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不到50年,美国现代司法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人民诉怀特案(The People vs White )及其及其相关的“Twinkie Defense”(中文也译为甜点抗辩 )。事件源于一名叫丹·怀特的前旧金山警察和消防员,在1978年11月27日杀害了市长乔治·莫斯克尼和监督员哈维·米尔克。在审判中,精神病学家马丁·布林德作证说,怀特在犯罪时患有抑郁症,并举证了怀特抑郁的几项行为变化:他辞掉了工作;他离开了妻子;曾经衣冠整洁,后来却非常邋遢;以前一直是健身爱好者和健康食品倡导者,后来沉溺垃圾食品(比如Twinkie)和含糖饮料,而饮食可能是他情绪波动的诱因。另一位精神病学家乔治·所罗门作证说,怀特在杀人时处于激情状态/冲动状态("exploded" ),并且“有点处于自动驾驶状态”(automatic pilot)。辩方最终成功地让陪审团相信,怀特的理性思考能力已经减弱,无法实施谋杀定罪所需的预谋。最终怀特被判定故意杀人罪(根据美国法律属于过失杀人罪之一,比谋杀罪轻很多),并被判处7年监禁,服刑5年。Twinkie是辩方在法庭上提出怀特常吃的一种甜食,后来这场辩论也被称为Twinkie Defence(甜点抗辩),其意为“行为能力减弱辩护”或“精神行为能力异常辩护"。在被指控的罪行发生时,严格的法律程序必须确认被告的精神行为能力是否有大幅下降,无论是由精神疾病、精神缺陷、醉酒还是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这些状态是区别谋杀和故意杀人的基本要素。此案调查中,陪审团相信并接受经常吃垃圾食品是怀特精神行为能力下降,做出杀人这种疯狂举动的主要诱因之一。之后几十年来,垃圾食品或精加工食品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在超加工食品会引起哪些疾病,食与心介绍过加工食品对于便秘、癌症、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痴呆、中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食物对各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退行性病变的推动作用等,本期让我们重点关注加工食品对于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孕妇孕期饮食质量与后代认知发展显著相关。以加工食品、脂肪和糖为特征的低质量饮食对儿童认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相反,高质量的饮食则与更好的神经发育相关。饮食和超加工食物影响最明显的是语言智力和执行功能。【1】这项研究与食与心之前介绍过的妈妈孕期每天355毫升以上甜饮料(不管是糖还是甜味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风险增加21%的发现一致。(糖对孩子有什么危害)也就是说,妈妈孕期吃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越多,孩子语言发育越差,注意力和控制力越差。自闭症、多动症以及抽动症等幼儿问题高发可以大部分归咎于这些因素。孩子出生后并不能吃过多的甜饮料,而他们的母亲在怀孕之前暴食水果以及甜饮料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可谓彼之蜜糖,汝之毒药,贻害的不仅是母亲,还殃及后代。一项对于广西4-7岁儿童的调查发现,经常食用糖果/甜点心/加工食品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显著降低。【2】这与之前发现的,1岁时“零食、加工食品和糖”的饮食模式的孩子,10岁时脑白质体积较小,13岁时智商较低。以及5岁时糖果和含糖食品/饮料消费量越高,孩子神经认知发育越差,这两项研究结果吻合。(孩子聪明与否,谁说了算)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跟食与心交流,说“不放点糖孩子就不吃”,“我们孩子最爱吃水果,连饭都可以不吃,水果必须吃!”,在他们看来,如果水果可以替代糖了,那不是更好点吗?在食与心看来,这不正是五十步笑百步吗。过去说糖是毒品,现在可以理解成甜也是毒品。对于6-18岁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更健康的食物(例如豆类、全谷物、鱼、蔬菜、水果)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不健康的休闲食品、含糖饮料和红肉/加工肉类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3】与食用精制早餐麦片的儿童相比,食用粗加工燕麦片的儿童工作记忆更好;膳食纤维摄入量更高的男孩,非语言推理能力更强;以全谷物、豆类和坚果等为特征的健康饮食的青少年,在语言学习测试中表现更好;在男性青少年中,含糖饮料消费量增加与爱荷华赌博任务的决策能力较差有关,并且在标准 Go/No-Go 任务中抑制不当反应的能力降低。看明白这一研究的人可以这样理解,你的孩子聪明程度、学习成绩和行动力的好坏,与你为其提供的饮食密切相关。因为他们是幼儿和青少年,食物的种类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家长的选择。另一项对于巴西9-11岁超重儿童(BMI/年龄 ≥1 Z)的调查发现,95% 的儿童表现出食物成瘾的七种症状中的至少一种,24% (约四分之一)的儿童被诊断为食物成瘾。在被诊断患有食物成瘾的孩子有增加添加糖(精制糖、蜂蜜、玉米糖浆)和加工食品消费量增加的趋势。【4】饮食质量低下的孩子,经常会陷入食物成瘾的恶性循环,吃垃圾食品→认知能力和执行功能降低→学习和生活挫折感增加→食用垃圾食品改善情绪。如果不加纠正,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行为和或心理问题。(成瘾居然会转移!爱吃垃圾食品的人更可能成瘾)经常有人自豪地告诉食与心,自己知道糖不好,所以都是吃的高级蜂蜜,甚至还说是进口的manuka蜂蜜......,食与心尽量不去评价什么品牌,但是不论是什么蜂蜜,都不是该给孩子吃的。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甜食成瘾是一个体能和智能发育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这个障碍物可能让人的身心发育受害一生。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人类攻击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真的可以由垃圾食品诱发吗?实际上,怀特案后,很多人觉得判决理由荒谬,公众对判决的抗议高涨,甚至还导致过白夜暴动。