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中,“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杨深秀是晋南人

民生   2024-10-27 13:11   山西  

点击上方晋南道免费关注!

杨深秀,维新志士 山西儒宗



“戊戌六君子”中,“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杨深秀,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词同一样,在历时103天的百日维新中骨头最硬朗,立场最坚定,行动最勇毅。

杨深秀


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八月十三,即公元1898年9月28日。

距离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只剩下两天了。对杨深秀来说,这个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他此生再也无法抵达。

下午3时,风雨如晦的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49岁的杨深秀神态自若,慷慨赴死。同时被杀害的,还有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这六位维新志士,史称“戊戌六君子”。

从杨深秀被捕入狱到被杀,中间只相隔了3天,没有经过正常的审理程序。这一切,昭示着顽固派对维新的无比仇视,也昭示着变法图强的极端艰难。

一百多年过去,这血雨腥风的一幕,定格为中国历史上苍凉悲壮的一页,也持续引发着后来者的思考。

“戊戌六君子”中,“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杨深秀,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词同一样,在历时103天的百日维新中骨头最硬朗,立场最坚定,行动最勇毅。

杨深秀(1849~1898),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仪张村人,字漪村或仪春,是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长者、官职最高者,也是其中唯一的山西人。

其实,维新志士只是杨深秀的一个标志性身份,这标志太过炫目,甚至让人忽视了他另外的身份:被梁启超赞为“山西儒宗”的杨深秀,是清末博采中西、学养深厚的山西著名学者;他多才多艺,能画工诗,在清代诗坛上独占一席之地,著名学者陈衍赞杨诗“根柢盘深,笔力荡决,而发音又皆诗人之诗”。

在史料中一遍遍翻阅检视杨深秀的名字,笔者发现,他身上显示着鲜明对立却又和谐统一的特质: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又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战士;他是旧学知识渊博、人格峻拔高洁的传统知识分子,又是精通中西算学、时见卓著的维新人物。杨深秀“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襟,“为政利民”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他在人生重要关口的取舍,也成就了他彪炳青史的英名。


位于山西闻喜县的杨深秀旧居


年少成名


地处运城盆地北端的闻喜县,境内山地、塬地、丘陵、平原纵排横连,古人用“嵋原如座,条峦如屏,香峰如笔,沭水如带”描述闻喜的自然山川之美。不唯如此,闻喜亦是一片文化厚土,仅闻喜裴氏家族一门,就先后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名列正史者600余人。裴氏家族的祖居地裴柏村,曾引发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的浓厚兴趣,游览后写有《裴村记》。杨深秀家乡仪张村,距裴柏村约20公里,乡贤名豪的故事伴随杨深秀长大,也激发了他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

纵观杨深秀生活的时代,列强如虎眈视,社会矛盾激化,清朝国运式微,开始“睁眼看世界”的民族精英,为改变国力羸弱、外夷凌辱的现状,开始苦苦思索寻找疗世救国的良方。杨深秀最终成为一名这样的思考者与探索者,直至将一腔碧血洒满探索的道路。

杨深秀出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一(1849年4月24日),7岁那年母亲刘氏不幸离世,次年父亲也撒手人寰。失去双亲的杨深秀,由外祖母和叔伯抚养长大。杨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传家。幼年的杨深秀,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神童”。他是个书迷,文字的世界让他如痴如醉,凡听到未读的名著、新书,一定设法买来或向持有者借阅;拿到借来的新书,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抄写,为的是赶在归还期限读完,尽量掌握书中精华。杨深秀曾这样描述自己对书籍的迷恋:“一日无新书读,就觉怔仲不安。”杨深秀读书很杂,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乃至《说文》《玉篇》《水经注》,以及佛典、道藏,皆能举其辞,又能钩玄提要,于潜心研求中独有心得。他又喜欢与人谈古论今、辩疑剖难,以求融会贯通。杨深秀还精通历算,善作诗词。“田中稳跨乌犍,山外时闻杜鹃。一带苍烟如垒,半规红日犹圆。”这首描写田园之乐的诗歌,为其少时所作,风格清新,画面感极强,显露出他的文学才华。

