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跳转:电力交易员考试第一期,你准备好了吗?(100道单选题含答案)
点击跳转:全国34省市自治区电力交易政策汇总查询表
最近有电力交易员和我吐槽他的苦恼...
原本在售电公司从事批发侧电力交易的他,由于公司新开展了面向用户的零售交易业务,领导安排他也负责用户侧的电力交易相关工作。
可是之前一直从事批发侧交易的他,对用电侧交易并不熟悉,在开展业务时遇到了不少难题,这让他一筹莫展……
其实,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售电公司开始布局零售市场,很多像他一样的批发侧交易员,也不得不开始接触用电侧的交易。
用电侧电力交易和批发侧电力交易究竟有哪些不同?
开展用电侧电力交易时又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咱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批发侧交易,什么是用电侧交易。
批发侧交易:主要是指发电企业与电力大用户、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的电力交易;
一般在省级或区域级电力交易平台上开展,交易的电力、电量较大,通常以“兆瓦”“吉瓦时”作为单位,有时候一笔交易的电量,就足够一个中小型城市用上好几年的。
用电侧交易:主要是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之间开展的电力交易,交易规模相对较小;
通常以“千瓦”“千瓦时”作为单位,毕竟对于大多数电力用户而言,一年能用上几百万度电就已经算多的了。
由于交易的对象、规模不同,批发侧交易和用电侧交易自然也有着很多的不同,对于交易员而言,最直观的感受主要有以下3点:
1、交易品种不同
目前,我国各省份批发侧电力交易的品种,主要包括长期交易、现货交易(部分省份尚未开展)、跨省跨区交易、合同电量转让交易等。
而在用电侧,零售交易的品种则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以零售套餐的形式,向用户侧提供不同电价、不同时长、不同结算方式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当然啦,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用电侧交易也会不断丰富完善。
2、交易复杂性不同
批发侧电力交易:由于涉及的主体较多,再加上电力生产、传输、使用的特殊性,导致交易过程十分复杂。
以中长期交易为例,售电公司需要在综合考虑市场供需、燃料价格、机组运行、水电来水、气温变化等多重因素后,预测未来市场的电价走势,并据此制定交易策略,决定在何时以何种价格买入多少电量。
此外,由于电力无法大规模存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需要瞬间同时完成,因此电力交易合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售电公司在批发侧市场,通过现货交易、合同电量转让等方式对电量进行二次调整,整个交易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十分复杂。
相对而言,用电侧交易的复杂性就低了很多。
目前大多数省份的用电侧交易,采用的是类似“手机话费套餐”的零售模式,即售电公司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特性,提前设计好多种零售套餐,用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套餐即可,后续用电时根据实际用电量“按月结算、多退少补”。整个交易过程与咱们平时充话费差不多,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3、对用户的研究方式不同
无论是批发侧交易还是用电侧交易,要想在市场中盈利,都需要对用户(发电企业也是售电公司的用户)进行深入的研究,只不过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太一样罢了。
在批发侧市场,售电公司需要研究的“用户”,主要是发电企业。
由于发电侧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很多省份的发电企业只有几十家,因此售电公司需要对每家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发电类型(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等)、历史出力情况、成本情况等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比如,某售电公司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某家水电站的来水情况与当地降雨量高度正相关,那么在制定交易策略时,就可以参考当地的历史降雨量及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测,对该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进行预测,从而提升交易策略的准确性。
在用电侧市场,售电公司需要研究的“用户”,则是各种各样的电力用户。
与发电企业不同,电力用户的数量众多、类型复杂,不同用户之间的用电特性差异较大,很难像研究发电企业那样,对每家用户都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售电公司一般会根据用户的用电规模、用电特性等因素,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用户群体,比如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大工业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等,然后对每个群体用户的整体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零售套餐。
比如,针对居民、商业等用电量较小、用电时间较为集中的用户,设计电价较高、用电时段限制较多的套餐;
针对用电量较大、负荷稳定、可以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设计带有需求响应折扣电价的套餐,等等。
看了上面的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用电侧交易很简单?