这个案件后来也被改编为多个影视作品,关于受害人米尔克的纪录片《哈维·米尔克的时代》获得了1984 年奥斯卡纪录长片奖, 2008 年上映的传记片《米尔克》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两项金像奖。在法医神经心理学文本和大众媒体中,甜点抗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神话或狡猾的手段。心理学层面上可能更多归咎于个人品行而很少接受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的观点。好在随后对12个不同的美国少年管教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实验研究中(涉及数千名青少年),研究人员将添加糖和精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换成类似的、加工程度较低的食物。结果显示记录在案的犯罪、违规和其他反社会行为指标平均减少了47%,包括减少公开的暴力、盗窃行为、言语攻击和对管教人员的不服从。【5】后来的随机对照实验发现,转向健康饮食模式(与习惯性饮食相比)可在三周内降低抑郁症状;低脂肪、低血糖指数、植物性饮食干预能改善了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大规模的调查也显示,经常食用快餐和红肉等垃圾食品的青少年攻击性评分更高,更可能欺凌他人。这与食与心所在实验室团队一直讨论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早在2008年老师提出暴力倾向与不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关,之后研究室在一项对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肠脑问卷和肠菌分析合并调查中证明,暴力犯罪的服刑人员往往更加偏爱垃圾食品。他们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血氨水平与非暴力倾向的对照和犯罪嫌疑人有显著差别。为此实验室提出过利用这些指标在公务员和有暴力倾向的人群中进行筛查,一方面预防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以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知和抑制青少年的暴力犯罪,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不必要损失。食与心所在的肠脑心理学实验室还发现,高糖/高脂食品摄入量增加时,很多孩子的多动/冲动/抽动问题增加,有些孩子甚至会攻击最常照顾他/他的人(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特别是在长节假日之后,五一国庆中秋节春节等,吃月饼和大吃大喝过后,很多孩子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倒退现象,多动症则更失控,抽动症则频率更高等等,为此食与心将其定义为节假日综合征(vacational syndrome)。甚至一些领导也会在饮食质量降低时对下属更加严苛,引发严重的上下对立情况。社会情况也如此,大家都会注意到大多数恶性暴力事件常常发生在饭局,而不是图书馆公共汽车和火车飞机上。
垃圾食品诱发的行为问题与食物成瘾相关,而垃圾食品如何定义?如果让一个中学生指出什么是垃圾食品,他们会脱口而出地说出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而垃圾食品绝不是这样定义的,即便是快餐店也有安全和不安全之分。高糖和高温油脂烹炸、点心蛋糕都不能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吃一块月饼不太容易让人立刻失控,但是长期食用甜食和点心的人不会有好脾气,他们的精神状态可以是一个眼神儿,一句话,一个动作便一触即发(exploded)或者是无事生非、行为失控的无人驾驶(automatic pilot)模式。在成瘾居然会转移!爱吃垃圾食品的人更可能成瘾中食与心介绍过类似研究,如果从成瘾角度考虑,参考成瘾者(比如瘾君子、赌徒)的行为模式,爱好垃圾食品的人极易产生攻击性或大幅度增加攻击性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
结合这些调查研究、干预研究与随机对照干预研究,不难发现饮食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有多大。经常食用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食物的人,执行功能更差,注意力和控制力降低,如果是孩子,那么一定是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较差,更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甚至是自己亲人的行为。(孩子脾气差,爱打人,可能是肚子里的坏菌太多了(下))
而调整为健康饮食,则能改善这些行为,让人更加聪明,自我管控能力更强。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2005年开始立法进行饮食教育,让德智体三育为食育让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也开始了各种高糖食品的限制,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必须有严格的说明,最多能吃多少。由于饮食品质与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密切关联,很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营养心理学、营养精神病学和犯罪营养学的研究。
除了甜点抗辩,食物对行为的影响在法律史上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案例,比如酒驾与自酿酒综合征。(酒的科学11:有人的身体居然会自动酿酒!彻底实现饮酒自由,这是好事吗?)虽然在90年代,美国法庭还不接受自酿酒综合征作为醉驾的辩护,但2015年,自酿酒综合征辩护在纽约州成功使用,驳回了对一名 34 岁女性的酒驾指控。辩护律师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证明当他的客户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接受测试时,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血液酒精含量升高。2024年4月,比利时法院也驳回了对一名患有实验室证实的自动酿酒综合症的40岁男子的酒驾指控。
有人可能觉得,上面都是加工食品对大脑正在发育的孩子的影响,成人大脑都发育成熟了,应该没什么影响了吧。答案应该让你胆战心惊!
