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文化焕发新活力

文摘   2024-11-26 21:10   甘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母亲河甘肃段打造成黄河上游文明发祥保护展示高地、黄河文化交流互鉴创新示范高地、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高地,让悠久厚重的黄河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近年来,我省大力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因地制宜研究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等方案规划,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一是加强考古研究。积极推进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张家川圪垯川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纳入“考古中国”项目,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完成黄河流域甘肃段文物资源调查,制定文物保护技术标准8项,实施文物保护设施项目39个,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F901对外试开放,景泰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黄河流域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推动非遗传承发展。我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传承人68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传承人758人。为规范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专门修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制定《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积极探索整合非遗资源,将其充分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设立8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全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活态传承。三是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对黄河文化中的红色故事的挖掘、研究与整理。全省实施72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8家纪念馆陈列展览改造项目,全省4处革命场馆入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南梁精神进校园”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充分发挥了革命遗迹铸魂育人作用。

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我们要大力推进沿黄市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加强黄河文化的展示、宣传、交流,举办黄河主题展演活动,用情用力讲好黄河文化故事,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黄河文化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夯实乡村文化阵地,有力推动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服务。大力推动艺术创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重任,话剧《八步沙》、秦腔《蔡文姬》、交响乐《黄河·绿洲》等一批传文脉、有品位、沾泥土、抵人心的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精心筹办主题活动,通过“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文旅诗会、“黄河之滨艺术节”“中国旅游文化周——黄河”境外推广等活动,不断提升甘肃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发展黄河文旅产业。黄河流经多个省份,沿线留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通过整合黄河沿线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团发展文化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就业等,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沿黄市州统筹保护与开发,做好“文旅+黄河”文章,创新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黄河文化旅游业,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策划“强省会·最美黄河故事”等主题活动,共评选出兰州老街、栖云小镇等8个黄河文化兰州段优秀文旅产业项目。积极与省内中医药龙头企业、重点文化旅游骨干企业及相关院校对接,做大做强一批黄河文旅康养企业,重点推进温泉养生、针灸理疗等优势康养产品。培育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生态旅游养生小镇、天水市秦州区平南文旅康养小镇等特色小镇,成功打造庆阳市锦绣坊非遗街区、平凉市非遗一条街、天水西关古城非遗一条街等文旅融合综合体。推出黄河文化8大主题40条旅游线路。全省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优先、黄河风情浓郁、文旅业态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作者:马青彦)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甘肃省文物局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向全社会介绍甘肃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保护利用资讯。感谢您对甘肃文物事业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