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虽说用电侧交易在交易方式、复杂程度上,与批发侧交易相比要简单一些,但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却也并不容易,有很多关键点需要把握。
1、精准划分用户群体
用电侧电力交易,说白了就是售电公司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特性,为其“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用电套餐。
因此精准划分用户群体,是开展用电侧交易的基础和前提。
通常情况下,售电公司会根据用户的用电规模、行业类别、电压等级、负荷特性等因素,对用户进行初步分类。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入聚类算法等数据分析手段,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将具有相似用电特性的用户划分为同一个群体,并针对该群体的主要用电特性,设计相应的零售套餐。
比如,某售电公司通过分析发现,A类用户在每天的10点至11点、15点至17点、20点至22点3个时段用电量较高,其他时间用电量较低。
那么就可以针对此类用户,设计一个电价“峰谷分明”的零售套餐,引导用户在电价较低的时段多用电,在电价较高的时段少用电或不用电,从而在帮助用户节约电费的同时,提高售电公司自身的收益。
2、准确预测用户电量
对于售电公司而言,无论是批发侧交易还是用电侧交易,准确预测电量都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在批发侧市场,售电公司需要预测未来每个时段的电量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交易策略,提升盈利能力。
在用电侧市场,售电公司同样需要对用户的电量进行准确预测,只不过预测的周期更长、难度也更大。
这是因为,批发侧市场的交易一般以“月”“日”为单位,且发电侧、电网侧的市场主体数量相对较少,电量预测相对容易。
而用电侧市场面对的是海量的电力用户,交易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用户的用电行为很容易受到气温、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电量预测的难度大幅增加。
比如,某售电公司为某工厂提供了为期一年的用电套餐,并约定了全年的用电量。可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该工厂在生产了半年之后就停工了。
后续的不再用电,导致实际用电量远低于合同约定的电量,给售电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售电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电量预测能力,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气温走势、政策变化等会对用户用电量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电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零售套餐提供支撑。
3、妥善处理用户关系
在用电侧市场,售电公司直接面对海量的电力终端用户,如何妥善处理好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也是用电侧交易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电力用户对售电公司的诉求,主要集中在电费账单、用电服务、故障抢修等几个方面,因此售电公司需要围绕这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增强用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比如,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电费账单等信息,那么售电公司就可以通过开发用户侧能源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电量、电费账单等信息的查询服务,提升用户对售电公司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此外,当电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售电公司也要及时响应,协调各方力量帮助用户排除故障、恢复用电,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不断丰富零售产品体系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户对用电侧交易的需求也会不断升级,售电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零售产品体系,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电需求。
比如,针对居民、商业等用户,可以设计分时电价套餐、用电量越多电价越低的阶梯电价套餐等;
针对大工业用户等有需求响应潜力的用户,可以设计带有需求响应折扣的套餐,引导用户在电力供需紧张、电价较高的时段主动削减负荷,在电力供需宽松、电价较低的时段增加用电负荷,从而实现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
针对安装了屋顶光伏、储能等设施的用户,可以设计包含分布式能源消纳、储能充放电等服务的综合能源套餐,等等。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零售产品体系,不断满足用户差异化的用电需求,是售电公司在用电侧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用电侧交易将成为售电公司新的“主战场”。
对于广大售电公司而言,如何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用电侧交易的业务能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期培训针对于电力交易当前的交易策略等难点,对当前市场政策、交易规则、交易策略、流程等各阶段详细流程,为参与交易企业人士提供全面指导。以理论知识和省份案例解读的方式,使学员快速了解电力交易现状,全面掌握电力交易规则,满足市场化交易的需求。
主办单位:北极星学社
培训大纲: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发展
培训地点:线上(支持反复观看)
报名方式:李老师 18931348740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的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无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