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服务对象的限制,国外的助听器专家仅从事与助听器验配(编程,销售)相关的听力检查,所需教育背景和学历低于听力学家且由当地政府决定,也需要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执照。
国外听损患者约见的第一位专业人士不是助听器专家,而是听力学家,以排除潜在的导致听损的医学问题。界定听损的病因和性质,是医学或非医学干预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听力保健之旅,始于听力学家,这是专业需要和专业职责决定的。如果定义、职责不清晰,就会引起混乱,这是监管的失职。
国内市场上“助听器专家”非常活跃,频繁出现在各种活动场合。吸引公众眼球、提高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因“助听器专家”有别于听力学家,直接服务听损患者需要有转诊机制作保障,这是前提。一旦超出助听器干预范畴,应该向专业医疗机构转诊。
如果“助听器专家”是一位持有职业证书的销售经理,情况同样如此。当然,也不排除他向老板申请优惠价,急于完成促销指标和销售业绩。
助听器验配师(hearing aid dispensers,HADs)是指通过包括专业理论和实操的资格考试、获得助听器验配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业人士,为患者进行常规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
近年来,“听力师”在国内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在4-14-03康复矫正服务人员之下,有4-14-03-01助听器验配师,而在2-02-35康复辅具工程技术人员之下,有2-02-35-03听力师。
不过,听力师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晋升和发展路径并不清晰,相关人员被迫跨专业“曲线救国”,缺乏归属感。医院听力师的工作更接近听力学家,负责听觉、平衡及相关的临床听力学、前庭功能检测、鉴别,以及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前后的评估等工作。
至于在社会上的非医疗机构如助听器验配店或听力中心,也有将验配师改称“听力师”的,多数人的工作仅限于常规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与前述“听力师”相差甚远。
国外的听力保健专家(HCP),英文全称是hearing care professional,泛指服务于听力保健各个环节上的专业人士,负责回顾病史,了解遗传、药物、创伤等医学问题,对过去和目前的噪音暴露进行评估,检查耳道、鼓膜及其它听觉通路,进行纯音测试及言语测试,之后完成一个全面的听力概述(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hearing abilities)。必要时,通过选配助听器干预听力损失。
国外也把有HCP参与验配的处方助听器,叫做HCP助听器,与OTC助听器区别开来。
顾客体验专家(customer experience specialist,CES),是近年来在国外听力中心出现的新岗位,他们接受患者咨询,引导并陪同患者进入专业服务流程。
可见,上述不同职业的头衔,有医疗、非医疗,以及产品、服务甚至销售等不同的侧重点。国内常常将这几者混为一谈或避而不谈,界限模糊不清,可能是出于其它目的和需要。
对于国外已有的职业资格和产品分类(助听器、OTC助听器、辅听器等)监管,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参照,或考虑国情不同而有所作为?完善规则比规范市场简单多了,希望不会让我们等待太久。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出现听力损失并需要听力护理,未来听力保健服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期待各方人士共同努力,打造一个规范、健康、兴旺的行业生态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发分享仅限非商业目的,请使用全文并注明出处。
注:微信公众平台随机插入的广告,与笔者及公号文章无关,请知悉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