12岁那年,杨深秀一举考中秀才,轰动绛州(清时闻喜归属绛州管辖)。中国古代读书人考中秀才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4岁,12岁中秀才,确属凤毛麟角。我们熟知的明朝著名政治改革家、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也是12岁考中秀才。闻喜当地至今流传着杨深秀参加童试的轶事:大人带着杨深秀去赶考,看门人误把他当作戏耍的小孩子,不让进场;双方争执不下时,机灵的杨深秀瞅个空子溜了进去,到了考场发现笔墨纸砚不在自己身上,监考老师就把自己的笔墨纸砚借给他,结果杨深秀第一个交卷,揭榜时又名列榜首,让那些须发半白的老读书人简直要惊掉下巴。如果说这轶事有演义的成分,杨深秀诗歌《初应童试以默经能赋入学,学使江夏彭子嘉师赠手书〈观世音经〉,因题后》,对参加童试一事的自述,则平实而可信:初应童试因能默写经书并能赋诗而被录取,来自江夏县的彭子嘉老师非常赏识,将亲手书写的《观世音经》赠送给我——12岁的杨深秀一战成名,名冠一时。

同治九年(1870),杨深秀21岁,赴省城参加举人考试,以全省第三名(经魁)的成绩中举。但好事多磨,在1871、1874年的进士会试中,杨深秀两度败北,由做生意的二伯父资助,以举人身份捐官刑部员外郎,以留在京城继续备考。京师之地,名流荟萃,也聚集了全国最顶端的学问大家。居京数年间,杨深秀遍交海内名士,钻研学问,声名愈振,“晋士谈文学者,咸推(深秀)先生”。


杨深秀书法作品


回乡赈灾


1877、1878年,北方数省大旱,而山西尤为严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折中说:“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侵奇灾,古所未见”,“树皮草根之可食者,莫不饭茹殆尽”。空前的饥荒,甚至造成了绛州地面“人相食,甚有骨肉相残”,“村户绝半,人十毙六七”的悲剧。这场大旱,史称“丁戌奇荒”。

闻听山西发生如此严重的灾荒,居住京城的山西人纷纷捐献银两赈济家乡,也有一些官员回了山西。当时的杨深秀,正在备战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家乡的灾情,令杨深秀寝食难安。一番思索之后,他毅然放弃了科举考试,请假返乡,投入赈灾。

进士考试对个人仕途升迁,影响自是不言而喻。对杨深秀来说,错过了当年的进士之考,最快也要等到三年以后的新一轮考试了。在民间疾苦和个人前途的抉择中,杨深秀选择了以民间疾苦为先。这种抉择与取舍,让人看到了杨深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时闻喜县令是陕西凤翔的陈作哲,他热烈欢迎杨深秀返乡,参与赈灾。杨深秀以举人的身份、满腹的学问、高尚的人品和刑部员外郎的官职,受到官绅和乡民的特别尊重,成为赈灾中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领袖人物。

闻喜县此次赈灾历时两年。据光绪版的《闻喜县志》载:灾民达41500余人,官绅前后捐银共21900两,散放银米23次。在官绅两方的努力下,赈灾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共救存15810户、138730人。

灾后,杨深秀、潘梦凤、李润之等在籍绅士,又共议减轻乡民的驿费负担。闻喜县令全力支持这一建议。根据全省善后总局刊发的章程,裁去一切浮差,计每粮银一两,只出钱200文即可。又议新规30余条,于1880年下半年实施。

同样为了减轻乡民负担,杨深秀又着手解决本县钱粮征收中杂乱无序的弊端——其原因是里甲编排与村庄体系不适应,造成乡民差徭加重。杨深秀为民呼号,条陈里甲征粮的弊病,议请革除,使差徭得以厘清。