一项对于巴西公务员的8年追踪研究(35-74岁,10775人)发现,与加工食品摄入量最少的四分位数人群相比,摄入量最高的四分位数人群8年后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28%,执行功能下降速度加快25% 。【6】这与之前研究发现的,高糖饮食与成年人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相关的研究发现吻合。摄入越多甜食和不健康食物的人,注意力往往越不集中,多动/冲动问题越严重。即便是对于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摄入更多的高糖和不健康的食物的双胞胎之一往往具有具有更多ADHD症状。从饮食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角度上看,喜爱零食甜食的人通往老年痴呆、帕金森、多发性硬化、渐冻人症、少肌症等的道路上乘坐的是高速列车。很多老年人由于牙口不好,更偏爱软烂好咀嚼的食物,而很多加工食品都符合这种标准。那么老年人吃加工食品影响认知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对于60岁以上人群的一项调查发现,加工食品消费越多的人,动物流利度测试成绩越差。动物流利度测试是通过60秒内能说出的动物名字的量来评估测试者的执行功能。【7】对于具有糖尿病的老人,一些加工食品对认知的破坏更加明显。一项对于65岁以上老人的5.3年追踪研究发现,高加工食品摄入量参与者的饮食特点是卡路里更多,蛋白质和水果/蔬菜摄入量更少;大量摄入超加工肉类与执行功能和整体认知能力的更大下降有关,而大量摄入超加工油/涂抹酱与执行功能和整体认知能力的更大下降有关。【8】换句话说,在超加工食品的作用下,老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提取能力大幅度下降。很多家里有老年人的子女们偏爱给老人买超加工的好感觉食物,而不是好食物(好食物和好感觉食物有多么不同)。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是把老人迅速推向老年痴呆,同时自己也要将自己和家人绑缚到伺候没有生活能力的老人上。食与心观察到过这种现象,很多逢年过节送的礼品都是能保存很久的包装华丽的加工食品,而对于这些加工食品,孩子和年轻人都不屑一顾,而家里的老人由于年轻时经历过困难年代,特别爱惜食物,觉得扔掉这些加工食品太可惜,就自己吃了。实际上,这样的食物吃了反而会增加老人罹患各种疾病(比如痴呆)的风险,给家庭带来毫无意义的巨大负担。
食与心温馨总结:虽然人们都知道吃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但大部分关注点都集中在对生理健康比如血压、血糖、血脂和心脏的不良影响上。实际上,垃圾食品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最不能忽视。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已经不是过去的“打赢了进局子,打输了去医院”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家里的财产都赔出去也不一定能付清对被害者的补偿。损失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家人、甚至几家人。
动物研究和人类研究都发现,经常食用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会扰乱肠道菌群,削弱肠道屏障功能,损害菌-肠-脑-轴功能,从而诱发生理和心理行为问题。不管是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食用垃圾食品都会影响记忆、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和执行功能。甚至妈妈孕期吃垃圾食品,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增加孩子自闭、多动、和冲动风险。俗语说“一孕傻三年”,未必没有孕期摄入高脂和/或高糖的垃圾食品的影响。很早就有研究发现,高糖高脂食物可以将肠壁上的绒毛扩大数倍,变得脆弱易断,大大增加肠漏的风险。肠漏导致的疾病可以让人轻则经常有些烦恼,重则生不如死。(深入了解可查看肠漏系列文章肠漏,你必须知道的热知识(八))40多年前的人民诉怀特案中,之所以人民热烈参与,那时候垃圾食品摄入可能是怀特犯下杀人罪行的诱因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常吃垃圾食品的人可能自我觉得行为是可控的,因此至今很多人还在忽视这个影响。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明了经常食用垃圾食品的人往往更容易冲动,比如控制不住说了过分的话,抑制不住做出了有攻击性的动作。千万别以为家暴的人只是酗酒,垃圾食品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一个天经地义地杀人抵命、欠债还钱的法制社会里,并不会有律师帮你出来作证你就是吃了太多的垃圾食品导致了情绪控制能力下降,我们即便讨论激情犯罪,失控杀人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过呈堂证据中有因为月饼吃多了导致行为失控的辩护。
这篇文章如果真的看懂了,我相信真的能获得身心健康和最大的满足。食与心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坐站站停的慢车,获取知识,阅尽人世;而坚决不坐生命的高铁,眨眼间到达生命终点站。
参考文献
Processed foods and diet quality in pregnancy may affect child neurodevelopment disorders: a narrative review: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Vol 27, No 4 (tandfonline.com)
Frontiers |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consump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children aged 4–7 years: a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 (frontiersin.org)
The effect of healthy dietary consumption on executive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 Cambridge Core
Exploring the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food addiction in overweight children - ScienceDirect
The Intersec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Neurolaw: Implications for Criminal Justice (mdpi.com)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Cognitive Decline | Dementia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 JAMA Neurology | JAMA Network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US older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NHANES 2011–2014 |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springer.com)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Cognitive Decline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Type-2 Diabetes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 Oxford Academic (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