄准“三个一流”、推进“三个结合”,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城市规划与建设咨询智库、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等方面成效显著。



 聚焦 “三个阵地”  赋能文化育人


在办学实践中,兰州城市学院赓续传承路易·艾黎精神,用好路易·艾黎独特校本资源,聚焦“三个阵地”,赋能文化育人,将培养更多新时代“路易·艾黎”落到实处。


01
聚焦课程阵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的核心地位,建“金课”、广宣讲、重实践,发挥校史校训校情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爱校荣校意识。围绕“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打造以路易·艾黎精神为核心的校本红色“金课”。举办“路易·艾黎精神融入思政课”研讨会和集体备课会,编写校本教材《路易·艾黎精神与培黎文化》,开设“路易·艾黎精神与培黎文化”选修课,成立路易·艾黎精神宣讲团,深入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单位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艾黎精神进校园”宣讲30余场次,覆盖中小学生超过4000人次,把思政课搬到艾黎广场和培黎展览馆,通过开展“行走的课堂”,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爱国情怀”“重走艾黎路”等大学生红色实践研学活动,前往甘肃省山丹县、陕西省凤县等地开展文化寻访和社会调研,先后组织实践队伍42支,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将“思政课堂”同“实践课堂”深度融合,让学生领悟路易·艾黎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的崇高精神,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02
聚焦活动阵地,大力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学校坚持把阵地育人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将艾黎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弘扬艾黎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常年开设艾黎学术大讲堂,定期开展“学校史、悟校训”主题班会,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艾黎诗作诵读、文化寻访、专题宣讲、美术作品展等系列主题鲜明的追思纪念活动。常态化组织师生深入山丹艾黎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持续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艺术浸润心灵、“悦”读工程共同体、书香校园建设等13类近100项校园文化活动,先后制作了《传承的力量》《我心中的路易·艾黎》《我们的艾黎故事》等6部专题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03
聚焦平台阵地,全面展示文化育人成效

学校坚持把平台育人作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依托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组建50人的国内外兼职研究队伍,采集口述历史,发掘整理艾黎文化遗存与史料4000余册,修订再版《艾黎自传》,制作《艾黎纪念邮册》,编印《培黎通讯》,开展路易·艾黎课题研究。其中《路易·艾黎在华文化书写活动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路易·艾黎在华六十年史料整理与研究(1927—1987)》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用好培黎展馆,近3年接待国内外嘉宾、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近3万人次,与新中友好协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等国内外30多家机构、单位建立友好合作,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建好传承平台,依托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创建甘肃省高校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完成9个市州非遗(音乐类)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获批教育部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依托甘肃文化翻译中心,完成《丝绸之路石窟艺术》等多项敦煌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项目,《敦煌文化关键词》(英汉双语版)获中宣部2019年地方优秀外宣品一等奖。



 瞄准“三个一流”  培养卓越教师

兰州城市学院扎根陇原大地、立足金城兰州,深耕地方基础教育,发挥一流专业的引领作用、一流课程的驱动作用和一流名师的领航作用,成为服务全省基础教育的领跑者。


01
一流专业引领,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秉承师范教育传统,对标“卓越教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课程改革,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遵循“OBE”(成果导向)理念,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思路,构建“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优化课程配置,组建“分类组选式”课程模块,学生根据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组合,增加学习多样性、时效性。在此基础上,学校整合实习实践,实施专项实习“6164”方案:第一阶段为6周的课堂集中学习,掌握总论性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为1周的名师示范,“基地园”优秀教师公开示范教学,学生观摩学习;第三阶段为6周的模拟教学,学生互为教学对象,模拟训练幼儿园教学活动;第四阶段为4周的入园实践,进行教学法课程专项实习与成果汇报。近年来,学校获全国师范生学前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奖24项,毕业生在全省省级示范幼儿园院长中占比73.27%。
02
一流课程驱动,提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对标一流课程标准,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5类“金课”,提升课程“两性一度”。建成“常微分方程”“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优质课程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线开放。学校注重课程学科联动,发挥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省级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互促共进。成果《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大纲的研制——以“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课程为例》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悦读悦绘悦动: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园本课程研发与实践》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依托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持完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等国家级课题,承担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13项。学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省级教学团队,联合高校教师与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骨干教师合作编写教材5部,主动服务幼儿师资职前职后培养。
03
一流名师领航,助力基础教育优质教师培养

学校发挥一流名师领航作用,依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工作室、教育部中小学领航名师工作室等,探索“国家名师+卓越教师+骨干教师+种子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实施“星火计划——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公益支持陇原行”、甘肃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受益教师覆盖22个县(区)5万余人。负责全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覆盖36个县(区)3105所学校,受益教师7000余人。参与教育部“助力国家扶贫攻坚”云南怒江支教活动,受益教师6万余人。学校主动参与制定标准流程规范,主持修订的《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甘肃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办园标准》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制《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甘肃省精准扶贫幼儿园转岗(非专业)教师培训实践研究报告》等9份报告被政府采纳,牵头制定《甘肃省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培训方案》,为全省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师资薄弱问题贡献力量。同时,学校依托硕士点人才优势,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按照“培养一批、引进一批、提升一批”的方针,引进和委托培养博士31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领军人才2人、省园丁奖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陇原“四有”好老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依托师资优势助力乡村教师学历提升。



推进“三个结合”  彰显城市特色

兰州城市学院深入推进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相结合、科技赋能与城市治理相结合、智库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构建服务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支撑体系,培养城市急需人才,贡献城市发展智慧。
01
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相结合,培养城市急需人才

学校构建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专业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城市发展。聚焦甘肃省能源、冶金、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要求,对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城市特色产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压减停撤不符合城市类、应用型发展定位的传统专业。同时,着力打造服务城市类专业集群,开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对接城市燃气集输和城市污染治理等相关行业产业,打造工程技术类专业集群。
02
科技赋能与城市治理相结合,激发人才创新潜能

学校坚持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聚焦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参与“金川镍铜矿区尾矿库重金属污染修复”“成县厂坝铅锌矿尾矿生态风险评估”“兰州市安宁区智慧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等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强化团队联合攻关,促进创新创业“质效”提升。近3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项、省级60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1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75项。
03
智库建设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贡献城市发展智慧

学校坚持校地协同、智库赋能,依托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开展城市问题研究,《甘肃省白银定西特色农业调研报告》《双循环新格局下甘肃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等智库报告得到上级肯定,《甘肃省国土空间安全规划研究》《甘肃国际陆港“十四五”规划》等近30项政府委托项目被政府采纳并实施。主办甘肃省“四强行动”高峰论坛,部分成果被纳入《甘肃省“四强行动”实施方案》;主办“强省会”智库论坛,提出的“新区南下、主城北上,双轮驱动、一体发展”方案,得到兰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聚焦中国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编纂《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系列,连续10年对全国293个地级市进行评价,荣获“优秀皮书奖”二等奖;联合甘肃省社科院编撰《甘肃省城市发展蓝皮书》,为甘肃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价依据。


来源 | 光明日报
制作 | 李敏

校对 李利平

初审 | 王若璇
复审 | 闫嘉哲
 终审 | 宋子琨 



往期推荐


1、学风建设展风采,巡礼之路奏华章——兰州城市学院“学风建设巡礼”活动(四)

2、迎评促建 | 传媒学院坚持“五个到位”,扎实推进迎评促建工作

3、学风建设展风采 巡礼之路奏华章——兰州城市学院“学风建设巡礼”活动(三)

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分享兰城资讯,传播校园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