1880年,夏收又至,“麦大熟,亩率一石。秋苗亦芃芃可爱。民间所生小儿,较往岁且多数倍。”灾荒阴霾最终散去,灾民们曾经忧思绝望的眼里,重又闪烁起点点希望。这芃芃可爱的田野秋苗、闾里婴儿的呱呱啼哭,让杨深秀欣慰不已。

在闻喜县博物馆,保存着一通杨深秀撰文的《以里书银抵新进生公堂礼记》石碑,这是现存仅有的一件与杨深秀生前有关的石刻书法文物。碑文记载了革除“公堂礼”弊政的过程,阐明了杨深秀“为民兴利”的为政追求。“公堂礼”是指每逢岁、科两试的考棚费和送礼费,原来由新进生员均摊,许多家境贫寒者竟因拿不起“公堂礼”而不能进学,士子们苦不堪言。杨深秀联合地方士绅,建议县府用“里书银”(又称册书、扇书,指编造册籍的费用)抵顶岁、科两试摊派,革除“公堂礼”,发展教育,多出人才。之后建议被采纳,“公堂礼”被永久革除,士子们拍手称快。在为此事撰写的碑文中,杨深秀开宗明义:“古之为政者,为民兴利而已。”

在贪污腐化成风的晚清官场,杨深秀是一名真正的廉吏,是浊世中难得的清流。梁启超如是称赞他:“居京二十年,恶衣蔬食,敝车羸马,坚苦自励,高洁绝伦,盖有古君子之风”。不满足于做廉吏,杨深秀在“为民兴利”上不遗余力。从回乡赈灾到献身维新,杨深秀在人生重要关口的抉择,先民后己,舍生取义,为民奔走,为国捐躯,闪耀着灿烂的道德光辉。



杨深秀《以里书银抵新进生公堂礼记》碑文局部

杨深秀主纂的《闻喜县志》


修志讲学


赈灾结束后,杨深秀没有立刻回京。他又相继受地方长官委托,接受了修志与讲学的任务。在修志讲学中,杨深秀展示了他不拘传统、敢于创新的学术品质。

光绪五年(1879),山西巡抚曾国荃饬令重修《山西通志》,责令各县先修县志。闻喜县令陈作哲委托杨深秀为修撰《闻喜县志》的主笔。杨深秀续修《闻喜县志》,以乾隆三十年(1756)版《闻喜县志》为原本,采用正误补阙方法,去谬补漏,新创了志斠、志补、志续三种体例,半年编成12卷(志斠、志补、志续各4卷)。又于地形图作一大改革,“废黜八景,分列四图,限以棋局文,参以罗经向”,每格纵横10里,较为准确,在科学性、实用性上迈进了一大步。

志斠,即对原本的补充修正。以旧志“沿革”为例,于原文加以按语,注入新文,增添新内容。对闻喜为后稷出生之地、董泽为董父豢龙之所、闻喜为历史上曲沃、桐宫所在地等问题,杨深秀以他渊博的学识,广征博引,严谨考证。譬如,为考辨“桐宫”地望,杨深秀引用了18种文献典籍。《志斠》分三卷,共23000余字,是杨深秀在县志纂修中用心最深的部分。

志补,为旧志所无,纯为新增。如《金石考》,分设朝代时期,罗列本县范围内重要文物,言明出处,证之以史,考之以文,也是一种新创体例。再如《星度考》,亦属旧志所无,以科学算法及实测代星野,又表列节气时刻,皆十分新颖、准确,是杨深秀精于天文和算学的实践运用所得。

志续,则是补充遗漏或续写前志所无之人物传记。新增人物的传记,亦简要而明晰。

“作志有三难:一曰体例欲精则难,二曰考据欲核则难,三曰文章欲洁则难。”杨深秀于半年中克服了此三难,续成县志。《闻喜县志》书成,以考据见长成为山西诸县志中之佼佼者。

