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学刊》第30辑出版

文摘   2024-11-17 16:41   山东  
近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海岱学刊》第30辑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该辑共刊登了苏瑞隆、温增源、孟祥才、黄锦前等学者的理论文章16篇。学者们围绕“考古发现与齐鲁史事研究”“出土文献与学术史研究”“山东地方文化史研究”等专题,对相关学术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苏瑞隆研究员的文章,从诗、赋同体的视角讨论了《诗经》颂体对辞赋诗学的影响,认为后世赋家受《诗经》“美刺观”影响而更为注重赋对君主的劝谏功能。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温增源研究员的文章,将“”之乐律管与甲骨祭词“肜龠”、《道德经》“橐龠”、贾湖骨笛及周汉律管等相联系,系统探究了古代乐律“管—律—龠”三位一体观念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新疆大学历史学院黄锦前教授的文章,通过释读臧簋铭文,详细梳理了周成王至周穆王间周王朝历次征伐东夷的原因和影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争教授的文章,通过册命仪式中的“命官之辞”“命册”“命书”等考察了“书”类文献的形成历程。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陈民镇研究员的文章,通过分析《论语》的篇幅和战国简牍的容字情况,深入研究了孔子语录的原始书写载体。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孟祥才教授的文章,结合《孟子》的语言特色,系统梳理了孟子善于类比、引喻的辩论技巧和辩论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教授的文章,根据山东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探讨了推进黄河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红教授的文章,详细辨析了近代海军的具体建设历程以及对山东海疆的防卫作用。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于焱副研究馆员的文章,对东周时期齐国“菑济之间”的运河路线和构成进行了全新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艳杰副教授的文章,借助新出土的贝壳画资料详细考证了战国时期齐国和中山国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情况。
各篇文章论题独到,观点新颖,论证逻辑严谨,研究思路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推进山东文化、齐鲁史事、考古发现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文字 | 孙景豪

编辑 | 孟令倚

初审 | 李文昌

复审 | 李   莉

终审 | 张   磊


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点赞在看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是以传承和弘扬齐鲁文化,服务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宗旨的高等研究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