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山/养心亭诗文选读 | 洪成鼎《游甘泉洞》(总第40期)

政务   2024-12-05 10:59   重庆  


何以合川? 文象示之。何以文象? 诗文颂之。
本期要解构的文象是学士山/养心亭,主要文象视点为甘泉洞,要读取的诗文是洪成鼎的《游甘泉洞》。

0文象信息

在学士山养心亭的左侧下方,有一大岩穴,名叫甘泉洞。过去,洞中有一处泉流,终年滴水如注,叮咚作响,久旱不涸。洞壁有明代刑部侍郎、州人胡世赏的“洞落天泉”四字题刻,有清代合宗书院山长洪成鼎的《游甘泉洞》五言题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学士山曾经有过的别有洞天。

△“山阿藏岩龛”之甘泉洞(遗迹)


02 作者简介


洪成鼎,生卒年不详,字子镇,号悔翁。清代随州应山县(今湖北省随州应山街道)人。清开国功臣洪起元曾孙,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历任宜昌府鹤峰县训导、四川安岳县知县、合州合宗书院山长。

洪成鼎自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起任合宗书院山长,在合州前后六年,对合州的文化教育有着突出贡献。诸如张乃孚、杨士鑅等皆其入室弟子。其为人古质,不修边幅,见客每以前辈自居,无所屈让。其性特高尚,讲授之余,往往青鞋布袜,搜访名山胜迹,入锦囊中。喜诵陶渊明诗,捉笔则效之。字仿米芾,颇得其意。

△洪成鼎咏《谒汉昭烈庙》诗碑


03 诗文推送


游甘泉洞

造物妙难思,融结特奇纵。

山阿藏岩龛,谽岈豁云峒。

危石乳窦潜,细脉注皱缝。

高源来何方,一点透窽空。

寻丈滴石池,叮咚余瑶瓮。

历落连漏沈,清泠泛音美。

匪疾亦匪徐,刻刻调自送。

金烁旱岂枯,雪凝寒莫冻。

渟泓不盈坎,泂酌堪饮众。

掬手滑若沿,心齿甘若湩。

碧香沦茗新,漫浣讵足重。

倘逢桑苧翁,品第当谁共。

我来坐移晷,发须游仙洞。

唏声时一闻,小啜涤幽衷。

叹彼灵液钟,肯为凡褺用。

争如社鼓竞,况复壶觞哄。

缅怀如照僧,片稯坦禅颂。

前哲就厜嵬,戒喧有深讽。

俯仰成古今,泉石自天供。

何当结静缘,枕漱息尘梦。

释义:

造物之妙,不可思议;或融合凝聚,或新奇豪放。

山陵之下,有凹陷而成的岩壁;平谷之中,可见乌云乍裂似的洞石。石穴中生长着钟乳石,有细泉从岩隙中流滴。

这滴水的源头不知来自哪里,只瞥见洞顶有一点儿孔隙。寻着水滴落下之处,一方池子有如酒坛一般,坛满水溢。

疏疏历历的落水如同计时的滴钟,清清冷冷,绵绵续续,不急不缓,相吐相吞。它夏不枯,冬不冻,始终都有一线甘泉等待人们自由取用。

这泉水,捧在手里,有如薄绢,丝丝滑滑;饮在口中,有如乳汁,浓浓烈烈;用之煮茶,茶会更加新香;用之沐足,足便不再沉重。若由见多识广的茶圣陆羽来评,恐怕也难有同类与它媲美。

我长坐在洞里,犹如身在仙境,唏笑一声,小啜一口,顿扫心中的烦恼和忧愁。感叹那灵液般的滴泉汇聚在池中,被凡人取,被凡人吮,热闹的场面好似社鼓不断响起,人们纷纷围坐而饮。

想起当年那些建寺的僧人们,他们在这里靠着一块粗布席地禅修的情景,那是多么的浑然有趣;他们出入山中,自性清净,那是多么的淡然飘逸。今天目睹这些伴过他们的泉流、山石,我似乎有了一份特别的思绪:

怎么才能走出尘世的梦幻、保持内心的虚静?最好还是“漱石枕流”般的隐居山林。

△“寻丈滴石池”之甘泉洞(遗存)


04 鉴赏提要


该五言诗,细致描写了甘泉洞的造物妙思、奇特纵逸。

作者从山陵写到山洞,从山洞写到泉源,从泉源写到滴池,然后又从清泠的水声泛音和不急不缓的流泉节奏,写到了冬暖夏凉的洞中气候和甘之若饴的池中水质,可谓绘声绘色,让人有亲临其境、如梦似幻的感觉。所作比喻,美不胜收,诸如“云峒”“危石”“乳窦”“细脉”“高源”“窽(kuǎn)空”“瑶瓮”“金烁”“雪凝”“若沿”“若湩(dòng)”等,极富想象。

如此美好的地方,对于作者来说,自然会有很多感慨。“唏声时一闻,小啜涤幽衷”,隐藏于内心的那缕情思被激起,被荡涤,于是便有了如下一番议论——

这灵泉堪为众人饮,堪为凡人用,任由世间“争如社鼓竞,况复壶觞哄”,而我却不慕这喧闹繁华,愿如那禅修的僧家,踏着前贤的足迹,“枕流漱石”,寻一方静地,过一种隐居山林、洁身自好的生活。

诗的末尾,“何当结静缘,枕漱息尘梦”,表现的是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洁癖和人格追求。如果说清幽的甘泉洞丰富了学士山胜境的内容,那么美丽的《游甘泉洞》诗则增添了学士山的文人精神。也难怪古人要将“甘泉灵乳”列为“合阳八景”之一,不是么?

△“危石乳窦潜”之甘泉洞(示意)


05 漫读拾遗


洪成鼎在《游甘泉洞》诗中,用了一个有关“枕流漱石”的成语典故,指代隐居生活。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曹操《秋胡行》中的“名山历观,遨游北极,枕石漱流饮泉”句。曹操写得很是潇洒、浪漫:我要历观名山大川,我要遨游天边四际,困了就以石头作枕,脏了就以流水净身,渴了就以山泉为饮,于是便有了“枕石漱流”的文学典故。

“枕石漱流”后来又是怎么变为“漱石枕流”的呢?《世说新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孙子荆年轻时不想做官,准备过隐居生活,他告诉王武子“当漱石枕流”(这明显是“枕石漱流”的口误,王武子乐了,笑他用石头漱口,用泉水作枕。孙子荆无奈,只好辩解:“我用泉水做枕头可以洗耳(喻指耳根清净),我用石头漱口可以磨牙(喻指牙根坚固)呀!”

未曾想,一个口误居然把曹操创设的文学典故改出了新的意境。想庐山瀑布,一泻千里,冲刷着峭壁悬崖、溪涧石块,这不叫“漱石”么?看一叶扁舟,坦腹江上、扣舷而歌,这不叫“枕流”么?也许这就是“漱石枕流”一直沿用下来的原因吧。

“漱石枕流”题刻(浙江丽水)

• 本发布作品系作者根据个人读书笔记整理、编著而成,为原创作品,若要转载须经许可并注明来源。

• 为便于阅读,发布时未一一标注作者所参考的文献、书籍和资料名称,特作说明并向原作者致谢,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本发布所使用图片和摄影照片,除说明外,主要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本发布为严肃的公益学习交流活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书香政协 · 政协书香



点击下方合集

“何以合川 | 合川十大历史文象诗文选读”

查看往期内容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王 利
责 编:曹国会
来 源:合川政协君

合川发布
合川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合川区委宣传部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