曾国荃倡议重修《山西通志》,得到钦差阎敬铭的支持,特聘王轩主持山西通志局,又聘杨笃、杨深秀、张于铸等山西名流大儒加入编纂。杨深秀于光绪六年(1880)应聘并赴省城。通志体例定为图、谱、考、略、记、录六门,六门下又各详分为37类。杨深秀担任《星度谱》(二卷)与《古迹考》(八卷)之分纂任务。光绪版《山西通志》被后人视为我国地方志之精品,学术、文献价值极高。

杨深秀编纂《星度谱》,充分利用了当时天文、历法和地理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本人也有一定创见,既反映了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也体现了他的求真务实精神。编撰团队中,他对新知识的占有独一无二,作用无可替代。

《古迹考》主要内容是从上古之唐虞夏商周秦,以迄两汉魏晋宋元明清,在山西所建国都及城邑之考证,旁及宫室、祠宇、陵墓及寺观等,为王轩所纂《沿革谱》之姊妹篇。杨深秀以深厚的文史功底,对山西众多文物古迹的介绍,既稽考有据,又多彩多姿。读完《沿革谱》再读《古迹考》,让人有更上层楼、尽览无数胜景之感。

 1882年,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创办学院,开设洋务,晋地风气为之一变。杨深秀初始被聘任为太原府崇修书院山长(即院长)及主讲。杨深秀除总理院务外,坚持每日为学生亲自授课,夜间则批答诸生笔记。1883年,省属令德堂书院创建,从全省府州县选拔优秀生员入堂深造,教授由三晋最有才华的博学之士担任。是最为年轻的杨深秀教授,他先被聘为协讲,后来又成为襄校兼监院(协助院长教学并负责行政)。杨深秀讲课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很受学生欢迎。他以《春秋》《公羊学》启迪学生“勿迷溺于时文”,即要从八股文中走出来,学习改制立法。杨深秀涉历官场而不染旧习,留心时务且喜谈新书,当之无愧地成为新派著名先生,影响了一批三晋学子。后来,令德堂书院与晋阳书院合并,并入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成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开端。


维新猛将


1889年春,杨深秀参加会试,被取中贡士,接着参加殿试,名列三甲,官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光绪二十三年(1897),授山东道监察御史。

杨深秀此时已近50岁。在封建官场中,到这个年纪,一般都已棱角磨尽。杨深秀之可贵,正在于他超越了这个“一般”规律,在变法图强的时代潮流中,他以昂扬锐气脱颖而出,成为维新变法的一员猛将。

1895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军水师全军覆没,杨深秀为“甲午之耻”而愤恨深思。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月,德国悍然派兵强占山东胶州湾。面对华夏被西方列强瓜分豆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局面,杨深秀心忧国家民族,先与莫逆之交、翰林院编修宋伯鲁共同发起组织“关学会”,讲求变法之宜,接着参加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大声疾呼变法维新。

梳理杨深秀维新变法前后的活动,以下几点令人瞩目: 

其一,上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第二天,杨深秀即向光绪帝上《时局艰危谨贡刍议折》,痛陈“时势危迫,不革旧无以图新,不变法无以图存”。这封奏折在朝廷官吏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是胶州湾事件后光绪从维新派方面直接听到的最早的变法呼声,比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局折》要早两个多月。原先人们只知杨深秀精通“旧学”,号称“山西通儒”,这奏章让人看到,杨深秀不仅通达“中学”,而且对世界形势、五洲大事均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其二,“百日维新”前十日,1898年6月1日,杨深秀一天上新政条陈竟达五篇之多,且条条关涉紧要。在《请定国是明赏罚折》中,杨深秀力陈“非明降谕旨,著定国是,宣布维新之意,痛陈守旧之弊,无以定趋向而革旧俗也”。他上疏《请厘正文体折》,认为废除八股为救中国第一事,并请议游学日本章程、派遣近支王公游历及筹款开局译书等事。杨深秀等人的奏稿,点燃了年轻的光绪帝内心变法图强的激情,遂挥笔疾书“明定国是”诏谕,于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颁发,宣布变法。次日,光绪帝准杨深秀奏议,同意派王公贝勒出国游学。杨深秀自此全身心投入维新变法。

