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24年11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受邀到天津师范大学蒹葭讲堂做讲座。征得先生的同意,现推送其《经典阅读与人文积淀》一文,以与讲座相呼应,形成同步之效。文章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2期,感谢王余光先生授权发布!
经典阅读与人文积淀
王余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摘 要:人文知识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现状是学校教育常常会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文章指出,青少年人文知识的积淀应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其中,重建家庭藏书是人文知识积淀的重要途径,而在家庭藏书缺失的当下,图书馆尤其需要承担起社会教育这一重要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典阅读理应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人文教育;经典阅读;阅读推广
笔者所理解的人文,是指文化中关于精神层面的那一部分,比如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及道德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对人的价值、人格与尊严的培育与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的认知能力、审美与表达能力的发育与成长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而,人文知识的积淀,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然而现代学校教育以分科学习为主,每科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检测或考试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人文知识的积淀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也不太容易准确地检测。这种情况导致了学校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
《易·彖》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早期对自然与人文的认识。两千多年前,先贤们认为:研究自然现象,可以掌握四时的变化;通过人文现象的观察,可以加强人的教化以提升社会文明的程度。而此后的两千余年间,中国教育或科举,重视人文而忽略天文。近一百多年来,新式教育的确立,以科学教育代替传统的人文教育。矫枉过正,革新往往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天,教育又开始重视人文知识的积淀,关注人文教育。我以为,青少年人文知识的积淀,仍应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过去,不少人因家庭的熏陶,自小爱读书,有良好的人文知识的积淀。如史学家顾颉刚、张舜徽等前辈学人,他们受到家庭的影响,走上学者的道路。
顾颉刚先生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和儒生》等。顾颉刚出生在清代汉学的中心和有“人文渊薮”之誉的苏州,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传统学术的熏陶。5 岁读《四书》,9岁时从一位师法很严的教师读《诗经》《礼记》,后又随祖父读《尚书》《周易》。清代汉学吴派追求渊博的风气,对顾氏有不小的影响。少时读书就已知道要追寻究竟,广泛阅览了。顾颉刚在《古史辨·序》中,谈到他早年多读书、多买书的经历:我从小就喜欢乱翻书,看祖父的文字学书,看父亲的文学书,看叔叔的历史书,因此渐渐地受到了各方面的启发。然而每一门类的知识都是无穷的,我又渐渐地感到这些书不能满足我的知识欲,有时就自己出去买书,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我有力量的都买下来。当时的苏州还保留着一个文化中心的残状,观前街一带新旧书肆约20余家,旧书的价钱很便宜。每天一下课,我就立刻向书肆里跑,不是翻阅他们架上的书,便是向掌柜们讨教版本的知识。所见的书籍既多,自然引诱我去研究目录学。《四库全书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书都翻得熟极了。10 多年后,随便拿起一册书来,何时何地刻的还可以估计得出约略。天天游逛书肆,就恨不能把什么学问都装进我的肚子。我的痴心妄想,以为要尽通各种学问,只需把各种书籍都买来,放在架上,随心阅览,久而久之自然会明白通晓。总以为宁可不精,不可不博。顾氏年轻时辛勤读书,获得渊博的学识,为他日后成长为一位驰名中外的史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师张舜徽先生,湖南沅江人,自学成才。曾在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并任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1979 年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并任会长。在治学上,博览群书,走通博之路,于小学、经学、史学、文献学等均有精深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系清同治进士,父亲有极好的经史根基,又崇尚新知。家中典籍甚丰,又有新式报刊,如《东方杂志》《少年杂志》等。先生自幼好学,随父阅读了比较多的文字音韵著作。17 岁时,读完郝氏《尔雅义疏》,并作了一篇长跋,初步运用《说文》对《尔雅义疏》进行了一些考订,这是先生撰写学术论文的开始。先生说:“余一生自少至老,未尝一日晏起。每日凌晨三时辄醒,醒则披衣即起,不稍沾恋。行之毕生,受益至大。起床后,整顿衣被几案,迨盥漱毕,而后伏案观书。其时万籁俱寂,神智清澈,自然事半功倍。语云,早起三朝当一工,诚不虚也。”①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重要的。我们注意到,顾颉刚先生与张舜徽先生都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这是否不具有普遍意义?我以为,这种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传承,并为大众所认同,因而书香之家并非个例而具有普遍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香之家同人文积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私人藏书不再普及,书香之家亦随之瓦解。今天,我们讨论人文知识的积淀,不正是书香之家瓦解后所带来的结果吗?
因而,重建家庭藏书,是人文知识积淀的重要途径。
首先,在今天重建家庭藏书的可能性。笔者在一篇小文中对这一问题提到:“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我主张应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中应有书桌、书架,条件稍好的家庭,可有一个书房,成为家庭成员读书交流的场所。”(《中国家庭理想藏书》,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151页)事实上,由于价值观与科技的影响,重建家庭藏书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其次,作为一个普通家庭,要藏哪些书籍?我个人的意见,是以中外经典著作为主。读这些书的重要性,先贤多有论述。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一是,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章太炎在《中学国文书目》一文中说:“中学诸生,年在成童以上,记诵之力方强,博学笃志,将从此始。若导以佻奇,则终身无就。”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们所说的重点,正是在人文积淀上。
以上是从家庭教育的层面上讨论人文积淀的影响因素。社会环境与社会教育对人文积淀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今天,家庭藏书的缺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公共图书馆。
开展社会教育,是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全民阅读,“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成为一句很响亮的口号。而所谓的“书香社会”大概是要依靠公共图书馆才能建立起来。图书馆注重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典阅读理应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以中外经典读物为核心,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体系,引导、帮助民众更好地享受经典阅读的乐趣,加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文积淀,是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首要任务。因此,2008 年,笔者在深圳图书馆一场名为“中国阅读的传统与使命”的讲座中,倡导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增设“经典阅览室”。所谓经典阅览室,是指将经典文献集中存放展示,并围绕经典文献开展相关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融集中展示、阅读指导、读书沙龙、小规模研读、经典专题研讨、出版经典导读刊物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经典阅读空间。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经典阅览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典教育、人文素养培育方面。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则更加强调对家庭经典阅读的促进。通过经典阅读,加强青少年的人文知识积淀。
学校教育是有阶段性的,而人文知识的积淀,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很难急功近利。让青少年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中逐步完善自我。
[注释]
①出自《爱晚庐随笔》,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232页。
[作者简介]王余光(1959— ),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文献学,阅读文化,现代出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