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2024年10月24-27日,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肝胆胰外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诊治经验,推广新理念和新技术,推动我国肝胆胰疾病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会上,一个崭新的专业组织——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当选为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刊特邀请沈锋教授进行了专访。沈锋教授指出,委员会将致力于汇聚并强化研究力量,推动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共同攻克肝癌这一医学难题。其中,提高多学科治疗(MDT)水平是委员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在肝内胆管癌等复杂疾病的治疗中。未来,委员会将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推动肝癌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共筑肝癌防治的坚固防线。
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共筑肝癌防治新篇章
沈锋教授:在本届国际肝胆协会中国分会的大会上,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肝委会)宣布正式成立了。肝委会的成立,是在陈孝平院士的积极倡导与悉心指导下实现的,它承载着我们对抗肝脏肿瘤、尤其是肝癌这一我国高发疾病的坚定决心。
肝癌作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研究与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成立这样一个专业委员会,旨在汇聚并强化研究力量,推动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共同攻克肝癌这一医学难题。这既是我们作为学术组织的使命所在,也是委员会成立的初衷。
众所周知,多学科协作(MDT)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肝委会中,我们将MDT和多学科的融合视为核心奋斗方向。我们坚信通过集合多学科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更全面地应对肝脏肿瘤这一复杂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当前,肝委会的主要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展开:首先,我们将在国际肝胆医学会中国分会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下属的专业委员会,我们将始终遵循这一原则,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开放的学术平台。通过广泛吸纳多学科、多渠道的专家学者,促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我国在肝脏肿瘤、特别是肝癌领域的诊治水平。再者,合作研究将是委员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肝癌诊疗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推动肝癌研究取得新的突破。最后,我们还将积极承担科普宣传的责任。通过向广大民众普及肝脏肿瘤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与素质,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专委会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步伐,推动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附: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首届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沈锋
顾问(以姓氏拼音为序):
蔡建强 陈敏山 陈亚进 董家鸿 窦科峰 樊嘉 方驰华 耿小平 梁廷波 廖家杰 卢实春 吕毅 毛一雷 钦伦秀 邵江华 滕皋军 王学浩 文天夫 杨连粤 曾勇 张水军 张学文 郑树森 周伟平 朱继业
副主任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郝纯毅 匡铭 梁萍 刘景丰 刘连新 刘荣 吕国悦 任正刚 商昌珍 孙倍成 王葵 吴泓 仵正 袁玉峰 张万广 赵海涛 周俭 左石
上下滑动查看
提高多学科治疗水平,优化肝内胆管癌患者治疗方案
沈锋教授:在肝癌临床诊疗过程中,如何提高MDT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我们倡导多学科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各学科资源,实现更优质的病人服务,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单位在MDT的实践上各有特色,这些不同的途径和组织方式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肝内胆管癌(ICC)的复杂性尤为突出,外科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实上,70%-80%的ICC患者可能都处于中晚期,需要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治疗,特别是局部或区域性治疗。近年来,晚期肿瘤的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以及特异性靶向治疗等取得了显著进展,为ICC的多学科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对于患者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无疑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包括最小的创伤和医疗成本——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虽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但我们正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实现对他们最大的回应和关怀。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声 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