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岸青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中央为了纪念他的功绩,选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参照“副国级”来办,许多同志都前来送别,对毛岸青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对家属进行深切的慰问。
葬礼上,三位特殊人物的出现,将现场悲伤的气氛推至高潮。
这三位特殊人物是谁?毛岸青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贡献?
对于群众来说,相比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毛岸英,毛岸青的名字会感到比较陌生。
随着毛岸青的去世,关于他的故事才有了更多的宣传和披露,人民也开始缅怀这个“说的少,做得多”的老人。
毛主席和杨开慧一生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毛岸龙英年早逝,大儿子毛岸英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只有次子毛岸青陪在毛主席的身边。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4岁,这意味着毛主席的血脉又失去了一员。
中央考虑到毛岸青的身份和生前贡献,决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办追悼会,下至普通群众,上至副国级干部,全部参与了此次追悼会,场面十分壮观。
毛岸青之妻邵华失声痛哭,向着在场的众人诉说着丈夫的生平过往,就在此时,三位特殊人物到来,轻声安慰起了邵华,他们究竟是谁呢?
他们都是毛家人,一位是毛岸英的妻子,同时也是邵华同母异父的姐姐——刘思齐。
对于毛岸青而言,刘思齐不仅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大嫂,对他关怀备至,还是他和妻子邵华的媒人,正是因为刘思齐的牵线搭桥,鼓励追求幸福,毛岸青才娶到了邵华。
另外两位是妹妹李敏和李讷,两人和毛岸青虽然兄妹相称,但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在外人看来,早些年,兄妹几个人联系的并不密切。
事实上,兄妹感情一直都非常不错,他们都受到毛主席教诲,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也一直坚持着为人民服务,而且日常生活非常低调。
那么毛岸青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贡献呢?
毛岸青一生为人低调,化名“杨永寿”,冒着严寒,进入黑龙江克山县参加土改试点工作,继承了毛主席高超的语言组织天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用实际行动践行毛主席一家的家风,关注贫苦边远地区的建设工作。
1993年,正值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毛岸青忍着病痛,出版了一部反映毛主席革命生涯的著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算是对毛主席伟大的一生纪念。
此书一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普通百姓也喜欢购买、阅读、收藏。
因此,毛岸青离世后,中央根据毛岸青早些年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参照副国级别的规格举行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