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南方+发表文章《南方观察 | 近百位政产学研大咖齐聚前海论坛为了什么?》,聚焦重量级智库活动“2024前海论坛”,解读为何论坛会引起业界翘楚、知名学者关注,以及当前形势背景下前海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路径。
一起来看全文
12月10日,深圳前海迎来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周年。而刚过去的周末,一场以“新形势、新改革、新作为:深港合作打造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为主题的重量级智库活动“2024前海论坛”提前拉开预热序幕,引发各界关注。
论坛围绕“金融开放创新、深港科技创新、涉外法治建设、新型文化业态、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等五大议题进行,吸引了包括港澳地区等全国和海外政产学研近百位大咖论道,千余人现场座无虚席。
作为国家级战略平台,前海近一年来发展如何?为何论坛会引起业界翘楚、知名学者如此关注?在当前内外形势背景下,前海将扮演什么角色?未来该如何谋划发展新篇?
应对全球变局演进
“前海应率先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正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党的二十大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并提出“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
前海作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肩负为全面扩大开放进行风险压力测试的使命。局势背景下,也让此次前海论坛备受政产学界高度关注。
“今天经济全球化正在明显回落,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经济碎片化给全球造成的损失最高有可能达到全球GDP的7%,当前多边贸易体制正在经历70多年历史中最困难的时刻,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蔓延。这其中,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成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议题。”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说。
易小准认为,全球治理体系重构的背景下,除了坚定不移地维护多边主义和以区域贸易协定签署和升级为抓手拓宽“朋友圈”外,应主动加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尤其是充分发挥国内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打造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和增长极。
“世界需要中国以新的高水平开放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期待前海能够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突击队,以中国入世时的胆识和魄力去闯去试,为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闯出一条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的新路。”易小准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也认为,在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良性循环下,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更要走好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要积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在系统化制定开放政策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系统梳理中欧投资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中可以优先实施的内容,在有条件的地方、有能力的领域试点,前海就是一个最佳选择。”郑永年说。
提升“双区叠加”能级
“前海应在制度创新上‘扬长补短’”
前海叠加“深港合作区”和“自贸片区”定位,而“自贸区建设”和“深港融合”恰是当前在全国颇受关注的两个领域。
不少专家认为,前海已具有率先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良好的基础,除了打造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改革品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示范外,还应针对一些共性问题率先突破和提升。
“目前我国已分七批次建立了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涉及70个片区,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各片区经济发展水平、战略功能定位差异较大,但我们发现,不少自贸区成立五年期间虽企业活力迅速增长,但之后则进入下跌过程。”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直言。
曲建认为,自贸区未来提升首要是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其次是以产业为导向进行全链条、集成式制度创新,再者要联动发展。“自贸区不是过去的保税区,要想尽一切办法‘走出去’,既走向国内,也走向国际。一是把成功的制度创新复制推广;二是要联动实验,与区外企业联动起来做创新;三是权利下放,让各区与自贸区联合起来,获取相应权利发展;四是平台共享。”曲建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则建议,自贸区要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表率、做示范。“自贸区要优化生产力布局,现在22个自贸区同构性特征较明显,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效果反而是下降的。‘如何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发展’对下一步自贸区的提升至关重要。”赵艾说。
在深港合作上,前海正推动深港深度融合。目前,入驻前海的港企达9000多家、在区港人数量逾万人,25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和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商务人员临时出境便利化程度也极大提升。
但不少专家也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对港澳制度和标准对接、服务联通水平和人才跨境自由流动上,认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制度设计上,跨境货物的进出已非常便利,但专业化服务相对是个短板,包括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如何进一步发挥双城效率,是下一步突破的重点。”曲建说。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则在“如何提升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水平”上,直接建议“在香港与前海之间形成一个专业服务无缝对接的区域,实现专业资格互认,取消额外的职业互认限制”。
面向国际谋划未来
“前海加速集聚高端智库释放‘智力动能’”
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全力推动的18个产业集聚区建设中,高度重视前海国际高端智库集聚区的建设,以期持续为前海改革开放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而这也为前海论坛的高质量举办奠定基础。“前海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进行制度创新,这需要集合全国智库的力量,去寻找创新方向、方案和办法。高规格举办前海论坛就是开阔思路,并完成制度创新前期理论研究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曲建说。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也认为,前海论坛对前海未来整体规划发展非常重要,既是代表大湾区甚至中国发出对外开放的声音,也阐明中国前沿城区未来发展动态和趋势。
就在此次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也在前海正式挂牌,今后将充分依靠湾区巨大的经贸、物流航运和地理区位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国内外顶级学术资源,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提升前海改革创新的策源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广东自贸区成立9年来,依托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实现了从‘0到1’的制度创新和从‘1到N’的辐射带动。此次在改革开放前沿前海举办论坛,将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提供支撑。”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院联盟理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说。
接下来,前海还将把总部型智库和全球知名智库作为首要招引目标,持续提升智库国际化水平,建立“全球知名+国家高端+湾区特色”的智库发展雁阵格局。同时,加强智库生态体系培育,围绕共性空间、政策咨询、学术研究、指数编制、舆论引导等提供支持,组织智库常态化围绕前海重点改革任务进行跟踪研究,实现智库参与前海工作与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有机结合。
来源:南方+
校审:卢东勃
编辑:斤贝