其三,为使维新派主张上达光绪,康有为等积极争取台阁官吏代为上疏或联合上疏。杨深秀十分赞同康有为的维新变法主张,康有为关于变法的奏议,四分之一以上是通过杨深秀递到光绪手中的。维新变法期间,杨深秀深得光绪帝信任,所提奏议几乎全部采纳。

其四,在与阻挠变法的顽固派的斗争中,杨深秀不畏权贵,严词弹劾。五月初二日,杨深秀与宋伯鲁联袂上疏,奏劾许应骙“守旧迂谬,阻挠新政”,要求光绪帝令其“退出总理衙门”,解去礼部尚书之职。五月初十日,又上疏请御门誓众,请皇上“特谕乾清门,大召百僚,布告维新更新之意,严警守旧阴挠造谣乱政之罪”。光绪帝七月十九日革去阻挠上书的怀塔布、许应骙等礼部六堂官职,二十二日罢去李鸿章等总理衙门大臣等职。二十九日,杨深秀又上《裁缺诸大僚擢用宜缓,特保持诸新进甄别宜严折》,并参劾广东巡抚徐振祎“老耄昏庸”、湖北巡抚谭继洵“守旧迂拘”、河道总督任道镕“贪狡素著”。在严词弹劾守旧派大臣的同时,杨深秀力挺锐意整顿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立场鲜明而坚定。

对杨深秀在维新变法中的贡献,梁启超在《殉难六烈士传》中说:“三月以来,台谏之中,毗赞新政者,惟君之功为最多。”康有为于1901年抒写《六哀诗》悼念“戊戌六君子”,第一首即是哀悼《故山东道监察御史闻喜杨公深秀》,第二首才是谭嗣同,这种排列显然经过了斟酌。


闻喜县镇仪张村北的杨深秀墓


慷慨赴难


维新变法伊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即一直掣肘。随着维新变法的推进,顽固派与维新派的冲突愈加激烈,最终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斗争。八月初,顽固派日夜聚谋,怀塔布赴天津与荣禄密谋,预定九月中旬帝、后同到天津阅兵,举行政变,形势更加危迫。

八月初五日(9月20日),杨深秀上《时局艰危拼瓦合以救瓦裂折》,建议光绪帝联合英、美、日,牵制顽固派。

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颁布训政诏书,第三次垂帘听政。帝国革新的进程,戛然而止。

值此生死攸关时刻,杨深秀不避艰危,冒死上了此生的最后一道奏折,诘问德宗皇帝被废之故,要求西太后“撤帘归政”。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杨深秀不辞赴死,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国家机器,这种精神与勇气,令人感佩。但慈禧太后扼杀新政的意志,不会因此稍有改变。

八月初九日(9月24日),慈禧太后下令逮捕维新志士康有为及其同党。康有为、梁启超逃出京师,杨深秀和军机四卿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以及康有为弟弟康广仁等,全部被逮捕,关入刑部大狱。

八月十三日(9月28日),原计划开审的第一天,慈禧突然下令停止审讯,对杨深秀等六人“即行处斩”。六人被囚车押送菜市口,彰显了封建王朝的虚弱。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百日维新落下苍凉的帷幕,统治者葬送了延续统治的希望。

在狱中,杨深秀在牢墙上留下“狱中诗”三首,诗意苍茫劲健,激荡着一种为坚持维新变法而不惜牺牲一切的耿耿忠心与浩然之气。“缧绁到今终不怨,未知谁復请长缨。”杨深秀以未酬壮志深情寄语后来者,而民族救亡图强的道路上,自有后来者前仆后继,孜孜求索,不过其内容换成了“革命”。PICS


晋南道
晋南道,道晋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